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07展望08新高考.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1200188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评析07展望08新高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评析07展望08新高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评析07展望08新高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评析07展望08新高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评析07展望08新高考.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评析07,展望08新高考 07年省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的反思评析07,展望08新高考江苏省如东县双甸高级中学政治组 吴旭一、试卷总体印象07年江苏省高考政治试卷是江苏旧高考模式的最后一套试卷。试卷在总体结构、内容比例上保持06年高考试卷的相对连续性和稳定性,但在题型上稍做了一点调整,将原来的不定项选择题改为双项选择题。全卷从考试范围、题型、题量到每题的分值,基本上与江苏省考试说明相吻合,体现了高考命题的严肃性和稳定性。试卷包括选择题I、选择题II、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综合探究题等六种题型,各题型的小题数、分值如下。单项选择题:48分; 双项选择题:27分;简答题:18分;辨析题:20分;论述

2、题:18分;综合探究题:19分;合计分值:150分。约占比例:时事政治:14分,9.5%;经济常识:51分,34.5%;哲学常识:52分,35%;政治常识:33分,21%。试卷总的来说稳中有变,题目灵活,思维量较大。学生一向反映比较简单的单选题,此次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反映做起来不顺手,主要在于有些题目的阅读量增大,选项的干扰性和隐蔽性较大,需要做认真思考。由于不定项选择改成双选题,相对而言难度降低,得分率有所提高。但主观题的难度增大,虽然背景都在复习、预料之中,但有些设问角度新颖。因此试卷总体有一定的难度,想得高分不易。整张试卷的区分度也明显增大,从素质上更容易区分。二、07年江苏高考政治卷的特

3、点:1、把握时代的主旋律,突出和谐和创新,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2、基于生活、引导生活、关注生活,贴近现实、体现人文、关注民生。整张试卷注重生活化、人文化,关注广大考生和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体现积极、健康的价值导向和时代发展的主旋律。试题以高中生的现实生活为载体,要求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要求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注身边事,反过来理解国家的政策,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第18试题的物权法、第19题的节约土地资源、第20题流氓软件、第28题的股票等。特别第39题的综合探究题在问题设置上要求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和实际生活,对材料的内容仔细分析后作答,生活气息浓厚。关注民生、重视民生、

4、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当前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也是政治高考命题所关注的焦点。第23题人们的饮食问题、第29题的医疗问题等。3、融入江苏生活,彰显江苏地方特色,体现教育公平。紧密结合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采取的重大举措和成绩,创设情境设计问题,有利于调动学生关心本地区各项事业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关心江苏、热爱江苏,也有利于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地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江苏自主命题来一直追求的特色。如选择题第22题江苏徐州天主教自行祝圣、第25题江苏的外向型经济、简答题第35题发展江苏省文化产业的意义、论述题第38题联系了江苏地方特色的“三创”精神。试题设计充分了考虑城乡差距。固然对政

5、类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城乡考生同等关注,对于生活气息比较浓厚的探究实践题就不能只顾城市考生而不顾乡村考生。07江苏高考政治试卷第39题探究实践题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背景,以城乡学生熟悉的城管与摊贩的冲突为题材,设置问题,体现了高考教育公平的原则。4、在保持题型基本稳定基础上,积极探索更为有效地考查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新题型。把知识和生活统合,强化了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简答题第34题,公民享有监督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行使好监督权?第35题关于发展江苏省文化产业的意义,其中“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第38题(2)比照材料四,针对材料三中的问题从经济常识、政治常识角度就如何激发社会活力各

6、提一条建议,并简要分析说明。注意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在第39题综合探究题上继续得到充分体现。本题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以小摊贩和城管之间存在的问题为背景,要求学生根据其他国家的整治经验,提出如何解决我国城管与小摊贩之间矛盾的建议。考生靠死背课本是无法回答这样的题目,必须能思考进行选题性的研究,有自己的思路和方法。这些问题的设计还充分体现了江苏07年高考在努力探索论述和探究相结合的题型。5、倡导素质立意,注意“三位一体”知识的考查,体现方法和过程的考查。试卷的所有试题都体现了学科主干知识、重点内容的基础性地位,强化四基的运用和知识的生成,体现最突出的是第37题“怀疑是创造性思

7、维的源泉”,答案要求解释“怀疑”。强化了过程和方法、反思和概括能力的考查,注重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查,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分析教材结合背景材料和时政知识才能做出一个比较完整的答案。如单项选择题由于阅读量的增加和干扰肢的增多特别在哲学选择题中设置了一些相对难度较高的试题,考查学生判断、分析、理解的能力。对思维过程的考察更加严密。如第14题漫画题,一个人坐在两个套着的瓶子里,题为“生活导师的忠告”,旁有提示:不要与陌生人交往。题目为,“从右边漫画中可以看出,生活导师的忠告实质上否认了什么?”这个题目的关键在“画”而不是在“话”。“陌生人”是一个关键词,从题目中找

8、到对应的是“社会关系”。套了两个瓶子则是对应了“多种”两个字。如果能找到这些信息,就能找到正确答案。在选择题中增加了一题漫画题,对学生分析理解漫画的能力要求有所提高。设置一道图表题,是从未出现过的一张股票的线图。这种题目可能导致学生审题出现偏差。其实懂不懂图标并无关系,而是要抓住题目本身。学生不应当浪费时间在图表上,这样就能很容易找到答案。39题最后一问要求学生结合探究活动反思、概括出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三、展望江苏08新高考 08年是江苏进行新课改、实施新高考的第一年,高考模式由过去的计分制改为等级制,结合已实施新课改的省份特别是广东、海南和上海07年高考情况,08年江苏政治高考

9、走势作一个大胆的预测。1、总体稳定,坚持以能力立意和素质立意为主导,有鲜明创新。08年试题基本保持稳定,坚持以能力立意和素质立意为主导,具体表现在:(一)命题基本思路不变。但试题选材将更加典型、立意更加新颖、视野更加开阔、思路更加畅达、设问更加灵巧、逻辑更加严谨。试题既能较好地测试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能有效地考查考生获取有效信息、认知理解、分析综合等能力。(二)从命题走向来看,08年高考试卷考查学生死记硬背的试题比重将进一步减轻。考试的目标仍以学生学习能力考核为主要目标。鲜明创新表现在(一)是试卷的题型有创新。由于试卷分值由过去的150分变为120分,题目量适当减少,试卷结构会有变化。坚持

10、继承基础上的创新,追求高考改革意识与新课程改革理念趋向一致性,这将是08试题的一大特色。估计保留单选题和有江苏特色的探究题,加一种体现简答、辨析和论述特点的新题型。(二)试题结构有创新。估计单选题每题23分,共66分;探究题20分,新题型共三题,34分,估计是3题。(三)是内容比例有创新,估计经济生活和生活与哲学各占25%,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各占15%,时政占10%,选修占10%。2、坚持07年江苏高考政治卷的特点。四、07年江苏政治高考对08年高三教学的启示1、准确把握高考命题方向,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人文精神。平时的教学和复习过程中准确把握好高考方向,不能只是简单地抓课本,搞题海战术,而要密

11、切联系学生实际问题,特别注意关心学生中的流行语,主要要用生活统合知识,并善于创设新的试题情景,注重探究、体现课改,更多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注重强调过程性特点,培养学生的知识生成能力。近些年来,高考政治试题在注重能力考查的同时,还注重对人文知识的考查。因此,高中政治教学和复习要适应这一命题趋势,引导学生阅读原著,更加关注对文化内容的审美和鉴赏,着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树立人文精神的取向,体现价值的导向性。2夯实基础,注意与大学教材靠拢。基础知识成为高考的第一依据,基础不实是学生失分的第一原因,越是基础的就越有区分度,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均离不开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

12、和复习中做到以本为本,狠抓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以纲为纲,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将识记、理解、运用的知识烂熟于胸。复习中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做到点点清、点点明、点点通,真正将基础知识落实到位;对原理的理解要准确简练,规范政治术语;做到点、线、面的结合,构筑完整的知识体系。只有如此,方能“以不变应万变”。试题无论怎样的新、奇、巧,终究“万变不离其宗”。3、注重素质,凸显能力。 培养能力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高考的要求。“考试知识范围”规定了考试的广度,“能力要求”则规定考试的深度。因此,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注重素质,凸显能力,强化能力训练。4、把握江苏发展的战略重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平时教学要注重把江苏发展的战略重点“拉近”到考生身边,注意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帮助学生把党的大政方针和众多的时事热点问题整理成重点突出,分析其对应着的经济、哲学、政治学科的知识点;重新整合学科知识,将学科知识进行迁移、组合,达到社会热点和学科知识的有机统一。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关注和搜集江苏地方性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信息。精选一些生活中的材料和事实结合所学的理论进行分析,培养学生面对生活中的问题,解决生活中问题的习惯。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2007-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