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中考语文分类训练九:修辞手法A卷一、 单选题 (共48题;共96分)1. (2分) “啊!黄河!”这句在诗中反复出现,对其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反复出现是为了对所歌颂的对象加以强调B . 这是诗人在“望”黄河的基础上,情不自禁地歌颂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C . 反复出现,从不同角度赞颂黄河,环环相扣,逐步深入D . 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2. (2分) 下列句子没有形成对偶关系的一项是 ( )A . 冬去山明水秀,春来鸟语花香 B . 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朝晖 C . 晚风轻唱甜蜜歌,轻骑踏月不忍归 D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 (2分) 选出与例句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 )例句:竹楼外形像一只孔雀,又像一顶巨大的帐篷遮掩于蓝天绿地之间A . 拍下了一张张珍贵的图片,留下了一串串彩色的记忆……B . 水天连接的远处,耸立着几处高楼和尖顶教堂,仿佛在蓝色的盆景里点缀着一簇簇的村落……C . 人夜,灯光映着碧水,明月照亮大海,泛舟在亚得里亚海滨像进了水晶宫一般,真是人间奇景。
D . ……串连缀接而成的“水都”,就像一串颗颗珍珠连缀起来的瑰宝4. (2分) 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意义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想起它(纺车),就像想起旅伴,想起战友,心里充满着深切的怀念运用比喻,抒发作者对延安纺车深厚真挚的感情B . 你们是早晨初升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运用拟人,抒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朝气蓬勃的青年一代寄予厚望C . 奋斗,是改变现实的杠杆,是亿万人民共攀现代化高峰的坚实阶梯运用排比,使抽象的概念和道理变得更加严谨D . 你就是调尽五颜六色,又怎能画出祖国的面貌呢?运用夸张,意在表明多调一些颜色,祖国的面貌是可以画出来的5. (2分) (2018七下·江都月考) 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 影片“厉害了,我的国”通过镜头将中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展现解说:该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B . 我现在没有心情我今天没有去解说:两个句子中的“没有”词性相同C . 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解说:这句话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那树虽老但枝繁叶茂的状态)D . 上星期拜读了林教授的大作,获益匪浅,略有瑕疵,我一定斧正。
解说:这句话的语言运用得体6. (2分)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A . 比喻 对偶 夸张 B . 对偶 夸张 拟人 C . 夸张 拟人 借代 D . 借代 比喻 对偶 7. (2分) 对《木兰诗》一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用对偶夸张的手法,从侧面写出木兰英勇善战,战功赫赫B . 这首诗选自宋朝郭茂倩写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的一首北方民歌C . 诗中东、西、南、北四句排比,把木兰及其一家紧张而又周密地准备戎装的气氛完全烘托出来,他们操办急切而又井然有序D . 这首诗对木兰从军的缘由、离别、辞官和还家都写得比较详细,而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却写得比较简略8. (2分)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 借代,拟人 B . 引用,比喻 C . 引用,拟人 D . 借代,比喻 9. (2分) 下列关于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郭沫若 《雷电颂》)运用排比和反复,突出表达了屈原呼唤 正义力量、摧毁黑暗势力的强烈愿望。
B . “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鲁迅《故乡》),第二个“圆规”比喻杨二嫂,表现了她的尖酸刻薄,表达了“我”对她的厌恶之情C . “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王鼎钧《那树》),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树以人的特性,生动地描写了老树遭受砍伐的悲惨情景D .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运用夸张手法,极力表现用具之美和酒菜之贵,突出表现了诗人 内心的迷茫和苦闷10. (2分) (2018七上·金华期中) 对下面语段中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溪流一出来,便宣告了它的生命,寻着自己的道路要流动了②正因为要寻着自己的道路,它的步伐是艰辛的③然而,它从石板上滑下,便有了自己金属般的声响;它从石崖上跌落,便有了自己白练般的颜色;它回旋在幽潭之中,便有了自己不可测的深沉A . 第①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借溪流的“宣告”显示了它勇往直前的坚定决心B . 第②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以“步伐是艰辛的”强调了前进路途中的坎坷不平。
C . 第③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摹了溪流欢快流淌时喧嚣的声音和优雅的姿态D . 第③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展现了溪流历经种种磨难依然坚忍、乐观的精神11. (2分) (2019七下·南山期中) 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黄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一句话中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B .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三国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既展现木兰的英雄气概,又表现了她的儿女儿情怀C . “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句中“历史”“最”“深远”分别是名词、副词和形容词D . 鲁迅先生说:“来啦!”我说:“来啦!”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运用准确12. (2分) 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排比、反复)B . “我了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象征)C . “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拟人)D .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夸张)13. (2分) 下列语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 在这样的世界里,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写它吗?B . 我只好趴到地上闻,一缕淡淡的清香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C . 她的双手在太空服的手套里,握在胸前,双眼半闭着,似乎认为地球在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D . 她渴望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 ,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14. (2分) 没有运用修辞方法的句子是( )A . 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B . 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C . 那笑声里,仿佛带着一点“非日本”的什么东西D . 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15. (2分) (2017八下·永定期中) 下列关于复句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 茶越冲越淡,雨越落越大并列关系) B . 你去杭州,还是去桂林?(选择关系) C . 我的脚不但比你的灵巧,而且还多一倍呢。
递进关系) D . 他由于肯努力,因此进步很快假设关系) 16. (2分) 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 . 裙子一摆,她飘然走出房门,走下楼梯,一到街上B . 德拉的美丽的头发披散在身上,像一股褐色的小瀑布一样,波浪起伏,金光闪闪C . 接着而至的两个小时犹如长了翅膀,愉快地飞掠而过D . 一进门杰姆就站住了,像一条猎犬嗅到鹌鹑似的纹丝不动17. (2分) 对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排比、拟人)B .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对比、夸张)C . 海浪声声:“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他亲手给披的大衣……”(反复、拟人)D .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是母亲的情怀拟人、比喻)18. (2分) 下列不是对偶的一项是( )A .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B .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C .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D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9. (2分) 下列语文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 “生活对于任何一个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由坚韧不拔的精神句中加点的词依次是介词、副词、形容词B . “积极主动”“完善自我”“美好品质”这三个短语分别是并列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C . “贵州侗寨的风雨桥是中国木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风雨桥是珍品”D . “中国人会被这场灾难压垮吗?不,绝对不能是一个反问句20. (2分) 选出下列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①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②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③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④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A . 形容 拟人 比喻 比喻 B . 排比 拟人 比喻 拟人 C . 排比 拟人 比喻 比喻 D . 比喻 排比 拟人 比喻 21. (2分) (2018八上·深圳月考)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差异在于,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新闻特写则主要描绘 新闻事件中的片段B . “从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飞机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
这是一个比喻句,写出了飞机着舰的难度和危险性C . 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增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D . 《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22. (2分) 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对偶,突出了木兰的忧虑)B .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设问,突出了识别的困难)C .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排比,写出了木兰的急切准备,渲染了气氛的紧张,同时又显得井然有序)D .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对偶,突出战事紧急)23. (2分) (2013·北京) 对下面这首小诗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给友人不站起来才不会倒下更何况 我们要去浪迹天涯跌倒是一次纪念纪念是一朵温馨的花寻找 管什么日月星辰跋涉 分什么春秋冬夏我们就这样携着手走呵 走呵你说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