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作业--教学设计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培作业--教学设计2.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培作业-教学设计2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教师:潘晓龙单位:南陵县许镇镇马仁完小课题:16桥 教材内容分析桥这篇课文,作者以精练、干脆的语言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感悟的能力,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我阅读,理解文章中的内容,但是文中发生的事情与学生生活实际有点脱离,文中所蕴含的情味、思想内容却不容易为学生所理解、接受。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让学生读,层层深入,注意
2、感情的策略,受到情感熏陶,体会文中人物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设计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不应该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根据阅读教学“以读为本,以读促悟”这一要求,在教学设计中我尝试抓重点词句让学生充分地读,层层深入地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进行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设计特色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本,以读书为主,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主读”,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设计目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内容。(3)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
3、点。2.过程与方法。(1)通过重点词句的赏析,感受人物的情怀。(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人物形象。(3)启发想象,理解人物的内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中人物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三、教具准备1.洪灾的录像资料及抗洪抢险纪实片段。2.抗洪歌曲为了谁。3.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课时两课时五、各课时教学要求第一课时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梗概。3.感受洪水之大及当时的场面。第二课时
4、1.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老汉伟岸的形象与不朽的精神。2.学习课文独特的表达方式。教学设计流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都见过桥,谁来说说你见过的桥是什么样子?(板书:16桥)齐声读课题。2.以前我们学过有关“桥”的课文都有哪几篇?这些课文中的桥又是什么意思呢?3.今天,我们来学习桥这篇课文,看看这里的“桥”又是指什么呢?这篇课文又会写什么内容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快速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再次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遇见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式自己解决,也可以向学习伙伴请教。3.检查生字词认读和课文朗读
5、情况,对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导。三、细读课文,感受险情,体会情境。(一)品悟山洪之凶猛。1.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描写洪水凶猛的句子,再用心读一读,想一想,你从中感受到什么?2.汇报交流谈体会,感情朗读促感悟。(课件出示句子)(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a、抓住“像泼”、“像倒”谈感受。b、指导朗读。(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a、理解“咆哮”是什么意思?山洪是怎么咆哮的?什么是“势不可当”,说明了什么?b、比较“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c、指导读出洪水的凶猛。(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a、“跳
6、舞”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b、指导朗读。(4)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a、读着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b、指导朗读。c、说话练习。播放洪灾的录像资料,结合课文内容,你能说说这样的险情吗?(二)品悟人们之恐慌。1.轻声读文,思考面对洪水时人们的反应怎样。2.你能想象出男女老少惊惶失措的样子吗?3.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4.讨论:如果大家就这样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会是怎样的后果?5.小结:是啊,在这紧急的关头,大家争先恐后地全拥向窄窄的木桥,后果是多么可怕啊!是谁救了乡亲们呢?这个人怎么做的呢?下节课继续学习。四、朗读课文。五
7、、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第二课时一、情境导入1.播放洪水画面,再出示描写洪水的句子,齐声读句子。2.在这洪水面前,是谁救了乡亲们?他又是怎么做的?二、研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1.想一想,课文中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画出描写老汉的有关句子,在旁边做上批注。2.仔细读这些句子,然后再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互相补充完善。3.交流感悟,指导朗读。(1)出示句子“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a、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b、老汉真是“一座山”吗?为什么?c、联系上下文,理解“拥戴”。老汉为什么会受到村民的“拥戴”呢?想象老支书为民着想的事例。d、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8、(2)出示句子: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a、划出动词,说说这些动词写出了什么?b、指导感情朗读,读出老汉的凶。c、这个小伙子是谁?d、老汉明知他是自己的儿子,他为什么还要把小伙子排到最后面去?e、你认为这是怎样的老汉?f、有感情地朗读句子。(3)出示句子:“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a、如果老汉能喊,要喊什么?b、既然老汉这么爱自己的儿子,为什么要把他从队伍中拉出来呢?c、有感情地朗读句子。(4)选择文中令你最感动的句子,指名有感情地朗读。三、启发想象,体验感悟。1.师配乐激情朗读最后四个自然段。2
9、.想象说话。(1)祭奠时,老太太在坟头前说些什么呢?(2)此时此刻,假如你就在老支书的坟前,你又怎么赞颂这位老共产党员呢?四、研读课文,学习写法。1.再读课文,看一看作者在表达上有哪些特点,比一比谁发现得多。2.小组合作探究。3.各小组推荐代表汇报本组“新发现”。4.教师围绕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归纳总结。a、作者为什么要到结尾才点明“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你认为这样的安排结构有什么好处?b、文中多处描写了大雨和洪水,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c、这篇课文很多句子很有特点,你发现了什么?这样写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五、总结全文,探究“桥”的含义。课文中留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老汉的形象,为什么却用“桥”为题?六、拓展延伸,颂人间真情。这座桥是党员老支书用血肉之躯架起的生命桥,是老支书舍生忘死架起的党与群众连心桥。像老支书这样的人还很多。(播放抗洪抢险纪实片段,看抗洪英雄照片。)请你们课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下你对英雄的赞美与哀思,对英雄家人的宽慰吧!播放抗洪歌曲为了谁。板书设计:16桥洪水(势不可当)老汉-人们桥窄(党员排后) 揪出小伙子 (不朽的生命桥)16.桥作者:潘晓龙性别:女职称:小学一级学历:本科学校:南陵县许镇镇仙坊完小通迅地址:芜湖市南陵县许镇镇仙坊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