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相关选必)+课件--2024届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上传人:p****u 文档编号:551339847 上传时间:2024-06-22 格式:PPTX 页数:16 大小:2.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节++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相关选必)+课件--2024届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5节++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相关选必)+课件--2024届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5节++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相关选必)+课件--2024届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5节++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相关选必)+课件--2024届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节++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相关选必)+课件--2024届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节++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相关选必)+课件--2024届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节++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相关选必)+课件--2024届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5 5节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相关选必)相关选必)通史小融通课件通史小融通课件5 5 融通链接融通链接选1选2选3第1课(魏晋时期的政治制度)第5课(魏晋时期官员选拔与管理)第4、8、11、17课(孝文帝改革、法律教化、民族关系、户籍与社会治理)第2课(古代生产工具与劳作)第7课(魏晋的货币、当铺)第6课(内迁与民族交融)第9课(商路与中西文化交流)时间导图问1:西晋在该时段中所处的历史地位是什么?问2:定都于南京的是哪六朝?问3:最终完成统一任务的政权以及时间。1.1.请指出图请指出图1 1中所示的中所示的所代表的政权。所代表的政权。

2、2.2.指出此阶段民族融合的表现。指出此阶段民族融合的表现。3.3.判断图判断图2 2所代表的时期,说明判断的依据。所代表的时期,说明判断的依据。图图1 1图图2 24.4.指出此阶段民族迁移的特点,简要分析原指出此阶段民族迁移的特点,简要分析原因。因。316316年西晋为年西晋为匈奴贵族所灭匈奴贵族所灭。一一、三国与三国与西西晋晋图图3 3图图4 45.5.根据地图判断图根据地图判断图3 3、图、图4 4所代表的时期并说明依据。所代表的时期并说明依据。关注政权部族界关注政权部族界(淮水一线关注重要战役)(淮水一线关注重要战役)6.6.请指出图请指出图4 4所示的所示的A A、B B、C C所

3、代表的政权。所代表的政权。ABC二、东晋与南朝二、东晋与南朝A A战乱频繁,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战乱频繁,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 B科举盛行,对外交往趋于活跃科举盛行,对外交往趋于活跃C C民族交融,门阀士族执掌朝政民族交融,门阀士族执掌朝政 D D佛教盛行,市民文学蓬勃发展佛教盛行,市民文学蓬勃发展7.7.下列选项中,下列选项中,与与图图4 4相适应的历史描述相适应的历史描述是(是()C C(1 1)东晋:东晋:北边的疆域,大致到淮水为止。(2 2)东晋南朝之交:东晋南朝之交:势力范围扩展到黄河南岸附近。(3 3)南朝中前期:南朝中前期:军事上渐处下风,又退回到淮河一线。(4 4)陈朝:陈朝:只能

4、保有长江以南,上游丢掉了四川和荆襄,在南北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纲上纲上 28 28纲上纲上 28 28凭借什么制度?保障:九保障:九品中正制品中正制纲上纲上 23 23历史根源历史根源政治原因政治原因1.概念(?经济原因经济原因经营庄园,经营庄园,渐成割据。渐成割据。阅读材料,完成阅读材料,完成“”“”填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时期分裂中孕育填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时期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着统一的因素?(4 4分)分)三国两晋南北朝尽管长期处于分裂动荡局面,但三国两晋南北朝尽管长期处于分裂动荡局面,但(朝代)仍实现了短暂的统(朝代)仍实现了短暂的统一,之后苻坚建

5、立的前秦、鲜卑族建立的北魏都曾结束北方的混乱局面。随着一,之后苻坚建立的前秦、鲜卑族建立的北魏都曾结束北方的混乱局面。随着孝文帝改革等措施的推动下,少数民族与汉人之间的交往愈发频繁。长期的分孝文帝改革等措施的推动下,少数民族与汉人之间的交往愈发频繁。长期的分裂战乱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为躲避战乱,大量人口南迁的同时也促进了南裂战乱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为躲避战乱,大量人口南迁的同时也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方经济的开发。摘编自王娟摘编自王娟冲突与融合:魏晋南北朝时南人北迁研究冲突与融合:魏晋南北朝时南人北迁研究 北北方方政政权权在在民民族族交交融融基基础础上上逐逐渐渐壮壮大大,为为统统一一全全国

6、国准准备备条条件件(十十六六国国政政权权都都采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孝文帝改革推动民族交融);孝文帝改革推动民族交融);长期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长期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南北差距缩小。南北差距缩小。南方山区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南方山区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频繁接触,通婚杂居,互相影响,族之间频繁接触,通婚杂居,互相影响,【选选必一必一P63P63】差异慢慢缩小,形成了中国北方的民差异慢慢缩小,形成了中国北方的民族大交融族大交融【选必三

7、选必三P36P36】。)。)学习要点1: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这一时期民族交融有何特点?这一时期民族交融有何特点?学习要点2:江南经济的区域开发 至于元嘉(南朝宋文帝年号)末至于元嘉(南朝宋文帝年号)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繁息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nrn,庄稼成熟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则数郡忘饥。会土会土(会稽会稽)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荆城荆城(荆荆州州)跨南楚之富,扬部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

8、,充仞八方,丝绵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宋书孔季恭传孔季恭传1.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当时南方经济发展的成就?(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当时南方经济发展的成就?(4 4分)分)农农业业:土土地地大大量量开开垦垦;农农作作物物品品种种增增加加,产产量量提提高高;农农耕耕技技术术进进步步(三三国国时时期期马马钧改进翻车)钧改进翻车)手工业:纺织、矿冶、陶瓷等手工业有明显进步;商业:城市发展、商业活跃。手工业:纺织、矿冶、陶瓷等手工业有明显进步;商业:城市发展、商业活跃。2.2.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带来了什么

9、影响?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带来了什么影响?江南自然条件优越,具备良好的开发基础江南自然条件优越,具备良好的开发基础(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湿润、土地广阔等);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湿润、土地广阔等);北方大批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充实了劳动力资源。北方大批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充实了劳动力资源。长期以来基本处于和平环境,社会安定长期以来基本处于和平环境,社会安定,兵役、徭役、赋税轻兵役、徭役、赋税轻;1.1.此役前南北方的政治状况?此役前南北方的政治状况?2.2.此战后对北方政治的影响?此战后对北方政治的影响?北方:前秦政权迅速崩溃,曾经稍显北方:前秦政权迅速崩溃

10、,曾经稍显缓和的民族矛盾又加剧了。缓和的民族矛盾又加剧了。北方各族尚未充分交融,统治基础脆弱,北方各族尚未充分交融,统治基础脆弱,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3 3.北方再次统一于何时?北方再次统一于何时?概括北魏政权推动北方民族融合的措施?概括北魏政权推动北方民族融合的措施?孝文帝孝文帝 “胡人穿汉服胡人穿汉服”统一北方统一北方孝文帝改革孝文帝改革学习要点3:淝水之战三三、十六国与北朝十六国与北朝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以及意义(完成表格):时期时期 内容内容具体措施具体措施影响影响前期前期经济经济推行均田制推行均田制顺应了顺应了北方民北方民族交往族交往交流交交流交融的历融的

11、历史趋势。史趋势。为中国为中国统一多统一多民族国民族国家的发家的发展作出展作出了重要了重要贡献贡献政治政治后期后期迁都迁都加快北方各族人民的加快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缩小了南北差距,盾,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基础。打下基础。移风移风易俗易俗 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通婚通婚仿照魏晋以来汉族社会的士仿照魏晋以来汉族社会的士族阶层,将新改姓的部分鲜族阶层,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并鼓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并鼓励他们与

12、汉族高门士族通婚励他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实行俸禄制、三长制实行俸禄制、三长制改鲜卑姓为汉姓,其中改鲜卑姓为汉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皇族拓跋氏改姓元元将都城从将都城从平城平城迁到迁到洛阳洛阳,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死后不将籍贯改为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得归葬平城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反映出孝文帝改革反映出孝文帝改革的哪些措施?的哪些措施?三三、十六国与北朝十六国与北朝三国两晋南北朝(链接选必)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地方行政和官员选拔考核1 1西汉以尚书掌机要,成为尚书省的西汉以尚书掌机要,成为尚

13、书省的开始。东汉尚书台(省)长官品位低微,开始。东汉尚书台(省)长官品位低微,但但“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曹魏、两。曹魏、两晋尚书省转为外朝宰相机构,皇帝身边晋尚书省转为外朝宰相机构,皇帝身边咨询机构中书省、门下省发展起来。隋咨询机构中书省、门下省发展起来。隋朝三省同时运作,但尚书令称政本之地;朝三省同时运作,但尚书令称政本之地;唐朝尚书省只负责执行。尚书省职能的唐朝尚书省只负责执行。尚书省职能的变化说明()变化说明()专制政体下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专制政体下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皇权对职能机构调整的随意性皇权对职能机构调整的随意性专制政体中央机构的不断完善专制政体中央机构的不断完善

14、 集权导致地方自主性不断削弱集权导致地方自主性不断削弱A A B B C C D DA1.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央行政制度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央行政制度与地方政治制度的创新:与地方政治制度的创新:中央中央行政行政尚书台改称尚书台改称尚书省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成三省,它们共同辅助决策它们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行使权力地方地方行政行政州州郡郡县县阐述从汉至唐尚书职权的演变,并谈谈你对阐述从汉至唐尚书职权的演变,并谈谈你对这一演变的理解。这一演变的理解。汉武帝时,设立中朝,尚书开始参与决策,地位上升。汉武帝时,设立中朝,尚书开始参与决策,地位上升。东汉光武帝时,尚

15、书台成为新的权力中枢,尚书权力东汉光武帝时,尚书台成为新的权力中枢,尚书权力在三公之上。在三公之上。三国时期,设立中书省,尚书的权力开始受到削弱。三国时期,设立中书省,尚书的权力开始受到削弱。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中尚书省为执行机构,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中尚书省为执行机构,与中书省、门下省相互牵制。与中书省、门下省相互牵制。三国两晋南北朝(链接选必)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地方行政和官员选拔考核2.2.下图为中国封建时代某种选官制度的选下图为中国封建时代某种选官制度的选才程序。此图可反映出()才程序。此图可反映出()A A科举制扩大了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科举制扩大了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 B

16、B九品中正制选才程序具有严谨性九品中正制选才程序具有严谨性C C九品中正制的选才标准是依靠门第九品中正制的选才标准是依靠门第 D D士人们普遍关注和追求进士科目士人们普遍关注和追求进士科目BBA A选拔程序公平选拔程序公平 B B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中央集权C C选拔标准僵化选拔标准僵化 D D扩大了选官范围扩大了选官范围主持:主持:品评:品评:授官:授官: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在中央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任高官的人担任中正根据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家世、道德和和才能才能评定州、郡士人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状状”获得资品的士人,由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吏部授官3.九品中正制的影响九品中正制的影响:既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既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中央集权前期:前期:后期:后期:选官标准只看家世选官标准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不看道德才能,逐逐渐形成了渐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下品无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