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喜文的课题成果.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1143125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 页数:154 大小:3.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喜文的课题成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4页
秦喜文的课题成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4页
秦喜文的课题成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4页
秦喜文的课题成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4页
秦喜文的课题成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秦喜文的课题成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喜文的课题成果.doc(1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 农村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成果鉴定资料农村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濉溪县临涣中学2012年5月“农村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课 题 组课题组顾问: 张敬邻 李凯 刘勇 周杰 祝召利课题组总负责人: 秦喜文 课题组主要成员: 张云波 吴凤金 王瑞 陈玉玲 董红玲“农村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申请结题报告省课题规划办:“农村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系2009年批准立项的安徽省教育科研省级课题,项目编号JG09244,原计划2011年9月结题,但因为课题 难度大,涉及内容多,任务重而未能及时结题,敬请各位领导谅解。 现在经过课题

2、组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特申请结题为盼!安徽省临涣中学“农村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 课题组 2012年 5月目 录一、课题结题报告1二、附件:(一)课题立项申请书18(二)实施方案25(三)开题报告30(四)中期报告34(五)课题研究总结38(六)研究成果:1、课题研究论文462、社会实践活动及学生相关作文653、教学实践活动844、教育硕士毕业论文1005、临涣中学高中语文选修校本教材另附“农村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濉溪县临涣中学课题组 秦喜文“农村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是2009年10月经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核立项的,编号

3、为JG09244。根据安徽省科研课题管理办法要求,课题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并于2010年1月开题。在市教研室张敬邻老师的指导下,历经两年多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就课题做结题报告如下:一、选题的理论意义、实用价值: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教师选择多元的动态生成的语文课程形态和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由于国家课程注重统一性、基础性,缺乏灵活性,难以满足学生个体的不同需要。走向校本、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我们当前课程改革的大趋势。 充分开发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不仅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也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愉悦中主动学习,在实

4、践中探究学习,在学习中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使学生成为了解家乡、热爱家乡进而成为建设家乡的新生力量,使语文校本课程资源成为语文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的一座桥梁。同时,还可以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学会主动的创造性的利用课程资源,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创造性的开展多种语文学习,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我校地处具有千年历史的临涣古城,具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这里有象征临涣地区历史悠久的古城墙和护城河;这里远有陈胜吴广起义,近有淮海战役;这里是历史名人蹇叔、徐防、嵇康、桓伊的故里;这里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这里有优美的历史传说这些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是我校开发校本课程

5、源得天独厚的条件。而我校并没有开发出属于自己的比较实用的校本课程,致使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闲置与浪费。因而研究开发地方文化校本课程资源很有现实意义。本研究不仅对临涣中学的高中语文课程开发与实施具有重要作用,也将对其它农村高中的校本课程开发产生积极的借鉴意义。二、研究的实践意义(1)对于课堂教学的意义语文教学除了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学知识、发展语文能力之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美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社会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操。而传统的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工具性,忽视了人文教育。临涣本土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文化内涵,对其进行深入的挖掘,并引入到语文教学

6、中,就可以极大的丰富语文教学的内涵。这样,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力,更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达到语文教育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2)对于学生发展的意义丰富多彩的临涣地域文化,不拘一格的教育活动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逐步自主地掌握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临涣地区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就能够很大程度满足学生就近便利地参与生活实践的需求。例如,探访古迹,搜集民歌谚语,采集家乡名人等实践活动。这些语文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语文课程资源,在对这些资源进行收集、整理、体悟、鉴赏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掌握

7、运用语文的规律,提高语文应用的能力;可以在充满兴趣的语文学习中一改传统语文学习的枯燥性;可以给学生以生活和学习的启迪:“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会从生活中,从自己身边寻找语文学习的活水,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多思善想,学会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可以改变传统的课程观、知识观、学习观,同时拓宽学生的写作思维,提升其写作素养。(3)对于教师发展的意义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又是实施者。教师要完成校本课程开发的任务,就要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加强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教师对课程教材始终有自己的理解,在教学实施中按照自己的认识,对教材进行加工、制作、修改、整合与补充,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能使自己

8、的知识得到运用,经验得到升华,创新得到认可,不仅促进了自己专业的发展,也提高了自身的素质。(4)对于学校发展的意义学校特色是指学校的管理者与教育者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的需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所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个性,成效显著的办学理念和模式。创建学校特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呼唤和教育发展的趋势。校本课程农村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正体现了了这一教育改革理念,同时也充分利用了临涣地区得天独厚的本土资源,拓展了学校的办学空间,是学校办学特色的一个有力的支撑点。三、课题研究的依据及内容(一)新课程改革为开发课程资源提供了理论保障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课程

9、资源开发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课程开发形式的潮流,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知识经济的步伐加快,公众对于学校课程的关注更加强烈,新兴的课程议题不断涌现,这一切都需要学校及时作出反应,因而校本课程开发进一步得到各国重视,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我国,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课程资源开发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需求,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校本课程资源是这一轮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提出了国家、地方、学校对课程的三级管理。这个规定切实改变了学校、教师和学

10、生的传统地位,特别是提高了学校的地位,它使学校由以前的课程执行者变成了课程的开发者和管理者。在语文学科领域,课程资源开发同样成为课改的重头戏。2003年4月正式出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此也有重要的阐释:“高中语文课程应该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系统,并形成富有弹性的实施机制,以满足不同学校和学生的需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学校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按照具体条件和学生的需求,有选择的、创造性的设计和实施课程,开发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发展教师的教学个性和业务特长,根据时代的需要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由此看来,探讨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有着积极的理论和现实

11、意义。(二)临涣地区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为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提供了物质保障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各地区都蕴含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为此,要开发好本土的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必须对本地区的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挖掘和开发,充分认识到本土资源所蕴含的价值。 而我校所处的临涣地区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这都是我们开发课程资源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临涣地区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以本地区文化资源为基本出发点,从其丰富的地域文化中进行选择和开发。(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关键词及其界定语文课程资

12、源:包括语文教科书以及其他所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材料及辅助手段和设备。教科书是主要的语文课程资源,但并不是唯一的语文课程资源。要想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就必须在合理有效利用教科书外,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的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地方文化: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指人们的一种生存方式,从狭义而言,是指人们世代积累下来的智慧和生活方式,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曾经为文化下了一个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即是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风习以及其他作

13、为社会成员的人们所能够获得的包括一切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合型的整体地方文化则是指一定地域的文化,即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人群,所共同具有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的总的特征。地方文化不仅有总体文化,大文化的性质,而且有鲜明的地域特点,指当地的民间艺术、人文景观、旅游、美食、地方特产、民俗风情、自然资源等特别之处。地方文化资源包括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临涣地区物质文化丰富,有具有千年历史的古城墙和文昌宫,有绵延不绝的具有医学保健作用古泉水,还有体现中华民族悠久茶文化的千年江淮茶馆,以及见证临涣古城发展历程的城隍庙,更有对后代具有教育意义的名人墓碑和烈士陵园。所谓非物质文化资源,是指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

14、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它包括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口头传说等方面。这个概念是相对于物质文化资源而言的,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为目的。临涣地区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对于开发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很有价值。这些非物质文化包括临涣历史的变迁,临涣庙会文化,临涣茶文化,临涣饮食文化,临涣革命文化,临涣优美的历史传说,临涣方言文化,临涣名人文化等等。临涣地区还有充分体现广大人民智慧和经验的民间熟语。这些熟语也能给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生活启迪,是宝贵的精神文化。校本教材:利用本土丰厚的文化资源,充分挖掘与高中语文教学的联系,结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识素养,编写具有本土

15、特色的选修语文教材,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四、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本论题试图从课程资源的角度,挖掘安徽省淮北市临涣地区文化中课程资源的独特价值,并寻求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进行语文课程建设的策略与方法。本论题将对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开发和语文课程资源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临涣地区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此研究按以下思路进行: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访谈调查等方法系统了解并梳理临涣地区的特有文化资源;然课程资源如何编写校本课程教材及教学设计。本论题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一)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后研究开发临涣地区语文课程资源的文化内涵及应用价值,探讨依据这些语文文献资料,阅读有关论著,了解有关理论知识,了解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方法、途径,从中获得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的启发。(二)田野调查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