初高中数学衔接【强烈推荐】.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1649056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高中数学衔接【强烈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高中数学衔接【强烈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高中数学衔接【强烈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高中数学衔接【强烈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高中数学衔接【强烈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高中数学衔接【强烈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高中数学衔接【强烈推荐】.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初高中衔接v 乘法公式:(a+b+c)2=a2+b2+c2+2ab+2bc+2cav 立方和差公式: 相关练习 1、已知a+b+c=4,ab+bc+ca=4, 求 的值解: 2 、 )3、不论a,b为何实数, 的值( )(A)总是正数 (B)总是负数 (C)可以是零(D)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v 分解因式: 提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 尤其是分组分解法和十字相乘法,必须要会,而且要求能熟练运用相关练习 分解因式: (1)x23x2; (2)x24x12;分组分解法答案:把下列关于x的二次多项式分解因式: 解:令 =0 ,则解得 = = 三角形ABC的三边为a,b,c,满足

2、, 试判定三角形的形状解:等式两边都乘以2得2a2+2b2+2c2=2ab+2bc+2caa2-2ab+b2+b2-2bc+c2+c2-2ca+a2=0(a-b)2+(b-c)2+(c-a)2=0得到a=b=c,三角形ABC是等边三角形v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如果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则考查难度会加大(如字母系数等)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与二次函数的图象结合在一起)相关练习 若0a1,则a,a2,1/a的大小关系是_解不等式:ax+b0(去年考试题)若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1x0,y0,求m的取值范围. 若不等式组 无解, 求m的范围.解不等式:解:设则f(x)与x轴交于点A(2

3、,0)B(6,0),作出图象,观察可知x6。 解不等式(x-2)(x-6)0 分析:由ab0,得a0,b0或a0,b0,x-60,得x6由x-20,x-60,得x2所以x6如何做第2题呢?还可能的考查方式解不等式: (m为字母系数)解:(1) 时,只须 所以(2)m0时,有 点评:解决无理不等式问题,我们通常要两边平方,但在平方前还要考虑字母的符号问题.v 一元二次方程v 根的判别式v 韦达定理及应用 相关练习 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m2)xm240有两个实数根,并且这两个实数根的平方和比两个根的积大21,求m的值解:设x1,x2是方程的两根,由韦达定理,得x1x22(m2),x1x2m24

4、x12x22x1x221,(x1x2)23 x1x221,即 2(m2)23(m24)21,化简,得 m216m170, 解得 m1,或m17当m1时,方程为x26x50,0,满足题意;当m17时,方程为x230x2930,302412930,不合题意,舍去综上,m17 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xa40的一根大于零、另一根小于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设x1,x2是方程的两根,则x1x2a40, 且(1)24(a4)0 由得 a4,由得 a17/4a的取值范围是a4已知a,b为方程x2+2x-5=0的两个实数根,则a2+ab+2a的值是_已知一元二次方程 一个根小于0,另一根大于2,求a的取

5、值范围。解:如图,设则只须解之得 所以 一元二次方程 有两个实根,一个比3大,一个比3小,求a的取值范围。解一:由 解得:解二:设f(x) ,则如图所示,只须f(3)0,解得a3v 统计与概率 v 平均数,加权平均数 ,中位数与众数 v 频数与频率 ,数据的波动 ,概率 v 注意中位数与众数 的区别与应用v 注意概率中的一次摸两球等同于摸一球再摸一球(不放回)。相关练习 同时抛两枚硬币,两个都是正面的概率。抛一枚硬币,捡回,再抛一次,两次都是正面的概率。口袋中放有2个白球,3个黄球,除颜色以外都相同,一次摸两个球,同是白球的概率是抽屉中有6只白袜子和4只黑袜子,除颜色外没有不同,随机拿出2只,

6、正好是一双的概率v 图形的对称 v 轴对称图形 v 旋转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 v 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对称点 相关练习 设 , ,是直角坐标系内的两点 (1)关于轴对称 (2) 关于原点对称 (3)关于直线对称若M 和M1关于直线 对称,则有若M 和M1关于直线 对称,则有 或v 中点公式:M(x,y)是A(a,b)和B(c,d)的中点则 v 两点间距离公式:A(a,b)和B(c,d)v 点A(m,n)到直线ax+by+c=0的距离公式v 函数 v 一次函数 v 主要是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v 一次函数的应用题v 重点掌握好平行、平移(左右),垂直 K 1=K 2 K 1K 2= 1,K=ta

7、n求点A(m,n)到已知直线的距离的另一思路例:求点A(3,4)到直线y=x+3的距离从A点向已知直线作垂线交于B点根据两直线垂直得K 1K 2= 1和A (3,4)点坐标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7由 求得B(2,5)根据两点距离公式得v 二次函数 v 常用形式:v 二次函数的性质 v 开口方向,对称轴,单调性,最大(小)值 v 特别重点考查二次函数综合运用能力v 平移变换 v 把二次函数yx24x3的图象经过下列平移变换后得到的图象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1)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1个单位;(2)向上平移3个单位,向左平移2个单位v 关键是二次函数y2x24x3的解析式可变为 2(x1)21,其顶点坐标为(1,1)v 对称变换v 关于x轴、y轴和原点的对称 v 特点只改变函数图象的位置或开口方向、不改变其形状v 关键是要抓住二次函数的顶点位置和开口方向来解决问题 相关练习 求把二次函数y2x24x1的图象关于下列直线对称后所得到图象对应的解析式:(1)关于x轴、y轴和原点的对称 (2)直线x1;直线y1由于y2x24x12(x1)21,可知,函数y2x24x1图象的顶点为A(1,1),所以,对称后所得到图象的顶点为A1(3,1),所以,二次函数y2x24x1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后所得到图象的函数解析式为y2(x3)21,即y2x212x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