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柳笛和榆钱1.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1067147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 柳笛和榆钱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3. 柳笛和榆钱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3. 柳笛和榆钱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3. 柳笛和榆钱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 柳笛和榆钱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 柳笛和榆钱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柳笛和榆钱教学设计教师陈燕学生 三年授课时间2017.5.22课题柳笛和榆钱课型新授课学 科语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要认的8个字,理解词语的意思。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指导学生用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自主学习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重点 读准字音,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难点理清课文结构,了解课文写作的方法。方法小组合作教具ppt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导入 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我们课本中也有一群孩子,他们的童年生活因为有了春日里柳树和榆树的陪

2、伴而充满乐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加入到这群快乐的孩子当中,一起来学习第4课柳笛和榆钱。(课件1:出示课题)请跟老师一起写好这几个字。注意“柳”字的写法。齐读课题。二、学习课文1、读完这个题目,同学们对什么最感兴趣,最想知道什么?2、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听老师读这篇课文。把书翻到第10页。注意听准字音,模仿老师的语气。(播放音乐)(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听读课文。2、自读课文。听完老师读,同学们是不是也很想自己读一读,去学习这篇课文。在读之前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希望对你们的学习有帮助。(出示课件:如何学习略读课文)如何学习略读课文:初读,了解大意自学生字;提出不懂问题带着问题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解决不懂问题;感悟重点语句积累好词佳句。请同学们试着按这几个步骤开始学习课文吧。 先从自由读课文开始吧。 3、汇报生字。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接下来老师想考考大家,给同学们安排了3个闯关任务。下面我们进入第一关。(课件:闯关任务 第一关 出示生字词)领读(男女老师各一名) 小组交替读 开火车读 有没有不理解的词?借助拼音读准生字音,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榆树 沐浴 拧一拧 略略 呈现 奉献 混合 遮蔽 温驯 披散 齐整 浑厚 晶莹 这些会认字同学们掌握的不错,下面老师从课文中找了几个词想考考大家,哪一个小组愿意接受挑战。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4、分段读课文。生字同

4、学们掌握的不错,如果把它们放到课文中,你能有感情的把它们读出来吗?下面老师邀请4名同学来当播音员到前面来为大家播音。 5、学生简单评价(二)学习23自然段1、第二关 (课件:想一想:柳笛和榆钱给孩子们带来哪些快乐?)。2、下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默读课文2-4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相关的句子,在旁边写一写你的想法。再和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3、生汇报。 做柳笛 同学们有自己亲手做过玩具吗?和买来的玩具玩的时候心情有什么不同? 下面老师想请一个同学到前面来教大家做做柳笛。师指导朗读。怎么能读出这种快乐呢?(注意句中几个动词要重读,“温驯”要读得轻快,愉悦一些)男生、女生各读一遍。(2)柳笛的声音做柳

5、笛的乐趣妙不可言,柳笛还能给孩子们带来哪些乐趣?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柳笛的声音。(课件播放柳笛声)文中怎么描述的?“像牛吼,雏鸡叫。(课件出示这句话“粗笛声音浑厚”)在我们心目中笛声应该是悠扬的,婉转,而柳笛的声音并没有我们期待的那么动听。为什孩子们还玩得这么高兴?学生汇报每做好一管柳笛可能吹出意想不到的声音,或牛吼、或鸡叫、或鸟鸣,甚至是一些怪声。做好一管柳笛孩子们就会好奇它的声音,迫不及待的吹响。于是大家吹着,闹着,笑成一片。不知不觉中手也绿了、嘴唇也变成了了绿色。让我们也参与到这快乐到中,把2-3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三)学习第4自然段 1、 找到柳笛带来的快乐,那么榆钱又会给孩子们带来哪

6、些乐趣呢?(课件:图片)2、指导朗读。刚才听了同学们的想法,老师对一个词念念不忘入口欲化。提到什么食物会有相同的感受?(课件:各种美食)老师看到有些同学只咽口水。别着急,慢慢感受,(出示课件:第一片如果入口欲化,第二片一定稍稍提醒你仔细咀嚼。第三第四片呢,你能尝到露水与榆钱混合后的甜美,尝到土地的芬芳。)学生有感情朗读。 3、尝到泥土芬芳?泥土真的能散发清香?为什么这样写? 这种情感就是爱家乡,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因为吃榆钱带来的这种快乐是无与伦比的,作者追忆童年往事的时候也勾起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一切在作者的记忆中都是那么美好,泥土似乎都带着香味。学到这里,我们既感受到了作者对童年时光

7、的怀念,又感受到了他对自己家乡的热爱。板书:怀念童年 热爱家乡 4、“榆钱是榆树的奉献”,那么谁有养育了榆树呢?除了滋养榆树,还养育了谁?从土地的芬芳中我们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5、指导朗读再读这句话,前面读出榆钱的甜美可口,最后要读出对故乡的一片深情。 (四)学习第1自然段1、第1自然段在文中的起到什么作用呢?(课件:第1自然段) “披散、沐浴、探出”这几个动词写得着实可爱。是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让我们一起读出柳树的秀美,榆树的俏皮。2、短短两句话就足以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柳树和榆树的喜爱。那么对孕育它们的土地故乡呢?那就爱得更深沉了。这一遍让我们把隐藏在字里行间这种

8、热爱故乡之情大声的读出来吧! 3、提问:第一自然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总领全文。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4、谁来说说这篇文章的结构? (文章结构:总分 ) 三、总结同学们,课文学到这你们一定积累不少好的词语和句子,从中学到了一些写作的方法。比如想要把动手做某事的过程写清楚一连串的动词是必不可少的。想把一种好吃的食物写的让人垂涎三尺不仅要从视觉入手,写清楚它的样子,其中味觉的感受也是不可或缺的。我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感受到文中柳笛和榆钱带给孩子们的快乐。体会到作者对美好童年的回忆,对家乡的热爱。老师也希望同学们享受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会游戏,会学习,会生活,愿快乐常常洋溢在你们的脸上。四

9、、布置作业1、写一写自己最喜欢玩的一种游戏。2、诵读高洪波的儿童诗我想。齐读课题,围绕课题质疑听范读,谈感受学生自由读课文学习词语、生字。学生汇报对词语的理解。画句子后再交流。谈感受体会“我”做柳笛的乐趣。听声音,体会作者写法的精妙。激趣导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为更好的进入情境打下基础。 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尊重他们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会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带着问题初读,是培养学生自学的方法之一。 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每个孩子在阅读中都会有独到的理解和感悟,通过交流讨论,丰富了个性探究所得。 通过图片学生加深对“入口欲化”的理解。进而体会“我”品尝榆钱的乐趣 。抓住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板书设计: 柳笛和榆钱 作者:高洪波 做柳笛 动作吹柳笛 声音吃榆钱 形状和味道怀念童年热爱家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