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1626805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农村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农村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农村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农村建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农村建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农村建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农村建设.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全面要求,象我县这样一个生态脆弱、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基础条件还很落后的地区,更具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必须注意克服畏难情绪,防止无所作为的倾向;克服急躁情绪,防止急于求成的倾向;克服片面性,防止简单化倾向;克服强迫命令,防止违背农民意愿的倾向。按照“规划先行,突出特色,抓点示范,梯次推进”的要求,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稳步推进。第一,抓规划,精心绘制建设蓝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科学的规划是建

2、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前提,要按照中央提出的“二十字”方针和全县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制定完善各专项规划,包括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规划、村镇住宅建设规划、农民教育培训规划等等。规划的指导思路上,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全面协调发展为原则,以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为目标,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规划的内容要突出特色产业培育,突出渠、路、林、田、宅,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突出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发展。措施上要注重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统筹、工农互补的制度机制,形成全社会关心关注新农村建设的合力;注重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3、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农民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第二、抓试点,积极探索建设模式抓示范,树典型,是重要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只有做到心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才能有效地推动新农村建设。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选择一些基础条件较好、农村生产力相对发达、社会事业发展有一定基础和村级领导班子战斗力较强的村进行示范建设。试点工作要突出典型性、导向性和针对性。就民勤而言,今后每个乡镇每年要抓好一个村作为整体试点,每个村抓1-2个组作为农宅建设的试点。通过试点示范有效探索出不同区域、不同条件下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累经验,做出样板。第三、抓重点,着力加强薄弱环节。一要培育富

4、民产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农村经济发展为中心。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才能实现生活宽裕,才能为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提供物质保障。就民勤而言,首先,要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要在培育壮大畜牧、饲草、瓜菜、棉花四大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加快发展药材、葡萄、红枣以及以设施农业为主的沙产业,突出抓好以农产品加工运销为主的龙头企业,努力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加工增值效益。其次,要加快发展劳务经济,挖掘农业外部增收潜力。重点抓好协调服务和素质培训,推进劳务经济超常规发展,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和异地兴业,努力实现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目标。二要改善硬件设施。要突出集

5、镇建设。按照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要求,切实抓好镇区给水、排水、环卫等市政设施建设,不断改善镇区面貌。要突出村庄整治。要以村庄规划为依据,按照净化、硬化、绿化、美化的要求和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大力实施以“改院、改水、改厕、改圈”为主要内容的人居环境改善工程,逐步达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整洁的目标。突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要通过整合项目扶持、引导群众投资投劳、社会捐助帮扶等办法,以乡村道路建设为切入点,全面推进农村水利、电力、乡村道路、人畜饮水等公共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村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三要培养新型农民。要把教育培训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加快建立政府扶持

6、、面积市场、多元办学的教育培训机制,下功夫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依托“阳光工程”、“绿化证书培训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实施,整合各类培训资源,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加大力度,努力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使广大农民成为自我创业、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推动者。四要推进协调发展。把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积极争取并落实好国家支持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实施好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7、建设,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和上级财政转移支付,不断加大对乡村卫生院所的投入,调整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多渠道筹措医疗救助基金,实施大病医疗救助,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认真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各项优先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并实施“少生快富”工程,完善计划生育综合管理新机制,抓好生育节育服务,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水平。加强城市社区和乡村文化阵地建设,推进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和家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农村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水平。

8、第四,抓领导,完善新农村建设的体制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需要方方面面的参与、帮助、支持。要加强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分工,搞好配合协调,建立健全县上统一组织,乡镇牵头主抓,村组负责实施,各方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大力推广支部加协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模式,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项目整合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支持保护机制;要加大城市经济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力度,加大城市人才、智力资源对农村的支持,形成以城带乡,城乡统筹的机制。通过完善体制,创新机制,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