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爱莲说》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1112518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爱莲说》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爱莲说》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爱莲说》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爱莲说》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爱莲说》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爱莲说》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莲说 9 教学目标: 1托物言志的写法。 2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能够很好地生活在世上,是因为大自然为我们创设了一个美好的生活空间,它用神异之笔为我们渲染了一个清新的绿色世界,还不忘用万紫千红的花来点缀它。正因为有花,这个世界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所以,人们都非常爱花,并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比如大家熟悉的描写梅花的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描写牡丹的诗句“天下无双艳,人间第一香”,描写杏花的诗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可以说,描写花的诗句比比皆是。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却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爱

2、莲说(板书课题:爱莲说) 二、整体把握,感知语言 1. 教师范读,同时要求学生给生字注音,并标出难句。 2.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3. 任抽两名学生朗读课文,同时让其余学生注意纠正错误的字音、语气、语调、节奏等。 4. 全班齐读课文,并结合注解,疏通文意(字面意思)。 三、品味语言,领悟语感 思考:我们把课文读好了,理解课文就容易多了。作者如此爱莲,那么,莲花的可爱之处表现在哪里呢? 明确 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洁、质朴;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出了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远益清”的芳香;从风度方面写出了莲“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3、焉”的清高。 思考:作者如此深情地为莲花高唱赞歌,文章是不是仅仅写莲花呢? 明确 作者借莲花来写人。在社会大环境中,作者自喻自己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一样高洁质朴;作者自喻不与俗人为伍,以莲花的正直芳香的形象比拟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把莲花人格化,自喻自己刚直、庄重,大有如屈原所说“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高贵品质。 思考:作者借莲花来写人,而又直接在文中点出来,那这种写法叫什么?(明确:托物喻人)想一想,周敦颐身上具有哪些“莲花”的品格? 提示:学生活动,教师小结。 小结:大家说得棒极了。作者之所以能写出“出淤泥而不染”这样的千古名句,是和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息息相

4、关,更和他在这一特定的环境中保持的自身特性息息相关。周敦颐那笔笔传神、句句融情的文笔是不是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要写出有分量、有深度、有新意的文章,就不仅要贴近生活,有真实的经历,还要体现自身价值的鲜明的独特的个性。 思考:刚才,同学们已经把周敦颐为什么要借莲花来抒发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情感的原因阐述清楚了。下面同学们回顾一下,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请同学帮助解决。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篇文章的主体写的莲,为什么要写菊和牡丹? 提示 对比、衬托(正衬、反衬) 10 (2)为什么作者在第一段连用两个“独”字? 提示 第一、说明周敦颐和陶渊明一样,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第

5、二、作者赞同陶渊明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但不赞同陶渊明的隐居、逃避现实。连用两个“独”字,非常鲜明地阐述了自己还有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3)课文第一段和第二段前半部分均按“菊牡丹莲”的顺序写的,为什么文末却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呢? 提示 前半部分按“菊牡丹莲”的顺序,是为了突出作者对莲的喜爱;后文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写,是从褒贬的角度,说明凡是超凡脱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少,而趋势媚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多。把正面放在前写,最后用反面的反衬一下,更有独到之处;三句分别用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表述,特别是最后写牡丹时用了感叹号,更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四、实践语言,习得语感 1.

6、 读了爱莲说,我们仿照作者用莲花来寄托自己感情的托物言志的方法,用“我特喜欢”句式说一段话,所借之物不拘泥于花草树木。但要注意两点:第一,要注意内在联系;第二,要有新意。(学生活动,教师适时点评) 2.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正之风(比如说“央视”2013年4月20日晚播出的内江城管透视),我们作为中学生该怎么对待这些问题呢? (学生讨论,老师适时引导点评) 五、背诵积累,积淀语感 1. 延伸积累,师生补充有关描写“莲花”的诗句。 2.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六、结束语 课上,同学们想到了人、事、物、名言,如果稍加整理,就可成为一篇很有说服力的文章,为了使这篇课文进一步得到深化和运用,今天回家的作业就是写一篇托物言志的小散文。希望同学们在欣赏莲花的“亭亭净植”同时,别忘了“出淤泥而不染”所带给我们的深刻的启示。 七、 作业:流利地背诵两文,准备默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