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池上》教案.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1096204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语文《池上》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池上》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池上》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池上》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池上》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语文《池上》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语文《池上》教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小学资料欢迎下载(word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池上教案【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池上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池上教案一、积累引入,以旧带新。1、师:初夏时节,池塘里的荷花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让人想起诗人杨万里的名作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说到池塘、荷花,你们还想到哪些诗句呢?2、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3、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

2、日池塘里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板书诗题:池上理解题目含义。4、简介作者白居易。1学生汇报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2教师小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他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设计意图:由诗人杨万里的小池巧妙的为本课进行铺垫,以旧带新,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搜集关于诗人的生平和关于荷花的诗句,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

3、、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2、检查初读情况。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读准后鼻音:撑、艇、萍;指导艇字的写法及结构。学习新词:浮萍,白莲,踪迹,理解词义,练习书写。2齐读古诗。3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儿。一个小孩偷采白莲。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1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2小组内逐句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设计意图:课标要求第二学段的学生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

4、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本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艇、浮萍、踪、不解的含义,联系上下文理解古诗的意思,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1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起学生对荷花池和娇嫩莲蓬的向往之情。2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学生畅谈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莲图。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莲蓬,而不经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撑船去采池中莲蓬。让学生为小娃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淘气的感觉。朗读前两

5、句,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偷,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设计意图: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通过学生亲身想象偷采白莲儿童的心里,使作者情,学生情,诗中情水乳交融,激发共鸣。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1、学生带着理解,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

6、式诵读古诗。3、熟读成诵。设计意图:课标要求第二学段的学生要能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通过熟读成诵,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五、布置作业,稳固练习。1、背诵课文。2、默写池上。3、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池上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3、理解诗句的内容,现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的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二、教学重点: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三、教学难点:在理

7、解的根底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真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匿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四、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激趣:让学生把课堂中或课外学到的而且会背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听,大家一起分享。2、导入: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新的古诗。这就是池上。板书课题3、简介作者诗歌的作者是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他是我国唐代有名诗人。他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1、布置初学。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初步感知,了解大意。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大意。看一看观察课本插图,图文对照,揣摩诗意。说一说用自

8、己的话说诗句大意、诗句之美。写一写写出诗意美的感受。2、巡视指导。3、检查自学。解字词撑:用篙抵住水底使船行进。艇:比拟轻便的船。诗中指的是小船。解:懂得、明白。藏:隐藏、藏匿。浮萍: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在河渠、池塘中,叶子扁平,椭圆形或倒卵形,外表绿色,反面紫红色,叶子的下面生须根,花白色。也叫紫萍或水草。懂诗句明大意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蓬回来赏玩。他还不懂得该怎样去隐藏自己不被人发现,那小船轻轻划过,荡开了池面上的浮萍,留下了一条清清楚楚的水路。设计理念: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中理解、通过读来感悟诗的意境。三品读感悟,欣赏诗美。1、读诗学生练读。评价指点:朗读要欢快,抒情

9、,要读出小娃的淘气、天真。有感情朗读2、说诗提出问题。读了这首诗,你的感受和体验最深的是什么?愿意把学习成果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吗?学生练说。教师引导指点。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等。诗歌描写了一位天真机灵、淘气可爱的小娃形象,通过他的动作、细节,表现了纯真美好的童趣。3、写感受提出问题。写下自己对诗的感受和理解,要求有自己的体会。一两句也行/交流评价。设计理念: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我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在读中产生独特体验和感悟,在合作中加深自己的理解,在交流中阐述自己的见解。读、说、想、写贯穿整个环节。四读背体会,总结全诗在熟练朗读的根底上背诵,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古诗的

10、美。设计理念:古诗要能熟读成诵。五布置作业1、背诵池上,并默写。2、用自己的话把诗的大意写出来。3、发挥想象力,为池上配上一副画。【篇三】小学一年级语文池上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古人的读书方式吟诵。2、了解吟诵的简单规那么:平长仄短、依字行腔。3、能正确标出平声、仄声、入声的吟诵符号,并按照规那么吟诵古诗。教学重难点:了解吟诵的根本规那么,能正确标出平声、仄声、入声的吟诵符号,按照规那么吟诵古诗。教学媒体:课件、吟诵音频、视频教学过程:一、比照朗读,引入吟诵之门1、出示古诗池上。师:孩子们,老师这里有一首你们一年级的时候学过的诗,谁能用你认为最美的声音来读一下。点2名同学展示朗读。2、师:这两

11、个同学读得真美呀,听你们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一池鲜艳的荷花,还有一个顽皮的小孩,老师也忍不住想来读一读,你们愿意给老师这个时机吗?师展示吟诵3、师:你们觉得张老师读的与刚刚两位同学读的有什么不同吗?有停顿、有拖延是的,这就是古人读书的方式,今天我们把它叫做吟诵。二、寻找钥匙,翻开吟诵之门1、了解吟诵的根本规那么依字行腔师:孩子们,你们想知道老师刚刚的读法和我们平时的读法为什么不一样吗?想那是因为,在这些普普通通的文字的读音中藏着许多秘密,而老师这里有一把开启声音秘密的钥匙,你们想不想要?这把钥匙的名字叫做依字行腔。1什么叫做依字行腔?就是按照字本来的读音来读。声调向上,就往上读;声调向下,就往下

12、读;声调平的,就平着读;声调拐弯,就拐着弯读。2师:有人说,汉字的声调就是最美的乐谱。所以,我们在座的各位小朋友都是小小的音乐家。不信,咱们来试试?3出示春天春阳春水春树,示范依字行腔,点名展示。再示范读凉姜凉姜中心学校凉姜中心学校欢送你。4名字也可以这样读李白白居易张居先。同桌之间吟诵名字。5瞧,有了依字行腔这把钥匙,是不是能把我们普通的文字变得像歌曲一样美美的。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地美美地吟一吟池上这首诗。6指名吟诵。师生吟诵。2、了解吟诵的规那么平长仄短师:同学们,吟诵就是这么简单,但是要读出古诗文的韵味,仅仅有依字行腔这把钥匙是远远不够的。老师这里有第二把钥匙,第二把钥匙的名字叫做平仄板

13、书:平仄,领读平仄。1刚刚老师在吟诵时,就是根据平长仄短的规那么来诵的。什么是平仄?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仄声,它们属于古时候的声调。古今声调是相通的。我们今天的普通话中有四个声调一声,二声,三声,四声,普通话中的一、二声相当于古时候的平声,需要读长;三、四声相当于古时候的仄声,需要读短。师吟诵:小娃撑小艇。学生跟读2除了平声、仄声,还有非常特别的一类字叫入声字,不管它声调是什么都要读短,比仄声还要短。而诗句末尾押韵的字要读得长,比平声更长。师吟诵:偷采白莲回。学生跟读3认识吟诵符号。师:为了方便同学们吟诵,老师用一些吟诵符号为池上做了标注。平声用一短横;韵字用一长横;仄声用一短竖;短竖加点表示入声。4指导吟诵。师:有了平长仄短这把钥匙,我们的吟诵就更韵味啦,哪位同学愿意来为大家吟诵一下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3、指名吟诵池上。4、你听出了什么?学生谈感受你们看,我们读到的所有美妙绝伦的诗文,都是诗人这样且行且吟创作出来的,所以古诗文不仅仅是纸上的文字,更是声音的文学。同学们,想不想学习这样有腔有调地吟诵这首池上呢?让我们在音乐中吟诵起这首配合音乐,设计吟诵。三、拓展延伸,感受吟诵之美师:我们用两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汉字声音的秘密之门,推门而入,我们看到了汉字的另一种美,感受着诗文曼妙的韵律,透过声音走近诗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