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1015537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冷思考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也面临着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为了适应发展,我国也开始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加快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成为许多专家的研究对象,也成为许多中小学教师的实践目标。什么才算是信息技术与学科的真正整合?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作为一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又应该做些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思考重视的问题。关键词: 信息技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影响;多媒体教育的影响;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不

2、少中小学的硬件设施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无论是学校的电脑台数还是拥有校园网的学校数量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在少数发达地区,多媒体计算机、大屏幕投影设备和网络已经进入了每一间教室。使我们的教育也面临着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在世界教育改革风浪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话题。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并特别强调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相对独立的特点的教学类型。当前,全国各地正进行着一场意义深远的课程改革,因此探索研究

3、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成为十分重要的内容。但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能只是一句空话,不能只说不做,也不能只是做做样子,而要真正做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首先我们应了解要冷静的思考和负责任的讨论它的真正含义,再结合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实际情况,从而得到具体实施的方案。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和概念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撰文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境,经过整合、组合、相

4、互融合,在整体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实质是要让学生学会进行数字化学习,其中包括三个基本点:1、课程学习活动是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实施;2、课程学习内容是经过数字化处理并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3、课程知识是经过学习者利用信息工具进行重构和创造的。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李天顺司长认为:信息技术与

5、课程整合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解决“两张皮”的问题。要求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目前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说法与定义很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在研究与实践中,一方面是专家学者从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角度出发,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他们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创立信息化课程文化。它针对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

6、方式的发展,建立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从而对课程的各个层面都产生变革作用,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另一方面,一线教师和教研人员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这种观点是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主流观点。二、恰当地估计网络对基础教育的影响这说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向是正确的,这是教育信息化乃至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例如:发展网络教育首先必须考虑教育的网络需求。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网络需求

7、是什么?网络教育与当前学校教育有怎样的关系?考虑清楚以上问题,才能恰当地估计网络对基础教育的影响。我们认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有两个特点,一是发展极不平衡,二是处于深刻变革之中。发展网络教育应该考虑以上特点,确定基本用户及其网络教育的需求。 所谓发展极不平衡,是指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教育资源的占有、办学经验与师资水平上,最终反映在教育教学质量上缩小这种差距应该成为发展网络教育的关注点。 所谓基础教育处于深刻变革之中,是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这其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观念和教学评价与过去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从2

8、001年开始已经在部分地区进行了义务教育阶段新教材的实验,2002年将要出台高中阶段课程标准,并正组织力量着手编写新教材。按教育部的计划,我国到2005年所有的中小学都要进入新课程系列。这同样给网络教育提出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如何使广大教师适应这个新变化。 由此看来,网络对基础教育的推进作用将是巨大的。一方面,利用网络的优势可以整合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这对解决教育发展极不平衡的矛盾是一个经济可行的良策。网络极大地改变了教育环境,使原来相对封闭的学校变得开放了,教师原来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个体手工业劳动者的单干方式改变了。另一方面,利用网络的优势可以最快地传播教育的新理念,解读新教材,交流教

9、育改革的新进展。为正在经历深刻变革的基础教育提供最理想的技术。 根据这种需求分析,我们认为网络教育的基本用户首先是教师。鉴于教师的职业特点,接受继续教育已经成为新世纪教师的一种自觉需求,而他们又不可能长期离开自己所教的学生脱离进修,网上学习与网上交流正好能满足教师当前的需求。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却能解决现实问题。发展基于满足广大教师现实需求的网络教育,应该能有效地提高广大地区的教学质量,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让网络教育满足学生需求相对困难得多。一方面,不能设想用网络教育代替学校的正常教学,即使是名师也不可能借助于网络教好存在千差万别的所有学生。理由很简单:一是网络交流不能代替面对面的师生

10、交流:二是在教师不了解学生个体的情况下不可能作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但是我们认为可以开放计算机教室,把网络教育作为学校课堂教学的补充,同时开展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实验。 我们不同意“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必须在多媒体与网络的环境中进行”的提法,并没有否定网络对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作用,而是说要根据我国国情,理清在中小学发展网络教育的思路。 三、 当地估计多媒体计算机对教学的影响 多媒体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优势在于,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多媒体计算机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能立即进行反馈。这

11、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其实,电影、电视、VCD等都是多媒体,只是少了计算机具有的人机交互性。一项技术要能成功地运用在教学中,必须设身处地为一线教师考虑该项技术的可操作性及实际效果。把多媒体计算机用于教学,重要的问题在于教学过程不仅是提供刺激,而是组织起充实的教学活动,呈现精心组织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充满着生动活泼的交流活动,包括师生的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多媒体计算机的使用关键在“恰当”两个宇。一要看教学内容的特点,二要看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需求:三要看使用的时机与方式。 如何恰当地估计多媒体计算机对

12、教学的影响,如何有效地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计算机还需要更多的探讨。不过需要更多从教学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出发进行深入研究。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和目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高的目标乃是有效地改善学习。在信息技术没有与课程整合之前,学生的学习仍然进行,并能够取得一定的学习效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将有效地改善学习,革新传统的学习观念,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构筑面向未来社会的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1、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指导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相整合的过程决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过程,它必

13、将成为伴随教育、教学领域同步进行的一场深刻变革。换句话说,整合的过程是革命的过程,既然是革命,就必须要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甚至劳而无功。建构主义理论就是在九十年代初期伴随着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日渐普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对于多年来统治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课堂的传统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是极大的冲击,它对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支持。2、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概括、补充和模拟抽象的、理想的现象,同时加强人机交互,让教学媒体

14、真正成为教师的“帮手”,真正起到优化教学过程,强化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的目的。3、结合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每位教师都应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去建构既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又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而且老师越主导,学生就越被动。我们现在倡导的新型教学结构则是要把这二者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师必须结合自身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4、结合信息技术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

15、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工具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他们学会思考信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加强科学思维分析能力,并应用信息进行学习和创新。5、改变观念,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辅助教学的观点,从课程的整体观考虑信息技术的功能与作用。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景,创设条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改善学习的目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主体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切勿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甚至不惜以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

16、选择合适的技术。避免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时候,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可以从深层次上改革我国基础教育传统的教学结构,把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教学优化统一,创建既能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参与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使教师和学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进行教与学,促进教学整体改革,提高教师素质和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而应该倡导一种观念。随着课程整合实验的深入进行,必将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技术的意识和现代教育观念,必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必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而大大推动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进程。五、小结: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实践的探索性研究应该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方面,投入人力物力认真研究、扎实实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取得突破性进展,逐步推广;另一方面,仍然认真研究在常规课堂教学中,从广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