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上册教案.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1269505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3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上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二年上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二年上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二年上册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二年上册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上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上册教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建小学教师教案课时第1课时授课日期9月2日主备人刘晓英课题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课型新 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身体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教学重点认识厘米,并学会用厘米测量。教学难点认识厘米,并学会用厘米测量。教具课件、尺子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程序教学预设应用方法时间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谈话:古时候人们是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呢?学生发挥

2、想象,各抒己见。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板书课题)(一)、组织活动,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数学组织学生用身体作标准量同一长度。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3、全班交流汇报。得出:因为每个人的手不同,所以量的结果不同。因此,有必要用一个统一的长度来测量物体。(二)、认识尺子1、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2、介绍认识尺子。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设计意图:介绍认识尺子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为下面的学习作准备。谈话法动手操作质疑法合作法交流汇报33444教学程序

3、教学预设应用方法时间三、操作活动建立表象四、巩固深化实践应用五、总结六、布置作业(一)、认识厘米1、投影出示厘米尺,师生一起观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1厘米的长度,说明前面正方体的一边正好是1厘米。2、让学生量图钉的长度。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量图钉约有多长。”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交流得出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长。3、教师明确量的正确方法:图钉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看另一端对着几。4、请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学生活动,同桌交流。5、巩固1厘米的表象。请小朋友用手势比划1厘米的长度。闭上眼睛想1厘米的长度等

4、。6、想想在自己的周围,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也是大约1厘米长的?让学生去找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帮助学生形成1厘米的鲜明表象。(二)、用厘米量1、我们已经知道了量的方法,也对1厘米有了初步的表象,下面我们就来量一量物体的长度。请小朋友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纸条。注意测量的方法要正确。2、学生测量纸条。教师巡视,加强个别指导。3、交流反馈。教师再次强调测量的正确方法。1、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铅笔,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量好后同桌交流检查。2、4人小组合作,每人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给大家看。教师个别指导。3、学生自己选择身边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枝新铅笔的长,数学本子的长

5、,橡皮的长等。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师生共同总结。预习:准备1米的直尺、折尺、卷尺,纸条。交流法尝试法讨论法练习法动手操作练习法归纳总结23232352板书设计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认识1厘米:(举例)用厘米量:.尺子上每相邻两个数字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教学反思新建小学教师教案课时第2课时授课日期9月4日主备人刘晓英课题认识米 用米量课型新 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过程与方法: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能合作测量出整米长度的物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教学难点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6、教具课件、1米的直尺、折尺、卷尺、刻度尺、纸条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程序教学预设应用方法时间一、复习导入二、探究新课一、复习用厘米量物体1、提问:昨天学过的长度单位是?量物体长度用什么工具?2、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呢?10厘米呢?3、用刻度尺量文具盒的长度。请你演示,并说出注意事项。情景设置:你量得不错,那么你能量一量黑板有多长呢?瞧!这样用刻度尺量太不方便了,也不容易得出结果。那么该怎么办呢?(用更长的尺子量)用这把尺子试一试看,这是一把米尺。(板书:“米”)1、检查预习作业2、认识米,用米量在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例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教室有多长,通常都是用比厘米更大

7、的长度单位“米”。(一)感知米的实际长度1、观察这把米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10厘米,也就是说米尺以10厘米为单位)2、观察自己的1米卷尺,看看和教师米尺的刻度是不是一样的?3、那么1米到底有多长呢?(1)用直尺在黑板上画1米长的线段。(2)用直尺比比从地面到讲台的什么地方高度是1米。(3)两只手臂展开,用卷尺量量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4)两个人互相量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什么部分是1米。(5)用米尺量1米长的绳子。(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复习导入激趣法质疑法交流汇报引导法23344 4教学程序教学预设应用方法时间三、巩固反馈四、扩展练习五、全课小结六、布置作业4、以小组为单位在讲台上量

8、出2米长、3米长的绳子给大家看一看。(二)厘米、米之间的关系1、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米和昨天学习的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2、这条是1米长的绳子,请你用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尺量一量,看看它有多少厘米?3、小结:1米也就是100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三)用卷尺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1、出示卷尺。介绍:这是在测量比较长的距离时用的卷尺。它可以量很长的物体和距离。2、用卷尺量物体的方法:在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拿住卷尺一端,对齐要量物体的另一端,卷尺要放平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1、两个人相互量身高,是多少米多少厘米。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

9、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教室长6( ) 黑板长2( )小明身高124( ) 课桌长50( )在下课后测量教室的长、宽,后面黑板的长,讲台的长、宽。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预习什么是线段?线段有几个端点?操作法尝试法讨论法交流法动手操作练习法归纳总结23 232332板书设计认识米 用米量在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通常都是用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米”。1米=100厘米教学反思新建小学教师教案课时第3课时授课日期9月10日主备人刘晓英课题认识线段课型新 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

10、观: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教学重点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教学难点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教具课件、刻度尺,各种弯的、直的实物若干。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程序教学预设应用方法时间一、情境引入二、观察体验,探究新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英勇的消防员叔叔为了抢救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时都是争分夺秒,刻不容缓的,当每次接到任务时,为什么他们都是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而不是走楼梯呢?(比较快)为什么从铁管滑下来比走楼梯快呢?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例还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1、感知线段的直师:请拿出袋里的东西看一看、摸一摸,你

11、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的曲的吸管、铅笔、绳子、铁丝等。 学生汇报。师:你觉得桌子上哪些东西是直的?学生迅速找出自己认为是直的东西。师:请大家互相坚持谁拿对了,谁拿错了,并且互相纠正。2、感知线段的两个端点师:请同学们再看一看,摸一摸那些直的东西除了直以外,你还发现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师:假如从铅笔的任意一端开始,摸到铅笔的另一端,我们就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把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我们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像书本的边、直的吸管那样都有两个端点。3、从实例理解线段师: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按自己的想法把每两点连结起来。教师在黑板出示:学生操作,指名把黑板上的两个点用线连起来

12、。师:同学们画的这些线都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师:请看、想教科书第5页“做一做” 的图下面那句话和三条线。谈话法思考归纳描述交流法交流汇报归纳法汇报法334 44教学程序教学预设应用方法时间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四、总结五、预习布置作业小结:我们就把像课本第5页中间的图叫线段,线段都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如书本的边、盒子的边、铅笔、直的吸管都可以看作是线段。学生找出身边的“线段”,并说一说、评一评。4、量线段和估线段。师:线段可以量度吗?让学生量一量课本第页上面线段的长度,并说说量法。小结量法:先把尺子上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教师出示横、竖两条同样长的线段,请学生估计这两条线段哪条长、哪条短或者同样长呢?学生自由发表想法。学生通过用尺子量度,发现这两条线段是一样长的。小结:不太长的线段通常用厘米和米可以量出它的长度。而生活中的线段有时需要估计一下,有时又要通过实践来得出正确的结论。另外,同样出的两条线段,往往人们会觉得竖放比横放长,这是视觉的误会,同学们在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