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2].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1165975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9.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2].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澄海区广益街道龙田小学 执教者 林燕珊【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41页内容及相关习题。【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比例的意义的深化和发展,是后面学习解比例知识的基础。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阶段学习比例初步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能运用比例的性质进行判断。2、通过观察思考、计算验证、交流讨论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主获取知识,全面参与教学活动。3、在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探索数学问题的乐趣。【重点难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2、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正确的组成比例。【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想、反思等数学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节课的教学紧紧围绕这一理念,先让学生自习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再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最后通过简炼的分层练习,深化比例的基本性质,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渗透验证、优化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比例的意义)什么叫做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3、),什么样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比值相等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4:5和8:103:5和4:6师:在比例里,每个数字都有名称,你们想知道吗?【设计意图:简单的问答,重温旧知并准确定位教学的起点,沟通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嫁接新知探究的支点。】二、新授1.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1)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自学第41页第一段并回答以下问题:什么叫做比例的项?什么叫比例的外项、内项?师:谁来把答案读出来。(指名回答)板书:2.4:1.6=60:40师:这道比例中,哪两个数是它的外项,那两个数是它的内项呢?让学生说出比例的四个项,并指出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4、.(师板书)师: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你能指出哪两项是它的外项,那两项是它的内项吗?(2.4和40仍然是外项,1.6和60仍然是内项)(板书分数形式)(2)指出下面两道比例的外项和内项。6:158:204522.5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师:我们来探究比例的各项还有什么联系和作用,拿起你们的学习卡,完成第一题。(1)计算下面比例中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的积,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2.4:1.6=60:4035(2)指名汇报2.440=96 1.660=962.440=1.660(我发现了:外项的积内项的积)师:第2小题是分数形式的比例,哪两个数的积是外项的积,哪两个数的积是内项的积呢?谁来说一

5、说。师:也就是说分数形式的比例,求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就是等号两边的项交叉相乘。315=45 59=45315=59(我发现了:外项的积内项的积)师:是不是在所有比例里都是外项的积内项的积呢?你能举一个例子,验证你的发现吗?独立完成学习卡第2题,再小组交流讨论。(指名回答)(3)汇报,归纳。小组汇报,归纳后师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揭示课题并板书)师:现在你们想到比例基本性质的作用了吗?(可以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我们又学习了一种方法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这种方法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齐读两次师:我们来玩对数,老师来说

6、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你们告诉我两个内项的积,我说两个内项的积,你们告诉我两个外项的积,看谁的反映最快。(4)师你们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这么快就知道外项或内项的积吗?(因为比例的基本性质)师: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个性质吗?完成学习卡第3题。提示:汇报:因为a:b=c:d所以ad=bc师:打开课本41面,把各概念划出来,例题补充完整,并把你们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基本性质的也记在课本上。【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自习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再通过学习卡每一道题,一步一步地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计算验证、交流讨论等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并知道还可以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意在让学生

7、体验自主获取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全面参与教学活动。】三、巩固(15)1、我会填。(1)= ( )( )=( )( )(2)0.8:1.2=4:6 ( )( )=( )( )你是根据2、判断。(1)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减去两个内项的积,差是0。( ) (2)18:30和5: 3可以组成比例。 ( ) (3)如果4X=3Y,(X和Y均不为0),那么4:X=3:Y。 ( ) (4)a:b4:2,则a4,b2 ( )3、完成P41“做一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1)6:3和8:5 (2)0.2:2.5和4:50(3):和: (4)1.2:和:5提示:先把两

8、个比看作能组成比例,再算比例的外项的积是否等于内项的积;格式跟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一样。【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巩固对比例基本性质的掌握,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促进所有学生都能在动静结合的练习过程中获得发展,不同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四、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1、P43练习八第5题。2、P43练习八第6题和第7题。板书设计:比例的基本性质内项2.4 :1.6 = 60 :40 = 外项 2.440=1.660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数学教学的实质是如何教会学生思维、自主探索、发现。在简单的问答中,让学生通过回忆已有知识,奠定新知识的起点;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让学生通过自习课本41面第一段内容,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第二部分提出问题“比例中各项之间有什么联系和作用”, 简单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学习卡每道题计算、观察比较、举例验证、交流讨论等学习方式,让学生的思维从先前的不知所向到最后的豁然明朗,从而总结出“比例的基本性质”。由于本班学生学习程度属于中层和中下层生较多,所以练习题难度不大;今后教学中,可以增加练习难度,使练习更有层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