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十一五”生态建设及林业发展专项规划.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1080024 上传时间:2024-03-2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十一五”生态建设及林业发展专项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贵州省“十一五”生态建设及林业发展专项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贵州省“十一五”生态建设及林业发展专项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贵州省“十一五”生态建设及林业发展专项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贵州省“十一五”生态建设及林业发展专项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十一五”生态建设及林业发展专项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十一五”生态建设及林业发展专项规划.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十一五”生态建设及林业发展专项规划前 言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打造绿色贵州,建设“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稳定提高林分质量,确保森林覆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是实施省委省政府提出生态立省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贵州林业抢抓机遇,谋求新发展,再创新业绩的一项战略措施。这对建设以森林植被恢复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优化人居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协调、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十五”期间,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决定精神,对我省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十分重视,确定了生态立省战略,相继制定出台了加快我省生态

2、建设和林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完成生态功能区划,相继实施了林业“六大”重点工程建设, “两江”生态屏障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林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现。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努力实现林业又快又好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省委九届五次会议提出的生态立省战略部署,国家林业局林业发展“十一五”和中长期规划,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相关林业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划。本规划重点明确了规划期内生态建设及林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发展目标、总体布局、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及保障措施。一、“十

3、五”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情况(一)主要成绩和做法“十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委和国家林业局的关心、支持、帮助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省各族人民群众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真抓实干,奋力拼搏,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的各项任务,生态建设、林业改革、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突出体现在:1、生态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十五”期间,全省上下抢抓机遇,把林业六大工程作为加快贵州生态体系建设,推动贵州林业又快又好发展,确保森林覆盖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的主战场,举全局之力认真实施。五年来,累计完成营造林3753万亩,其中林业工程完成营造林2965万亩(人工造林1980万亩、封

4、山育林985万亩),森林面积从“九五”末的8100万亩增加到92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从30.83%提高到34.9%,“两江”生态屏障框架初步形成。水土保持建设稳步推进,全省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845平方公里,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24200平方公里,使我省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林草植被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平均土地侵蚀模数大幅度下降,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退耕还林监测数据显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由退耕还林前的3324.9吨/平方公里年减少到739吨/平方公里年。2、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十五”期间,我省在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中,始终把林业结构调整与地方经济发展、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

5、,大力推进林草、林果、林药、林竹、林茶结合的多种造林模式。“十五”期间共完成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215万亩,特色经济林62万亩,苗木花卉9.3万亩,新建自然保护区46个,累计达到102个。新建森林公园43个,累计达到50个。2005年全省人造板生产能力达到72万立方米,林业总产值达到98亿多元,比2000年增长3倍。3、改革开放力度明显增强。“十五”期间,我省把坚持改革开放作为促进林业又快又好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大国有森工企业、场圃的改革、改制力度,按照专业化协作和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大力发展股份制林业企业;配合天保工程实施,做好国有森工企业、场圃富余职工分流安置工作,解决林业债务和社会保障问题。积

6、极推进林业分类经营改革、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和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改革,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积极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取消对林农和其他林业生产经营者不合法、不合理收费项目。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林业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十五”期间,累计引进国际合作项目10个,总投资3.23亿元,其中国外投资1.8亿元,有力推进了我省林业发展。4、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增加林农收入。在实施林业六大工程、生态建设项目、水土水保等工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从林业跨越式发展中得到实惠。在解决长期困扰林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方面,取得了突破

7、性进展。根据退耕还林10个监测县100个退耕还林农户的3年追踪调查,平均每人每年增加纯收入952元,走上了一条生态改善、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三赢”的路子。免除52个国有森工企业金融机构贷款18075万元和世行贷款3977万元;珠江流域18个县累计得到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6100万元,国有林场和森工企业职工收入从2000年的5810元提高到2005年的10115元。新建沼气池64万口。5、大力实施科技兴林战略。“十五”期间,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林科院签定林业科技全面合作协议,聘请省外4位院士和资深专家任顾问,围绕适合我省的速生优良用材树种和名、特、优、新经济林树种的筛选、育苗、栽培、利用技

8、术,石漠化地区和干热河谷困难立地的植被恢复技术,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重点、难点问题,组织省内外林业科研、院校技术力量进行科技攻关。林业科学研究、林业技术开发和推广体系,林业标准化、林业重点工程效益监测网络建设步伐加快,林业科技体制改革有新的突破,科技咨询服务、技术培训、技术推广活动不断深入。林业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不断扩大,科学技术对林业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6、林业建设组织管理力度显著增强。省委、省政府对林业工作高度重视,提出了“生态立省”的战略目标。省、地、县三级政府层层落实林业重点工程建设质量和森林资源保护目标责任制,全省把1485个乡镇林业站理顺为县林业主管部门管理。县级以上领导办示

9、范点743个,面积75.8万亩,发挥了样板的辐射带动效益,为林业生态建设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引导示范作用。(二)存在的问题1、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林分质量不高。我省的生态区位重要,但生态环境脆弱,森林资源总量不足,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为2.4亩,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1。从森林资源的区域分布上看,省内森林覆盖率呈东高西低的特点,东部地区森林覆盖率在40以上,最高的榕江县达到68。西部的毕节地区、安顺市、黔西南州大部分县市森林覆盖率不足30,且林种结构,树种结构不合理。2、水土流失、土地石漠化问题较为突出。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已达7.3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1.5。南北盘江和乌江

10、流域石漠化严重地段的水土流失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据监测,全省岩溶地貌面积12.5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1%.轻度以上石漠化面积3.2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8.4。石漠化的危害正威胁着我省相当大部分地区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条件。3、有的地方和单位生态意识淡薄落后,小型矿山乱开乱挖时有发生,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率低,地方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4、农村能源消耗结构不合理,生态保护与农村薪材需求矛盾突出。我省虽然煤炭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分布不均,交通不便、林区群众贫困面大,缺乏购买煤、电能源的支付能力等原因,全省60以上的农户仍然以薪柴、秸秆为生活能源。5、林业产业发展水平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11、需求不适应,突出表现在:林地经营利用效率不高,后备用材资源匮乏,特色林产品原料基地建设严重滞后,供给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林产工业规模小,产品单一,附加值低。6、林业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尚未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林木林地产权管理制度不顺,产权流转不畅,商品林采伐管理政策不合理,林业科技支撑能力弱,林业投资渠道单一,融资渠道不畅。二、发展环境条件分析(一)有利条件1、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方面广泛关注生态和“三农”问题。尤其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建立生

12、态补偿机制等一系列方针政策为我省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和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及政策环境。2、经过“十五”期间大规模的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林业部门积累了实施生态建设和发展林业产业的宝贵经验,锻炼和造就了一批具有一定工程管理能力和技术指导能力的林业干部队伍。林业种苗生产能力和森林保护等林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具备了加快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基地建设的物质技术条件。3、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广阔的林地资源,丰富的原生植被是我省林业发展的良好基础。社会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是林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全社会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二)不利因素1、生态治理难度加大。目前需要造

13、林绿化的地段多位于高山区、远山区、深山区,土层瘠薄,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群众贫困面大,贫困度深的地方,人口、生态、经济矛盾突出。加之贵州地方财力困难,因此,生态治理的难度远比“十五”期间大。2、基层林业科技力量不足,群众林业科技文化知识缺乏,林业科技人员培训和林业适用技术推广任务繁重。3、林业改革任务艰巨。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加上地方经济财力薄弱,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国有森工企业、林场苗圃改革改制都将面临思想观念转变、职工生活基本保障、结构调整项目投入等矛盾和困难。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

14、,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省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继续认真实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努力构建生态功能完备的省内“两江”生态体系;以特色林产品基地建设,速生丰产后备用材林基地建设和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为重点,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林业资源优化配置;以建立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为核心,配套推进林地林权管理制度改革、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改革和林业费金制度改革,创新林业发展模式,增强林业发展的活力;建立林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提高林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林业增长方式转变,提高林业发展质量,努力把我省林业推向又快又好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生态立省”战略目标而奋斗。

15、(二)基本原则1、坚持全省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2、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生态效益优先。3、坚持生态建设和保护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从人工建设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4、坚持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森林资源。5、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实行林业分类经营和管理。6、坚持尊重自然和经济规律,因地制宜,乔灌草合理配置,城乡林业协调发展。7、坚持依法治林、科教兴林和人才强林,积极推进林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三)发展目标我省“十一五”生态建设及林业发展的主要目标:1、通过大力实施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草)、天然林保护、珠江防护林、水土保持、自然生态修复、自然保护

16、区建设、城镇绿化和绿色通道建设等工程,到2010年,初步建成因害设防、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省内“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0以上,县城以上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4%以上,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率达到40%以上,初步遏制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扩大趋势,重点区域和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2、通过生态功能区划分和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合理区划界定公益林,加快公益林建设,使全省公益林面积达到4000万亩(约全省人均1亩)。对大型重化工企业聚集区,中心城市和城镇周边地区,人均公益林达到1.5亩;3、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特色经济林、后备用材速丰林、薪炭林等商品林基地建设。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加快发展人造板和特色林产品加工业,努力带动林区群众增收;积极发展以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森林旅游服务业,使我省林业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