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 2013届高三七校联考.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1032274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江市 2013届高三七校联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江市 2013届高三七校联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江市 2013届高三七校联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江市 2013届高三七校联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江市 2013届高三七校联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江市 2013届高三七校联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江市 2013届高三七校联考.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6. (2013.江西九江七校联考)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卷十六中提出“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之弗贵,而积粟者闭籴,则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之勿贱,而怀金者不雠,则愈益其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A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的流通 B. 实行农商并举的惠民经济政策C. 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 D. 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的负担27. (2013.江西九江七校联考)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对清代三百年学术思潮概括为“以复古为解放”。“第一步,复宋之古,对于王学而得解放。第二步,复汉唐之古,对于程朱而得解放。第三步,复西汉之古,对于许郑而得解放。第四步,复先秦之古,对于一切传注而得解放。”材

2、料表明( )A清代学术研究缺乏明确的方向 B. 对传统学术的整理和反思有利于思想进步C. 清代学术思想由复古而停滞不前 D. 清代崇古思想盛行不利于现实问题的解决28. (2013.江西九江七校联考) 1853年5月21日伦敦一家大茶叶公司的一段通信中写道:“上海的恐慌据报道达到了极点。黄金因人们抢购贮藏而价格上涨25%以上,白银现已不见,以致英国轮船向中国交纳关税所需用的白银都根本弄不到每年在这个时候都已开始签订新茶收购合同。可是现在人们不讲别的问题,只讲如何保护生命财产,一切交易都陷于停顿。”材料中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英国经济危机制约了中英贸易 B. 李秀成率领太平军大举进攻

3、上海C. 太平天国运动引起了社会动荡 D. 英法美在上海展开租界争夺大战29. (2013.江西九江七校联考) 1958年4月11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工业企业下放的几项规定,提出国务院各主管部门所管理的企业除极少数特殊重要的企业外,一律下放给地方政府管理。中央直属企业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产值的比重大大下降。其意图是( ) A建立起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 B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探索增强企业活力 C在全国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D进一步加强政府对企业的计划管理权30. (2013.江西九江七校联考)二战后,在世界各地迅速生根开花的和平学认为:和解是一个进程,是指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人们创造性地实现了冲突的

4、转换。和平、真相、正义、宽恕是和解的核心要素,和解是上述四方面相结合的过程。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是中日和解的重要里程碑。中日双方和解最重要的基础是( )A. 日本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 B. 日本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C. 日本对侵华战争深刻反省 D. 日本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31. (2013.江西九江七校联考)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这反映出罗马法的法制理念是( )A. 人文主义 B. 实用主义 C. 适用主义

5、 D. 自由主义32. (2013.江西九江七校联考)俄国史载,20世纪20年代,“社会主义商店”虽然享有政府的优惠待遇和较低价格但常被人认为“不如私人商店”。因为私人商店一般能提供更快捷、更舒适的服务和较好的质量、较多的品种。这表明( ) A新经济政策削弱了无产阶级专政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市场竞争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日益显现 D经济状况的恶化催生了新经济政策33. (2013.江西九江七校联考)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第一部农业调整法规定:通过同生产者签订和对参与播种面积控制计划的农场给以直接补贴方法,使农场主自愿减少农产品播种面积。1938年又通过新的农业调整法规定:“由新成立的

6、商品信贷公司以略低于19091914年“平价”的价格标准向农民贷款;如果农产品价格下跌至低于政府定价,则农民可以在市场上出售剩余农产品以归还政府贷款。”以上法令表明美国政府( )A持续推动缩减农业生产规模 B着手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C对农业调整方向发生了新的变化 D认识到稳定农业的重要性34. (2013.江西九江七校联考)二战后,捷克斯洛伐克贝奈斯总统的民主联盟曾被视为东西方之间可能的桥梁,但在预定举行大选中将面临失败的共产党人在1948年2月夺取了政权。从当时国际环境看,这一变化反映出的是( )A美苏两国关系的日趋紧张 B两极格局的形成导致国际形势紧张C“冷战”形成导致欧洲的分裂 D马歇尔计

7、划激化了欧洲国家内部矛盾35. (2013.江西九江七校联考)下表说明( )19651995年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百分比)年份发达国家间贸易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发展中国家间贸易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590621466448508553470325306384390353334377383372909096141A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没有根本改变B发达国家主导国际贸易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C贸易失衡激化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矛盾D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大大推动了国际贸易发展40.(25分)(2013.江西九江七校联考)“什么是世界史?”这一看似简单

8、的问题,人们却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主要记述希波战争希腊人的胜利,但涉及地中海及以外广大地区,这是希腊人已知的世界史。司马迁所著史记,主体是中国,但涉及范围几乎是亚欧大陆的一半,这是中国人已知的世界史。 吴于廑世界史总序材料二 从十八世纪启蒙时代起,(世界)历史研究注重国别史(将世界各国历史汇编成世界史),而不注重人类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材料三 “(世界)历史自身是复杂众多的统一整体,它的各部分互相联系着,互相依靠着,互相制约着”。“我们不能把国别史之和看成世界史。” 周谷城材料四 学术上的苏联话语和中国政治上的革命话语相结合,决定了

9、我国20世纪6070年代的世界史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主题和特征:各国各时期的革命史、资本主义殖民侵略史、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等成为世界历史研究的主要领域。刘新成、刘文明中国的世界史研究六十年(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希腊人和中国人在对“世界史”认识上的共同特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认识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古代的“世界史”相比,18世纪人们对“世界史”的认识有何发展?概述发展的原因。(8分)(3)材料三反映了何种史观?请结合二战后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发展情况论述为什么“我们不能把国别史之和看成世界史”?(4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

10、合所学知识,20世纪6070年代中国的世界史研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请分别用材料三的史观和材料四的史观阐述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5分)40.(25分)(1)特点:以本国(或本地区)文明为中心;(2分)都是局部世界(或已知世界)。(2分)原因:当时的希腊和中国分别是东西方文明的中心;当时人们认识历史的局限性;当时全世界还处于隔绝状态,未形成整体(4分,答出两点即可)(2)发展:空间范围更广;注重国别史而非人类史;体现了国与国的平等;民族国家意识兴起(或民族主义的兴起)。(4分,答出两点即可)原因:新航路的开辟;启蒙思想宣传平等观念;宣扬民族主义。(4分,答出两点即可)(3)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

11、)。(1分) 论述:政治:国际政治制度化、法制化,联系更加紧密。(1分)经济:经济全球化(区域化、集团化)。(1分)科技:交通、通讯、互联网技术进步,联系加强。(1分)(4)指导思想:以阶级斗争为纲(或革命史观)。(1分) 整体史观: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2分)革命史观: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2分)41.(12分)(2013.江西九江七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大家对新文化运动的诠释总有着各种不同的话语。其中“文艺复兴

12、”说甚为流行。蔡元培于1930年在中山文化教育季刊 创刊号上发表的文章中写道:“因而观察我国的文化运动,也可以用欧洲的文艺复兴作一种参证”。但通过对“文艺复兴”说进行追根求源,并将新文化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在产生、发展、价值取向、作用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又有人得出这样的结论:新文化运动不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摘自李海涛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说论析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新文化运动的看法。(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41.(12分)【评分标准】一等: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1210分)二等:能够结合评

13、论对象,观点较明确;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95分)三等: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未引用史实;论证欠说服力,表述不清楚。(40分)提示:观点一:认同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说。论述时要注意从四个方面进行:(1)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重建;(2)倡导文学革命;(3)抨击封建权威思想;(4)呼唤人性的复苏,倡导个人的解放。观点二:反对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说。论述时要注意从三个方面进行:(1)历史背景不同;(2)价值取向不同;(3)作用和影响不同。45.(15分)(2013.江西九江七校联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安世乃上书高祖涞纳之,后均田之制

14、,起于此矣。 魏书李安世列传材料二 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群,学术界有不同的声音。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表,实始于此。”而当代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却认为:孝文帝改革“不期然的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1)材料一中认为均田制推行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作用。 (8分)(2)你同意材料二中哪位史学家的观点?说明同意的理由。 (7分)45.(15分)(1)原因:豪强地主兼并土地。(2分)作用: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吸引农民农耕定居(加速封建化进程);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利于社会的稳定等。(6分,任答三点即可)(2)观点:同意赵翼,认为北魏政权的灭亡缘于“汉化”政策。(2分)依据:北魏推行“汉化”政策放弃了本民族的历史传统,改鲜卑族的勇武之风为汉人的文弱之气,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也造成了鲜卑族内统治阶层的分裂,失去了统治的根基,最终导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