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的土壤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1603195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的土壤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浙江的土壤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浙江的土壤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浙江的土壤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浙江的土壤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的土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的土壤(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家乡浙江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 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浙江省地理特征非常丰富,从浙北地区水网密集的冲积平原,到 浙东地区的沿海丘陵,再到浙南地区的山区,另还有舟山市的海岛地 貌,可谓山河湖海无所不有。浙江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呈阶梯状倾斜。 平原丘陵主要为浙北平原、东南沿海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中 部是金衢盆地、浙南山地。我的家乡是浙江省嘉兴市,嘉兴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江三角 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带。浙江省土壤类型十分丰富,主要有红壤、黄壤、水稻土、潮土和 滨海盐土、紫色土、石灰土、粗骨土等。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 的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2、。浙江省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保护 耕地成为浙江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内容。土壤以黄壤和红壤 为主,占全省面积 70%以上,多分布在丘陵山地,平原和河谷多为水 稻土,沿海有盐土和脱盐土分布。浙江土壤的成土因素受以下五个因素影响:1. 气候因素浙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对成土母质的风化和 淋溶作用都很大。浙中、浙南两大湿热带下分布着红壤;浙北相对雨 水少的地带出现富铝化、盐基较高的棕红壤。2. 地形因素盆地内多见红壤,盆地外以黄壤、粗骨土、黄红 壤为主。丘陵的坡度越陡,多为粗骨土;坡度越缓,土体越厚。3. 成土母质 一类是残坡积母质类,是各个自型土的母质; 另一类是再积母质,是平原、谷

3、地中各种水成土的母质。4. 植被因素植被对土壤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土壤营养元素、 物理性质、水土保持以及垂直分层土壤的方面。5. 时间因素时间成为成土的强度因素,即土壤的发育度。在 不同的成土环境中,也会出现相同的时间内有不同的土壤发育度。如 水热条件好,成土母质松软,都会加速土壤发育。6. 人为影响浙江省最典型的人为影响是围垦造田地。浙江省的气候特点是:春季,东亚季风处于冬季风向夏季风转换的交替季节,南北气流 交会频繁,低气压和锋面活动加剧。浙江春季气候特点为阴冷多雨, 沿海和近海时常出现大风,全省雨水增多,天气晴雨不定,正所谓“春 天孩儿脸,一日变三遍”。浙江春季平均气温1318C,气温分布

4、 特点为由内陆地区向沿海及海岛地区递减;全省降水量320700毫 米,降水量分布为由西南地区向东北沿海地区逐步递减;全省雨日 41 62 天。春季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冰雹、大风、倒春寒等。夏季,随着夏季风环流系统建立,浙江境内盛行东南风,西北太 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活动对浙江天气有重要影响,而北方南下冷空气 对浙江天气仍有一定影响。初夏,浙江各地逐步进入汛期,俗称“梅 雨”季节,暴雨、大暴雨出现概率增加,易造成洪涝灾害;盛夏,受 副热带高压影响,浙江易出现晴热干燥天气,造成干旱现象;夏季是 热带风暴影响浙江概率最大的时期。浙江夏季气候特点为气温高、降 水多、光照强、空气湿润,气象灾害频繁。全省夏

5、季平均气温24 28C,气温分布特点为中部地区向周边地区递减;各地降水量290 750毫米,东部山区降水量较多,如括苍山、雁荡山、四明山等,海 岛和中部地区降水相对较少;全省各地雨日为 32 55 天。夏季主要 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干旱、高温、雷暴、大风、龙卷风等。秋季,夏季风逐步减弱,并向冬季风的过渡,气旋活动频繁,锋面 降水较多 ,气温冷暖变化较大。浙江秋季气候特点:初秋,浙江易出 现淅淅沥沥的阴雨天气,俗称“秋拉撒”;仲秋,受高压天气系统控 制,浙江易出现天高云淡、风和日丽的秋高气爽天气,即所谓“十月 小阳春”天气;深秋,北方冷空气影响开始增多,冷与暖、晴与雨的 天气转换过程频繁,气温

6、起伏较大。全省秋季平均气温16 2 1 C , 东南沿海和中部地区气温度偏高,西北山区气温偏低;降水量210 430毫米,中部和南部的沿海山区降水量较多,东北部地区虽降水量 略偏少,但其年际变化较大;全省各地雨日 28 42 天。秋季主要气 象灾害有台风、暴雨、低温、阴雨寡照、大雾等。冬季,东亚冬季风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蒙古冷高压的活动情况, 浙江天气受制于北方冷气团(即冬季风)的影响,天气过程种类相对 较少。浙江冬季气候特点是晴冷少雨、空气干燥。全省冬季平均气温 39C,气温分布特点为由南向北递减,由东向西递减;各地降水量 140250毫米,除东北部海岛偏少明显外,其余各地差异不大;全 省各地雨

7、日为 28 41 天。冬季主要气象灾害有寒潮、冻害、大风、 大雪、大雾等。正是这样的气候特点造就了浙江省丰富的土壤类型。浙江省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红黄壤是浙江的主要土壤类型 和土壤资源,其中以位于浙江中西部的金(华)衢(县)盆地分布最 为集中且典型。黄壤是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发育的富含水合氧化铁(针 铁矿)的黄色土壤。分布于本区东部和北部的贵州高原,是中国最主 要的黄壤分布区。黄壤是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富含水合氧化 铁(针铁矿)的黄色土壤,黄壤亚类具土类典型特征。在山地的垂直 带谱中,黄壤下部一般是红壤,上部以黄棕壤为多。黄壤的形成包含 富铝化作用和氧化铁的水化作用两个过程。由于高温多雨

8、、岩石风化 强烈,在成土过程中难移动的铁、铝在土壤中相对增多;土壤终年处 于相对湿度大的环境中,土体中大量氧化铁发生水化作用而形成针铁 矿。黄壤的利用以多种经营为宜。分布于中山山脊和分水岭地区的表 潜黄壤和灰化黄壤,因处于海拔高、坡度陡、土层薄的地段,种植农 作物或经济林木均不适宜;在其所在的原始林地宜以护林和采集、培 育药用植物为主。如所处地形坡度较小、土层厚度在 1 米以上的则可 发展农业和农、 林综合利用。丘陵下部缓坡和谷地可种水稻、玉米 和麦类;丘陵中、上部可以发展果树、茶和油菜等经济作物和薪炭林。 已耕种的黄壤为防治土壤侵蚀,宜进行以山、水、田综合治理为中心 的农田基本建设,多施有机

9、肥料和种植绿肥,并适量施用石灰和磷肥。 浙江衢州素有“中国椪柑之乡”美称,农村经济以种植和销售柑橘为 产业。红壤是中亚热带生物气候旺盛的生物富集和脱硅富铁铝化风化 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红壤为发育于热带和亚热带雨林、季雨林或常 绿阔叶林植被下的土壤。其主要特征是缺乏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而富含 铁、 铝氧化物,呈酸性红色。红壤在中亚热带湿热气候常绿阔叶林植 被条件下,发生脱硅富铝过程和生物富集作用,发育成红色,铁铝聚 集,酸性,盐基高度不饱和的铁铝土。红壤、黄壤、砖红壤可统称之 为铁铝性土壤。选种适当的作物、林木,种植绿肥是改良红壤的关键 措施;旱地改水田,减少水土流失并有利于有机质积累,提高红壤生

10、产力;保护植被,防治侵蚀,凡坡度大于 25的陡坡应以种树种草 为主,小于 25的坡地根据陡缓状况修建宽窄不等的等高梯地或梯 田种植。红壤-可种植物:种红壤一般可以种植稻米、茶、丝、甘蔗,山 地还适于种植杉树、油桐、柑橘、毛竹、棕榈等经济林木。红壤的酸 性强,土质粘重是红壤利用上的不利因素,可通过多施有机肥,适量 施用石灰和补充磷肥。浙江是我国高产综合性农业区,茶叶、蚕丝、柑橘、竹制品等在 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森林覆盖率达59.4%,植被资源在3000 种以上, 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45 种。树种资源丰富,素有东南植物 宝库之称。浙江省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是综合性的农业高产区 域,以多种经

11、营和精耕细作见长,大米、茶叶、蚕丝、柑桔、竹品、 水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绿茶产量占全国第一,蚕茧产量占全国 第二,绸缎的出口量占全国的 30%,柑桔产量名列全国第三,毛竹产 量居全国第一。此外,浙江海岸线总长6400 余公里,居全国首位。有沿海岛屿 3000 余个,浙江省海岛尽管处在亚热带红壤基带内 ,但由于海洋环 境对海岛的独特影响 ,使海岛土壤成土作用出现与同纬度的大陆红 壤有明显的差异性:即表现出具有盐基饱和度高、pH值较高、盐基 离子以钙、镁离子为优势的组合、粘粒矿物以伊利石为主、风化淋溶 系数较大等特征 .因此 ,应根据这些差异性 ,给予海岛土壤以合理 的土壤类型在浙江,有许多与土地有关的民俗故事。如在浙江嘉兴一带,民 间认为,农历正月初七为菱生日,初八为稻生日,初九为豆生日,初 十为棉花生日,有“七菱八谷九豆十棉花”之说,以各日晴好为丰收 之兆。“扫蚕花地”是一种颇具地方特色的民间小歌舞,起源于湖州 市德清县,是在当地蚕桑生产和民俗活动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清末 至20世纪50年代初最为兴盛。由于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以及与 当地的生产活动紧密联系,因此,不仅在德清县经久不衰,而且艺人 的演出活动还延伸至杭、嘉、湖、沪各地。勤劳勇敢的浙江人们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我们要好好保护这片土地,愿这片土地越来越繁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