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系统隐患防范要求措施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1186172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安全系统隐患防范要求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护理安全系统隐患防范要求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护理安全系统隐患防范要求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护理安全系统隐患防范要求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护理安全系统隐患防范要求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安全系统隐患防范要求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安全系统隐患防范要求措施(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护理安全隐患防措施一、协助患者进食、水中易出现的问题1、饮水呛咳 防措施:喂水时注意速度不可过快且每次少量喂水。喂水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 发现呛咳立即将头偏向一侧, 以 免误入呼吸道。对于频繁发生呛咳的患者,护士应提示医生留置胃管。2 、吞咽困难 防措施:喂食速度宜慢且量少,确认病人已吞咽再继续。给予患者便于吞咽的食物。嗜睡的患者喂食时必须把病人完全叫醒, 喂食后确认口中无食 物方可离开。进食时注意与患者沟通并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如发生吞咽困难, 应立即停止进食并取出口中食物,将头偏向一侧。二、吸氧中易出现的问题1、气压伤 防措施: 先调节好氧流量再将吸氧管插入患者鼻孔。改变氧流量时先将导管

2、撤出,待调节好后再插入导管。2、氧中毒防措施:根据医嘱正确调节氧流量。高流量吸氧时应注意吸入时间不宜过长。定期检查氧流量表是否准确。3、管道脱落防措施:使用双腔吸氧管,以便于固定。经常巡视吸氧患者,发现管道脱落及时插好、固定。 清醒病人嘱其不要自行拿下吸氧管。三、肌肉注射易出现的问题1 、注射部位不当 防措施:协助病人取正确体位。 准确选择注射部位。 对于体型消瘦的病人进针不宜过深。 小儿应选择臀小肌注射。2 、注射部位出血 防措施:注射时应避开大血管。 推注药液前抽吸有无回血。 注射后按压注射部位时间不可过短。 凝血功能差者按压时间应延长。3 、注射部位硬结 防措施: 注射时要避开原有硬结。

3、 如需长期注射时要多部位交替注射。特殊药物要深部注射,如氯丙嗪、油剂、铁剂、硫酸镁等 每次注射前检查注射部位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每日热敷注射部位。4 、注射部位感染 防措施: 注射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不易吸收的药物应深部注射,防止吸收不良引起感染。 每日热敷过程中需保持清洁。四、静脉输液易出现的问题1、液体配错 临床上易混淆的药物及液体, 如糖盐易混, 氯化钾与碳酸氢钠易 混,硫酸镁与浓氯化钠易混,氯化钾与氯化钠易混。防措施:坚持三班查对制度, 即治疗班摆药,夜班查对,治疗班再核对。 配液要仔细核对药物和液体名称及剂量, 避免主观凭印象操作。 输液及换液前再仔细进行核对。2、漏输

4、防措施: 认真做好三查七对。治疗室液体摆放要井然有序、一目了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3 、输液反应 防措施: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配液前检查药品及液体有无过期, 液体有无混浊及沉淀。 瓶身 有无裂痕及瓶口有无松动。治疗班严格消毒输液用具,定期更换。严格控制配液时间(现用现配)。连续性输液超过 24 小时必须更换输液管路。 引液用的输液管不能长时间放置。掌握药物配伍禁忌。 如出现输液反应立即更换液体及输液管路并保留所用药物, 以 备送检。4 、静脉炎防措施:了解药物对静脉的刺激程度,刺激性强的药物,如:果糖、氯 化钾、多巴胺、阿拉明、前列腺素 E1 等药物,可采取减慢滴速,热 敷等方法。了

5、解患者是否患过静脉炎,有无糖尿病病史等。严格消毒,连续输液超过24小时必须更换输液管路。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静脉走行发红的迹象, 如有异常及时更换 输液部位。5、液体外渗 防措施: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头皮针、套管针、中心静脉导管应牢固固定。 对血管脆性大的更应加强固定。对皮肤弹性差或有水肿的病人应与对侧肢体对比, 如有变粗及 时更换穿刺部位。6 、液体外渗引起组织坏死防措施:能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如多巴胺、阿拉明、甘露醇、化疗药 等,选用较粗静脉输注,待穿刺成功,确认针头在血管,方可给药。加强巡视,经常检查穿刺局部有无皮肤发白、肿胀等。一旦液体输到皮下,及时对症处理。7 、输液速度调节不当 防措

6、施:穿刺成功后根据输入药物性质及病人的年龄、 病情、心功能情 况调节好输液速度。更换液体时要注意调整滴速。药物入壶时一般将滴速调快, 入壶后应注意将滴速调至要求围。加强巡视,嘱病人不要自己调整滴速。8 、输(换)错液 防措施:认真掌握自己所管病人的治疗容,做到心中有数。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输(换)液前要主动向病人进行宣教。病人对液体提出疑问时应仔细核对,认真解答。9、静脉空气栓塞 防措施: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管是否排气成功,管有无气泡。 加强巡视,防止液体输空。换液时如液体输至茂菲氏滴管下方, 一定要重新排气, 防止只 看上方,忽略下方。使用三通时要连接紧密。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病人,更换管路

7、时要注意防止空气进入。输液过程中,由静脉推注药物时,应先回抽再注药,防止空气 进入血管。病人活动时,嘱勿将茂非氏滴管过度倾斜或倒置。10 、输液管堵塞 防措施:加强巡视,防止输液管受压打折引起液体不滴。 杜绝液体输空而不及时换液血凝块堵塞针头。一旦堵管应拔出针头更换输液部位, 不得挤捏输液管, 防止血 凝块脱落引起严重后果。11 、静脉选择不当 防措施:为长期输液病人穿刺应注意合理选择静脉, 遵循由远端至近端 的原则。输入刺激性药物时应选择较粗静脉。输入静脉高营养液时,应选择中心静脉。乳腺癌根治术后禁用患肢输液,防止回流不畅引起水肿。 使用三通易出现的问题12 、三通脱落出血 防措施:使用三通

8、应妥善固定, 最好三通底下垫无菌纱布, 然后将三通 用胶布固定在头皮针附近,固定要牢固。对儿童、老年人、烦躁及情绪不稳定病人要加强巡视,必要时 用约束带固定。13 、三通开关调节错误 防措施:使用时看清三通上的指示箭头,防止旋错方向。 输/换液及静推时关闭的三通要注意及时打开。14 、三通连接时排气不充分 防措施:连接三通时排放液体要充分,使液体充满三通。有气体时用注射器回抽。 要先将三通连接于输液器上再进行穿刺。15 、入壶错误 防措施: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发生静脉炎。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某些药物入壶前应检查皮试结果,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五、静脉注射易出现的问题1 、静推

9、速度不准确 防措施:严格按医嘱速度推注。严密观察病人反应,如有变化及时停止推注药物并通知医生。2 、药液外渗 防措施: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推注。推前先回抽,确认在血管再推注。 推注过程中随时检查有无回血。六、采血易出现的问题1、标本不合格防措施: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抽血前核对化验单容:如、床号、检验项目等。抽血量要准确,防止标本血量不够,而贻误病人的结果回报。特殊抽血检查要掌握注意事项,并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2、标本丢失防措施:抽血后,标本要及时送检。有特殊情况须延缓送检的,保存好标本并书面交班。标本放置位置要固定,防止乱放而丢失。标本不离化验单,或标本本身要注明床号、项目等容,防止 标本

10、不明而丢失。对于不明标本要问清楚再处理,勿随便丢弃。及时查找化验结果,防止化验室丢失。七、输血易出现的问题1 、输血反应防措施:严格执行输血三查十对制度。输血前要检查血液制品有无过期,有无絮状物或漂浮物等。血袋应先在室温中放置一段时间再输入, 大量快速输血需加温 时应遵照医生指示,注意温度不可过高。输血时及输血后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如连续输入两个供血者的血液, 中间要用生理盐水隔开以防输 血反应。输血完毕保留血袋 24 小时,然后送至血库以备必要时送检。2、输错血防措施:化验受血者血型及交叉配血时, 严格核对患者、床号、化验单, 杜绝差错发生。严格执行三查十对制度, 输血前核对患者床号、 、性别

11、、年龄、 住院号、血型、血袋编号、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及剂量。输血时需双人核对、操作并签名。八、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中易出现的问题1 、出血或血肿防措施: 对于刚做完中心静脉插管的病人应注意观察穿刺点处有无出 血、渗血、血肿等。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防止因病人活动后脱管引起出血。每次更换液体或封管时应先将管夹好,以免造成出血和堵管。2 、脱管防措施:各种管路要连接牢固、妥善固定并严格交接班。加强巡视。输液瓶挂置不宜过高,应当有一段液管与病人身体平行放置, 以防翻身时造成脱管。3 、感染防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输液管、三通每日更换。严格遵守导管留置时间,不可擅自延长。每班必须定时消毒穿刺处

12、并更换无菌敷料, 如有污染及时更换 换药时观察局部有无红肿及分泌物,并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 发现穿刺点红肿应立即拔除导管。4 、栓塞防措施:静脉输液时排尽输液管空气, 三通与输液器及导管之间连接要 紧密,防止脱管。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防止液体输空,形成栓塞。调节好三通开关, 尤其是在测中心静脉压后, 防止空气进入造 成空气栓塞。如发生堵管不得挤捏输液管或用注射器将凝血块推进血管, 可 用肝素液缓慢冲洗,如无效应停止冲洗,以免形成血栓。封管后再次输液时,要回抽并将血弃去,以免形成血栓。九、使用微量泵易发生的问题1 、首次剂量错误(如: 0.6ml 调成 6ml )防措施:了解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

13、如:升压或降压)。打开微量泵开关后先输入剂量再打开三通。输入剂量、滴速时要二人核对。2、速度调整不当防措施:使用多巴胺或硝普钠时, 应单独用一组液路, 以免和别的液体 同路致升压或降压过快。剂量调整要从小剂量逐渐上调, 多巴胺调整幅度过大容易导致 血压过高、 恶心呕吐;硝普钠调整幅度过大易导致不可逆转的低血压 而引起严重后果。十、留置尿管易出现的问题1 、尿道损伤防措施:置尿管前要询问患者有无尿道损伤史,有无前列腺肥大。评估病人选择型号适宜的尿管。置尿管前尿管要充分润滑,插尿管时动作要轻柔,不能粗暴。尿管插入长度要足够,防止气囊注入生理盐水时将尿道损伤。置管后,向患者做好宣教,防止因活动过度而

14、造成脱管,引起 尿道损伤。2 、泌尿系感染防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每日更换尿袋,并遵医嘱给予膀胱冲洗。做检查或搬动病人时尿袋要低于膀胱位置, 以免尿液返流造成 逆行感染。置尿管后用胶布写好管道标识贴在尿管上, 每二周更换尿管一 次。观察尿液有无混浊及血尿等感染倾向,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保持尿管清洁,会阴冲洗2/日。3、尿管脱出(多见于老年女性)防措施:置尿管前要正确评估患者。对尿道松弛的病人气囊生理盐水注入量不可过少。向病人做好宣教工作,避免过度牵拉尿管及尿袋。十一、留置胃管易出现的问题1、腹泻防措施:喂食前检查食物及液体有无变质变味。注入食物前后要用温开水冲洗胃管。注入食物温度不可过低。防止注入速度过快。定期更换胃管。2、胃管脱出防措施:胃管固定要牢固,每日更换胶布。烦躁病人要约束好上肢,防止其拔出胃管。对于频繁恶心、呕吐的病人要及时止吐并抬高床头。定期检查胃管是否在胃。3、胃管堵塞防措施:置管前要充分润滑胃管,置管速度不宜过快。怀疑胃管有折叠可向外拉出少许,重新再插入。防止注入颗粒较大的渣类物质。注入食物前、后用温开水彻底冲洗胃管。4、误吸防措施:注入食物前检查胃管是否在胃。注入食物速度不可过快, 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