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我们应该重视的.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1002462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下我们应该重视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课程下我们应该重视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课程下我们应该重视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下我们应该重视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下我们应该重视的.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下,我们应该重视的柳州市驾鹤路小学 董 燕在新课改形势下的教师应如何应对教学一文的开头这样写道:我国传统的教与学,教师是“主演”,学生是“听众”,知识的传授更多地是以灌输的形式进行;而新课改的要求,就是要打破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应只起“导演”作用,学生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演”。教师应从“施教者”转变为“引导者”,从“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从“教书匠”转变为“研究员”,彻底改变以往的教师为中心的主体论,确立学生发展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搭建表演的舞台,让学生在学习的舞台上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在拜读了这篇文章后,我结合语文新课程标准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觉得,新课程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应具有

2、三重:重视学生的读,重视学生的问,重视学生的说。让师生在新课程语文课堂中能真正品出语文课的味儿,让学生不再厌烦语文课,从而喜欢上语文,真正发挥新课堂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重视学生的读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们提倡多读,初衷是把规范的语言模块整体地储藏到学生头脑中去,它是发展语言的一种最经常的重要手段。通过读,让学生与语言多次面对面地进行接触,品尝语言的“原汁原味”。读着读着,一部分语言现象在学生头脑中积累下来,一旦用时就会自然涌上心头。那么,我们如何重视学生的读呢?1、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保证学生读书的时间和读

3、书的量。听过多节示范课,我发现许多老师有着给学生读的意识,并知道读的重要性,课堂上也力求体现读,但不乏看到有些教师为了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内容的完整性,把学生读书的时间给大大缩短了:一方面注意了学生读的时间,却只给了一两次读的机会,甚至没有给学生读过课文就满贯课文的讲解;另一方面给了许多学生读的机会,而又没保证读的时间,即没等学生读完就急于讲解课文内容,急于归纳中心思想,急于悟明道理。这两种走极端的形式带来的会是什么?那就是学生理解到的和所悟出的将是空洞、苍白的。因为教师的讲解只是外显的东西,学生没有和文本进行有效对话,没有对话就谈不上真正的理解,没有真正的理解就形成不了自己的东西,从而很容易就忘

4、记所学的。即使学生和文本对上话,但因时间不足,所理解到的也定是肤浅的、表面的。因此,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保证学生读书的时间,让他们在这种最基本的语言实践中感知语言,积累语言,走进语言。2、读要有“时效性”,在一定的时间内要有效果,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提高过程。时下,大家都注重了阅读教学中的读,读的分量很重,读的形式很多: “读”领风骚。但我们在感叹读给语文教学带来无限春色的时候,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摆在面前:那就是读的“时效性”问题。下面我谈谈怎样提高读的时效性。(1)教师范读。一次,在一节公开课上,教师的激情导入吸引了所有的学生和在场听课的老师,在大家一致认为接下来将是给学生自己读文感受

5、时,教师却有声有色地范读起全文来,并且还读了两遍,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每个人对文本的感受是不尽相同的,如果教师一开始就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以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势必将影响学生的独特感受,这样对学生感悟语言是很不利的。当然,我们并不是反对教师的范读,范读应有的放矢,可以是比较关键的名段或是学生难理解的部分,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有了凭借,再读时就不难把握情感或方法了,也可起到举一反三之用。(2)快速默读。默读是读的一种简单形式,它可以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处理大量信息。因此,我们要重视默读。教材中对学生默读的能力要求一般安排在高年级,且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现在看来,中年级也要重视默读的初始训练,

6、低年级也应进行默读的培养。在默读时,我一般让学生拿起笔来把不懂的词句、好词佳句、自己的想法、感动的地方等画下来,或加以批注。长此一往,如果学生在默读中养成这这些习惯,对他们的终身学习是大有裨益的。(3)带问题自由读。语文课上书声琅琅自然是好现象,但如果整堂课让学生漫无边际地读,似乎对形成学生的语文能力收效不大。因此,我们呼唤学生能带着问题去读,以便使读悟结合在一起。带着问题自由读,一定要设计好问题,这个问题应该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比如我在教学蘑菇该奖给谁一文时,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后,思考:蘑菇到底应该奖给谁?为什么要奖给它?学生凭借此问题找到兔妈妈的话,细细品味,他们感悟到蘑菇应该奖给小

7、白兔,是小白兔取得了真正的胜利。一般说来,带问题读,更多应该是默读。“朗读出情感,默读出思想”,又让学生动口又要学生思考问题,这要求实在是太高了。重视学生的问 “ 疑”是思维的开端,是探究的动力。报载,某地的一节公开课,请了外国专家来指导。课始,老师设计得滴水不漏,学生答得完美无缺。课毕,上课与听课的老师松了一口气,外国专家却不置可否,第一句话是:“ 为什么课堂上没有一个学生提出问题呢?” 是啊,长期“ 师问生答” 的教学模式已让学生渐渐丧失“ 问” 的能力,以至我们课堂上出现了教师再三鼓励,学生也无人提问,便只好继续“ 师问生答” 的尴尬局面。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我在学习与探索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8、。1、对于学生的新奇念头、想象力和别出心裁的想法给予赞扬,鼓励学生不断探索,选择新途径不以已往明白的事为满足。我们的课堂,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应特别保护、鼓励学生偏离教案之问,超出教师现有知识之问,这样,才能使学生敢想、敢问。在教学蚂蚁和蝈蝈一文时,我采用了质疑讨论法:第一步,让学生就课题质疑。我将学生提的三个问题一一板书在黑板上:蝈蝈是一种什么动物?蚂蚁和蝈蝈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蚂蚁和蝈蝈最后的结果怎样?第二步,组织学生交流哪个问题提得最好。通过交换意见,学生们都能认识到第2个问题提得最好,理由是紧扣课文内容,思维的

9、范围较大。这样,学生个个跃跃欲试,争着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样的教学,教师根本不必发愁学生不敢提问了。记得我在以前的教学中生怕学生质疑会打乱教学思路,害怕学生提出的问题无法处理,所以不敢、不愿让学生质疑。通过多次骨干培训,我意识到这是没有摆正主体与主导关系的缘故。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活动,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努力为学生提供“再创造”活动的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思考,掌握思考方法,主动地获得知识。2、教师要合理安排质疑时机,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如根据课题发问,从文中的重点词、句

10、、段发问,从文章的重点、难点处发问,从文章写作特点方面发问等。教师还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选用恰当的诱导方式,并相机进行调控。初读前,可用“直入式”。开课后,直接要求学生把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来。这时的质疑特别要注意关照差生,鼓励中等生,让他们勇于陈述自己的疑惑和见解。细读中,运用“诱导式”。如教学赤壁之战,问学生“你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为什么周瑜能以少胜多最后打败曹军呢?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去寻求答案,兴趣浓、效果好。精读后,可用“询问式”,鼓励学生质疑,如“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老师有哪些地方没讲清楚,请你告诉我。” 通过以上的类似许多问题,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

11、思维的多向性,使学生尽可能多角度的考虑问题,多层次的分析问题,进行学习的再创新,促使学生的“创新萌芽”快速成长。重视学生的说1、宽容民主促“说”。要让学生“说”起来,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可以是“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促进者”,但决不能成为课堂上的“主讲者、演说者”。特级教师魏书生曾说:“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能说的话学生能讲明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讲者。” 其次,创设宽松民主的氛围让学生敢说、多说,以培养他们的多种能力:如看插图,说图意,培养学生表现事物的能力;识课题,说题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学词语,练造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读语句,说内含,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品

12、段落,说段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如学了草船借箭,学生可以喜欢诸葛亮,也可以喜欢周瑜、鲁肃,甚至曹操。冰雪融化了,可以说是溪水、江水、海水,也可以说成是“春天”。 2、形式多变练“说”。让学生乐说、会说,教师还须设计多种灵活生动、贴近学生实际的说话形式。读了台湾的蝴蝶谷、阿里山的云雾等写景文章,让学生说说“导游词”;学了孔繁森、军神等文章,可以让学生当当小记者,来个“走近名人”的专访;这儿真好、狼和小羊等文,更适宜排个课本剧。做体育解说员解说田忌赛马;执话筒现场报道2008,北京!,设计公益广告呼吁只有一个地球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让我们在旁边静静倾听,你会发现,原来学生可以说得如此精彩!摒弃旧教念,走进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我这里所举的几个重视也仅是“抛砖引玉”。但我相信,只要时时反思:我的工作是不是比过去有所改进,有所创新;学生学习兴趣是不是更为浓厚,学习热情是不是更为高涨。那么,我的教学水平就会日益提高,在教海中探航就会更靠近成功的彼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