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1193693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会计名词解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基础会计名词解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基础会计名词解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础会计名词解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会计名词解释.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会计名词解释汇总表第一章 概论1.会计的职能: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具有的功能。2.会计的核算职能: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对象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3.会计的监督职能: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特定对象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4.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特定对象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5.会计对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企事业

2、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6.经济业务:经济活动中引起资金增减变化的经济事项。7.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会计假设):对经济业务从空间范围上、时间界限上、计量方法上作一些必要的、在会计上合乎推理的判断和规定。8.持续经营假设: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面临破产清算,其经济业务活动是持续正常进行的。9.会计期间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将无限的经济活动期人为地划分为若干个首尾相接、等间距的会计期间,按照划分的会计期间进行核算。10.货币计量假设:以货币作为统一的尺度来计量,即将会计对象内容都转化为统一的货币计量单位的会计信息。11.客观性原则(真实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财

3、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12.相关性原则(有用性原则):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13.可比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14.一贯性原则(一致性原则):会计处理的方法和程序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15.及时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拖延至后期或提前到前期进行。16.明晰性原则: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17.权责发生制原则:又称应计制或应付制,是以收入和费用是否应计入本期为标准确定本期收入和支出的一种原则。凡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4、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18.配比性原则: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包括期间配比和对象配比。19.谨慎性原则(稳健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20.按历史成本计价原则(按实际成本计价原则):各项财产物资都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规定计提减值准备。21.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相

5、关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列入本期费用并从本期收入中得到补偿。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支出的结果应当增加资产(或资本)。22.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当单独反映,对于次要的内容,可以适当简化核算手续或合并计算。 2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仅按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24.会计的方法: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内容,实现会计目标,完成会计任务的手段。25.会计核算方法:对经济业务或经济事项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方法,是实现会计目标的基本手段,是整个会计方法体系的基础。第二章 会计要素和会计

6、等式1.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构成要素,是对会计核算内容按照经济特征进行的归类和界定,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也是设置账户和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依据。2.资产: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3.流动资产:可以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4.短期投资: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含一年)的投资,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5.存货: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6.长期投资:持有时间准备超过一年(不含一年)的各种股权性质的

7、投资,不能变现或不准备随时变现的债券,其他债权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7.固定资产: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在使用过程中不改变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如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8.无形资产:企业为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9.负债: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10.流动负债:将在一年(含一年)或超过一年的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11.长期负债:偿还期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8、12.所有者权益(净资产、产权):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所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差额。13.权益:所有者和债权人因投资和借款给企业从而享有的权利。14.实收资本: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15.资本公积:企业取得的但不是由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本身带来的各种增值,是投资者或他人投入企业,所有权属于投资者共同享有的资本。16.盈余公积:企业按照法律、法规规定从净利润提取的留存收益。17.收入: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18.费用: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19.利润:企业在

9、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20.会计等式: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恒等式,也称会计平衡公式。第三章 账户和复式记账1.会计科目: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对会计要素所作的进一步分类的项目。2.账户: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用来连续地记录经济业务,全面反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化情况及其结果的一种手段。3.单式记账法: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登记的方法。4.复式记账法: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以全面的地、系统地反映每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产和权益变化情况和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5.

10、借贷记账法:按照复式记账的原理,以资产与权益的碰平衡关系为基础,以借、贷二字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记账方法。6.账户的对应关系:运用借贷记账法记录经济业务时,在有关账户之间就形成了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7.会计分录:指明经济业务应记入的账户、应借、应贷的方向及金额一种记录。8.试算平衡:为了保证账务处理的正确,利用借贷相等的平衡关系检查账户记录的方法。9.总分类账户:按照总分类会计科目开设的账户,核算该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的总括资料。10.明细分类账户:对总分类账户所作的更详细的分类,是对总分类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的细项进行核算

11、。11.平行登记:对每一项经济业务,既要在有关总分类账户中进行总括登记,又要在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中进行详细登记的一种方法。第六章 会计凭证1.会计凭证: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登记会计账簿的依据。2.原始凭证:会计主体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会计凭证,是记账的原始依据。3.外来原始凭证: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会计主体从外单位或个人取得的单证。4.自制原始凭证: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由会计主体的经办人员填制的凭证。5.一次(原始)凭证:只记录一项经济业务或同时记录若干项同类经济业务,并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一次填制而成的原始凭证。6.累计(原始)凭证:在一定时期内连

12、续记录若干同类经济业务,需经多次填制完成的原始凭证。7.汇总(原始)凭证:也称原始凭证汇总表,是指根据一定时期内同类经济业务的若干张原始凭证汇总编制而成的一种凭证。8.记账凭证: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的,确定会计分录,作为登记会计账簿直接依据的会计凭证。9.收款凭证:现金和银行存款收入业务使用的凭证。10.付款凭证:现金和银行存款付出业务使用的凭证。11.转账凭证:不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收付的转账业务使用的记账凭证。12.单式记账凭证:在一张凭证上只填写一个会计科目,一项经济业务涉及几个会计科目就填制几张凭证的一种记账凭证。13.复式记账凭证:在一张凭证上集中反映一项经济业务

13、,将同一项经济业务的全部会计科目都填写在一张凭证上的一种记账凭证。14.会计凭证传递:会计凭证从填制或取得之日起,到整理归档时为止,在有关部门之间按规定的时间、程序传递和处理的过程。第七章 会计账簿1.会计账簿:由若干格式化、规范化为账页的账户按一定要求和形式相互连接而成,用来序时的、分类的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2.日记账:也称序时账,是指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的账簿。3.分类账:按照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设置的对全部经济业务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4.备查账:也称辅助账,是指对某些未能在日记账和分类账中登记的经济事项进行补充登记、以备查考的辅助账簿。5.订本账:在

14、未启用前就装订成册并编定页码的账簿。6.活页账:将零散的账页放置在活页账夹内,可以随取随放的账簿。7.卡片账:由许多具有一定格式的卡片组成的,存放在卡片箱中可随时取用的账簿。8.现金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现金收入凭证、现金付出凭证和部分银行存款付款凭证,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的一种日记账。9.银行存款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银行存款收入凭证、银行存款付出凭证和部分现金付款凭证,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的一种日记账。10.总分类账(总账):按照总分类账户设置,按照总分类会计科目规定的核算内容对全部经济业务进行分类地连续记录的一种账簿。11.明细分类账(明细

15、账):按照明细分类账户设置,按照明细分类科目规定的内容,对某一类经济业务的详细情况进行连续记录的账簿。12.对账:在结账前,进行账簿记录和会计凭证之间、各种账簿之间、账簿记录和实物及货币资产实际结存数之间的核对。13.结账:在本期内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的基础上,于会计期末汇总结算账户记录中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资料。第八章 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1.财产清查:通过对各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往来款项的盘点和核对,确定其实存数,并查明实存数与其账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2.实地盘存制:平时在账簿中只登记财产物资的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到月末结账时,根据实地盘点的实存数来倒挤本月的减少数,并据以登记有关账簿的一种盘存制度。3.永续盘存制(账面盘存制):平时对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加数和减少数,都要根据会计凭证连续记录有关账簿并随时结出账面结存数的一种盘存制度。4.实地盘点法:通过对财产物资堆放现场的实物进行逐一清点或计量器具来确定各项财产物资实存数量的一种方法。5.未达账项:本单位和开户银行之间,由于记账时间不同,发生一方已入账而另一方尚未入账的款项。6.先进先出法: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为假设条件,来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实际成本的方法。7.后进先出法:以后购入的存货先发出为假设条件,来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实际成本的方法。8.加权平均法:以期初存货的数量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