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的世界》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1193596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指尖的世界》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指尖的世界》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指尖的世界》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指尖的世界》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指尖的世界》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指尖的世界》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指尖的世界教学目标: 1掌握“葱、茏、障、廊、凸、嚣”六个生字的音、形、义。2根据阅读提示,抓住关键问题,了解盲孩子在盲人学校一天的学习和生活,体会人们对盲孩子的关心和帮助,培养学生帮助残疾人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盲孩子在盲人学校一天的学习和生活,体会人们对盲孩子的关心和帮助。教学难点:失明的孩子们怎样“看到曾经想过或未曾想过的世界与光影”?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抓住课题,导入新课。(2分钟)1师:“今天,非常开心能和六年级同学一起学习第11课,指尖的世界”(边说边板书课题)2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课题好吗?(师生一起读课题)3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质疑)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1分钟)1师:好,那我们带着问题一起来读课文好吗?首先我们来看看自学要求。(出示自学要求)请大家默看一遍。看完后开书58页,自学课文。2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对照要求来读课文。自学要求:(1)默读课文,划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2)用自己的方式记住生字的字形。(3)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参考书来理解。(4)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3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词语:绿树葱茏纤细无障碍楼梯凹凸长廊色彩斑斓搀扶喧嚣(2)指名学生读。正音。(3)大家看看有不会写的字或者不理解的词语没有?(4)板书生字“凸”,提示学生注意笔顺,写完后一起书空写一遍。指名学生读字音

3、,讲字义,并组词。(5)板书生字“嚣”检查生字的音形义。(6)有谁知道“葱茏”的意思?(提示学生“葱”字中间是个“匆忙”的“匆”)。“障碍”的意思是什么?那“无障碍楼梯”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7)现在你是怎么理解课题的?三、再读课文,解决问题。(19分钟)1细心的同学通过这个“*”号知道了,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阅读提示可以帮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那我们一起看看阅读提示是怎么说的好吗?2指名一个同学站起来读阅读提示,其他想读的同学可以小声地跟着读。3好,我们就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来看课文的最后一段。孩子们温柔地睡去了。他们醒来时,或许眼前仍是一片黑暗。但若是每一日,他们的

4、快乐与信心都多一点儿,那么,他们便会在都市的转角、在树梢送来的的微风中、在生命的一站与另一站之间,看到曾经想过或未曾想过的世界与光影。(1) 指名读。(2) 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地方不理解?学生质疑,解决问题。“都市的转角、树梢送来的微风中、生命的一站与另一站之间”指的是什么?(是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时刻)他们既然失明了,为什么又说看到世界与光影?(不是真的“看到”,而是“感觉”到)4都说眼睛是心灵之窗,可是上天把他们的这扇窗关上了,那他们怎么感知世界?。这也就是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的问题:“失明的孩子怎样看到曾经想过或未曾想过的世界与光影?”请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出答案,之后四人一组交流。(

5、板书:怎样看到)5指名学生回答,并上台来板书。(1)用手指触摸;(2)用耳朵听;(3)用鼻子闻;(4)用身体感觉;(5)用心感受。6课文中哪些句子写了他们用手指触摸来感知世界?请一大组同学找一找。二大组同学找用耳朵听的;三大组找用鼻子闻的,四大组找用身体感觉和用心感受的。找到以后划记,并读一读。7分组交流汇报。指名读相关的句子,教师适时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1)用手指触摸的句子之一:“厚厚的盲文课本,由许许多多凹凸的小点组成。孩子们静静地读着,指尖灵巧地移动,仿佛走在通向光明世界的长廊里。”师:“读这句话的时候,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2)用耳朵听的句子之一:“有时,孩子们还玩足球。

6、足球是特制的,里面装着铃铛,滚动时发出清脆的声音。孩子们跑几步,停下来听听,再跑几步,咿咿呀呀地交换意见。比赛时,他们在球门上挂上风铃,叮叮当当的声音,指引着他们投入地奔跑。”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生:佩服;同情;感受他们很快乐;感觉自己很幸福(3)用心感受的句子之一:“在手工课上,他们用纸和剪刀,更是用心,创作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作品”师:“如果你和他们一样看不见,此时此刻,你会怎么样?”(4)“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人读相同的句子或文章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感受,用心去读,你的收获会更多”请大家再一次用心去读你找到的句子,边读边感悟。四、培养语感

7、,情感升华。(6分钟)1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有一组关联词在文章中出现了多次?(虽然但是)(板书)我们知道,这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对不对?而且,有的段落虽然没出现这组关联词,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用“虽然但是”来概括段意。出示第一小节,老师示范用“虽然但是”来概括段意。大家试试着你找一个合适的段落用“虽然但是”来概括一下段落的大意好不好?2学生思考之后指名回答。适时给予评价。3那么我们可不可以用“虽然但是”来概括全文的大意呢?试试看。指名回答。4是啊!失明的孩子们虽然遭到了生活的不幸,但是他们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来感知世界,体会生活!让我们把由衷的掌声送给他们!5也有一些孩子,一开始并不能够这么轻

8、松自如地感知世界,就像美国著名的盲人作家海勒凯伦曾经也是一个脾气非常坏的孩子,那么有什么神奇的力量能够使失明的孩子感知到美丽的世界呢?那我们再来看课文的最后一小节,那神奇的力量就在这段话中间,看谁最先找到!(板书:他们:快乐、信心)对,只有能够让自己快乐的人,才能让别人快乐;当上天向我们关掉一扇窗的时候,我们不要以为全世界都失去了!相信自己,信心是命运的主宰!6师:“同学们,作为正常人的我们,怎样才能让可爱的他们看到更多的世界与光影呢?”(板书:我们:关心、帮助)课文中有体现吗?五、教师小结,拓展阅读。(2分钟)师:这节课我们根据阅读提示的问题非常开心地学习了第11课,指尖的世界。读完这篇课文,我想起了一本书。有一位读者读完后发表这样的感慨:我是含着泪把这本书读完的,一个如此脆弱的生命却做出了不凡的事情来,她是一个又聋又哑又瞎的“废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她是一个哑竟然能开口讲话的人,这真是一个奇迹,我是一个正常人,却无法用一个平静的心来读完这本书这本书就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人之一,海勒凯伦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大家有时间可以去读一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