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的多了 (2).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1617288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附近的多了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附近的多了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附近的多了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附近的多了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附近的多了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附近的多了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附近的多了 (2).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1领导机构 本公司成立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地点设在总经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指挥部由公司经理任总指挥:朱旭峰 由公司经理任副总指挥:张跃全成员由各主管科室、车间主任及生产车间各班组组长组成。名单:张志芳、赵士军、韩兆东、张建普、朱广贺 3.2工作机构本单位的应急工作机构由以下部门组成:应急指挥部、通讯联络组、事故抢险组、医疗救护组、警戒保卫组 3.3现场指挥机构 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5个专业组,即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调查评估组。 3.4环境应急专家组主要由博野县环保局和安检局专家组成。主要职责是:应

2、急救援专家组在应急准备和应急救援中起着重要的参谋作用。对公司重大危险的评估、应急资源的配备、事态即发展趋势的预测、应急力量的重新调整和部署、个人防护、人员疏散、抢险、监测、洗消、现场恢复等行动提出决策性的建议。公司办公室负责专家组成员的接待、安排。4 预防和预警 4.1应急准备措施 应急救援中心值班室通知、调配各应急救援队伍,指挥部调配应急资源包括物资装备等。 4.2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治措施 应急救援中心人员及消防队、急救员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迅速进入危险区域,搜寻被困人员; 确认设施、建(构)筑物险情; 确定攻防路线、阵地; 环境监测队负责现场及周边污染情况监测、调查,将污染情况及时

3、反馈到指挥部,由指挥部根据情况通知周围受污染区域职工,组织好安全撤离。 4.3预警分级指示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级)和一般(级)四级。 1 特别重大(级)突发环境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的;(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地市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

4、污染后果的;核设施发生需要进入场外应急的严重核事故,或事故辐射后果可能影响邻省和境外的,或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属于3级以上的核事件;台湾核设施中发生的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属于4级以上的核事故;周边国家核设施中发生的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属于4级以上的核事故; (7)跨国界突发环境事件。 2 重大(级)突发环境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的; (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1亿元

5、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重金属污染或危险化学品生产、贮运、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泄漏等事件,或因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危险废物等造成的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在国家重点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或居民聚集区、医院、学校等敏感区域的; (7)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环境影响,或核设施和铀矿冶炼设施发生的达到进入场区应急状态标准的,或进口货物严重辐射超标的事件; (8)跨省(区、市)界突发环境事件。 3 较大(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

6、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的; (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受到破坏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造成环境影响的; (7)跨地市界突发环境事件。 4 一般(级)突发环境事件。 除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重大突发环境事件、较大突发环境事件以外的突发环境事件。 4.4预警发布发布相应级别的警报,决定并宣布有关岗进入预警期,同时向上一级报告,

7、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并向附近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邻或者相关车间通报。 4.5预警相应措施进入预警状态后,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转移、撤离、疏散和安置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及时通知周边敏感点,各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备战状态,封闭受到危害的场所,调集环境安全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保障应急救援5 应急处置 5.1应急预案启动条件接到报警后,值班室按照“通报程序”迅速向公司领导发出事故通报。夜间发生事故时,值班室立即通知公司夜间值班领导担负起临时指挥任务;在上风安全区域建立现场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及时形成通讯网络,保障调度指挥,通知指挥部成员赶赴事故现场。 5.2信息报告按照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的有关

8、规定,凡发生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必须建立报告制度。一般和较大污染事故纳入各级环保部门管理,按照程序报事故应急日常管理机构后,报领导小组及相关部门;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必须及时报市委、市政府,同时报保定市环保部门;特大环境污染事故报市政府、保定市环保局、省级环保局外,还需报国家环保总局。 5.3先期处置首先通过工艺调整,减少生产装置或者设施污染物质跑损量;其次分析污染物质可能造成的对外环境的污染路径,组织措施,合理调度物料流向,减少向外环境的跑损量;最后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切断事故后期无污染的水流,尽量减少事故污水量。 5.5指挥与协调事故情况下,负责做出人员撤离、危险隔离、警报鸣放、请求支援等应急

9、响应决定。 负责应急救援、事故处理、指挥与领导工作。 发布应急救援终止令,负责恢复生产的指挥与领导工作 5.6信息发布单位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事故和应急救援的信息发布工作。必要时,由安全员代表指挥部对外发布有关信息,及时准确向新闻媒体通报事故信息,协助地方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现场新闻发布,正确引导媒体和公众舆论。 5.7应急终止 现场救援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或事故责任单位提出,经现场救援指挥部批准;现场指挥部向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应急状态终止后,继续进行现场监测,直到其它补救措施无需继续进行为止。6 后期处置 6.1善后处置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伤亡救援人员、遇难人员补偿、亲属安置、

10、征用物资补偿,救援费用支出,灾后重建,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事项;负责恢复正常工作秩序,消除事故后果和影响,安抚受害和受影响的人员,保证社会稳定。 6.2恢复重建注意现场恢复的过程中的潜在危险,如余烬复燃,受损建筑倒塌等情况确认现场污染物排放达标,可燃气体含量不超标,环境污染隐患已消除,清点人员、车辆及器材;组织撤离现场7 应急保障 7.1人力资源保障我公司成立义务消防队,由全体员工组成。由当班全体职工组成现场应急队伍,其他倒班人员做为预备应急队伍。 7.2财力保障我公司的应急经费纳入安全投入预算,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监控设备定期检测、应急救援

11、物资采购、应急救援演习和应急人员培训等。保障应急状态时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 7.3物资保障液氯周围设有液氯补消器4个,事故水池1人,石灰120袋、喷淋头5个,空气呼吸器2套、防化服4套、耐酸手套12双、消防栓1个,耐酸靴12双冰醋酸设有手提式干粉灭火器8个,防毒面具6套、消防栓1个。车间还配有灭火器若干,防毒面具8套。 7.4医疗卫生保障 与县医院建立联系,当有人员伤害时,由县医院协助进行人员救治。 7.5交通运输保障 与当地交通部门建立联系,当发生事故时,请求交通管理部门进行交通管理,保证交通畅通。 7.6治安维护由财务科和警卫组成, 负责危险警戒区的隔离、设立警戒带,阻止事故危

12、害区外的人员进入;指挥、指导职工疏散。 7.7通讯保障公司内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总经理、安全员和关键岗位人员手机保障24小时畅通。紧急事故处理电话:公安:110火警:119医疗急救:120 8 监督管理 8.1应急预案演练 应急演练每年进行一次。开展应急演练可以分为演练准备、演练实施和演练总结三个阶段。由演练策划小组编制演练计划和方案,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记录,演练结束后进行总结和讲评,以检查应急预案是否需要改进,编写演练报告。 8.2宣教培训 每年年初,由总经理负责对全公司员工进行一次应急预案专项培训。培训计划、材料、试卷应存档备案。 新员工上岗前,必须接受安全员或车间主任进行的安全专项培训。 每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培训要作好记录。考试采取闭卷形式,由公司经理主持。考试不合格者应重新培训。 8.3责任与奖惩在突发环境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应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在突发环境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中,有阻碍工作、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等行为的,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给予处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