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0999112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2023年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在2023年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在2023年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在2023年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在2023年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2023年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2023年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主动效劳标准管理全力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开展 -陈三新在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陈三新 同志们: 今天,省政府召开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202023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对今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省委常委、副省长徐宪平同志将作重要讲话。省人大副主任陈叔红同志、省政协副主席阳宝华同志以及国家土地督察武汉局领导同志亲自到会指导。我们要认真领会,抓好落实。 一、202023年主要工作 202023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急剧而深刻的变化,国土资源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的正确领导下,

2、全省国土资源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化压力为动力,主动作为,积极应对,国土资源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用地得到较好保障。紧紧围绕“一化三基、富民强省开展战略,提出了“破解资源保障难题,促进科学跨越开展的总体思路,出台了应对危机、扩大内需、促进开展的政策措施。对高速公路、铁路和污水治理等根底设施工程实行目标管理,专人负责,跟踪效劳;对园区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用地开展专题调研,分类施策,全力保障;对用地报批精简资料,简化程序,限时办结。全年批准建设用地2.16万公顷,处置国企改制土地513宗257公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8262宗4870公顷,收取价款252亿元。根本保障了18条高速公路等根底设施、

3、民生工程、园区建设和承接产业转移等重点工程用地需求。 耕地保护目标实现。省、市、县、乡层层签订了第三轮?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书?,耕地保护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继续推进5个国家级和9个省级根本农田示范区建设。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组织开展了环洞庭湖202300万亩根本农田整理、涔天河26万亩耕地后备资源基地建设可行性论证。全年建设占用耕地8.95万亩,补充耕地9.81万亩,连续9年实现占补平衡。扎实做好百日行动后续工作,认真开展闲置土地清理,加大执法问责力度,共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2849起。在全国耕地保护考核评比和首次土地执法评估中,均列第5位,国土资源部追加、奖励我省用地方案指标2

4、20230公顷。 整顿标准取得实效。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开展重点XX县区集中整治,落实共同责任,出台了全国第一部省级?违反矿产资源管理规定行为责任追究方法?,严厉打击非法勘查开采行为,稳固整顿标准成果。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完成了11个重要矿种、20233个重点XX县区的资源整合,全省矿山数量由7312个减少到5579个。整顿标准工作顺利通过国务院检查验收。矿业权市场健康开展,出让矿业权1998宗,价款6.45亿元。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扎实推进,省级规划大纲已编制完成。地质工作得到加强,省政府与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调局签署了合作协议,争取各类财政资金1.79亿元,实施地勘工程63个,瑶岗仙钨矿、宝山铅

5、锌银矿、黄沙坪铅锌矿、短陂桥煤矿等勘查均取得重大成果。 测绘效劳能力增强。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通知?,测绘管理进一步标准。加大根底测绘投入,完成航空航天摄影约12万平方公里,创近十年新高。开展无人驾驶飞机航空摄影试验,制作出我国第一幅无人机航摄数字正射影像地图。为经济建设提供纸质地形图2023603张,电子地图6980幅。加强测绘产品和测绘工程成果质量监督检查,强化互联网地图和地理信息效劳网监督管理。 改革创新取得突破。积极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省政府与国土资源部签署了合作备忘录,长株潭土地管理改革专项方案已纳入总体方案,并获国家批复,株洲重金属污染耕地处置方

6、案已得到批准,核减我省根本农田保护面积12.45万公顷。出台了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国有建设用地储藏、耕地异地占补平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约集约用地等政府规章和标准性文件,增减挂钩、国土综合整治、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征地补偿安置等改革扎实推进。群众权益得到维护。探索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新模式,总结推广了XX市“两转变一纳入的成功做法。省政府出台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方法,8个市出台了配套政策和标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加强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群测群防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全省成功避让地质灾害69起,防止伤亡1665人,防止财产损失3201万元,因灾伤亡人数创近十年最低。组织专业队伍赴四川灾

7、区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圆满完成调查任务,受到国土资源部通报表彰。认真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省本级收存备用金近12亿元。在86个矿山实施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改善了生态环境和XX县区生产生活条件。加强信访、复议、裁决等工作,共处理群众来信816封、来访1297批342023人次,进京访、重复访、群体访明显下降。办理征地补偿标准争议裁决案件15起,办结行政复议案件31起。 根底工作更加标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扎实推进,省级规划已上报国务院审批,市县规划大纲全部通过审查。第二次土地调查进展顺利,122个县市区完成了农村外业调查,30个县市区完成了城镇外业调查。储量登记统计和评审监督管理得到

8、加强,建立了储量报告编制单位资格审查和矿业权评估公开委托制度。科技外事工作得到加强,实施科技工程34个,一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加快推进,省、市、县根本实现联网办公,厅机关全面实行内网审批。财务管理更加标准,全年征缴各项规费48.86亿元,比上年增长17%。 队伍建设稳步推进。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开展观活动,坚持边学边改、边整边改,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国土资源保障和促进科学开展的体制机制。认真组织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全省举办各类培训375期,培训2023.8万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完善干部选拔任用、评价考核、监督管理等制度,推进干部纵向横向交

9、流,干部素质明显提升。加强基层国土资源所标准化建设,800多个国土所到达“五个一标准。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制,出台了?实施意见?,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权力运行进一步标准,部门效劳意识和队伍凝聚力、公信力不断增强。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国土资源部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市州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得益于社会各界的热切关心和帮助,得益于全系统广阔干部职工锐意进取、狠抓落实。在此,我代表厅党组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国土资源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同志们,向全系统干部职工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许多

10、差距与缺乏。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有些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土地方面,三重矛盾难以协调。一是用地结构不优,存在“供与需的矛盾。为应对危机、扩大内需,供地结构调整明显加速,根底设施用地比重上升,产业开展用地比重下降,圈外用地、划拨用地、占用耕地明显增加;圈内用地、经营性用地下降,地产市场竞争降温,土地出让收入明显减少。二是审批时效不高,存在“快与慢的矛盾。扩大内需工程要求立项快、落地快、形成实物量快,而用地需经预审、报批、征地等环节,所需时间长。三是政策理解不一,存在“宽与严的矛盾。许多人认为,国家为应对危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土地政策也应适度放宽,增加用地总量,下放审批权限

11、,放宽用地条件,调整规费标准,降低用地本钱。但事实上,国家仍然强调,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执行产业政策和用地标准;严格落实征地补偿安置政策,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严格执法监察,加大问责力度。 矿产方面,三大困难令人忧虑。一是矿业经济开展面临的困难令人忧虑。矿产品价格全面下滑,矿山企业利润下降,经营出现困难,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多,就业人数减少,要求调整矿产资源政策、减轻企业负担的呼声很高。二是矿产勘查开发社会投入急剧减少令人忧虑。据有关资料,因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约500亿美元的矿业投资推迟,我省矿业投资锐减60%以上,导致矿产勘查萎缩、社会投资减少,给我省落实部省协议、实现

12、地质找矿重大突破带来新的困难。三是整顿标准成果难以稳固令人忧虑。矿山企业为摆脱困境、降低本钱,有可能采富弃贫,造成新的资源浪费;有可能压缩平安、环保投入,造成新的平安隐患和生态破坏;有可能躲避行政审批,形成新的非法勘查开采。 管理方面,四项根底工作亟待加强。一是规划的统筹和管控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尚未完成,给扩大内需工程用地带来困难;规划研究缺乏深度,规划编制中对扩大内需、一化三基、长株潭综合改革等开展战略、开展布局以及相关产业政策研究不够,需要加强研究论证,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规划修改调整过于频繁,严肃性、权威性不够。二是科技支撑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科

13、技装备落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不高,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难以满足高效管理、优质效劳的需要。三是根底调查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次调查、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和潜力评价、根底测绘图件更新、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等各类专项调查工作,还需加大投入、加快进度。四是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的管理理念、能力素质、工作作风与当前形势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执法力量薄弱、手段软弱、装备落后的问题,基层队伍管理中进人无序、管理不严、效劳不优的问题,都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023年工作的总体安排 202023年全省国土资源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紧紧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强

14、根底的开展大局,把保障促进开展作为头等大事,把严格执法监管作为根本要求,把推进改革创新作为工作动力,把效劳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目的,主动作为,积极应对,着力破解资源保障难题,加快构建国土资源保障和促进科学开展的新机制,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开展目标提供有效资源保障。 一主动效劳,切实保障开展用地。一是扩增量。加快推进规划修编,将国家、省扩大内需工程纳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确需占用耕地和根本农田的,预先作出调整安排。加强向国土资源部的汇报沟通,尽可能将高速公路等重大工程纳入国家方案笼子,直接使用国家方案指标。二是挤存量。认真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组织实施好挂钩工程,抓好202023年度3000

15、公顷挂钩方案的落实,争取国家安排今年新的挂钩方案。继续开展闲置土地清理,加大处置力度,盘活存量土地。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地鼓励约束、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建设用地投资强度、容积率和定额标准管理,按单位gdp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规模,分级对城市建设用地和开发园区土地利用水平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方案安排挂钩,实行奖优罚劣。继续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试点,总结推广节地型城市建设模式和产业开展模式。三是优结构。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制定差异化用地政策,合理安排用地方案。对高速公路等重大根底设施由省直接安排用地指标,切实予以保证;统筹安排民生工程、重点产业、承接产业转移以及地方投资各类工程用地。加大

16、保障性住房土地供给,对农村宅基地单列用地方案。严格用地审批把关,禁止不符合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的工程搭车用地。四是快审批。推进土地审批制度改革,加快用地预审,在规划论证阶段提前介入,资料符合要求的,收到预审申请7天内出具预审意见。提高审批效率,对于不需要补充报批材料的,进窗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加强报国务院审批工程的汇报沟通,确保按时完成报批任务。对高速公路、铁路等重点工程,继续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任务、责任和时限,跟踪效劳,严格奖惩。扩大先行用地范围,对暂时不能完成用地报批的,在不占用根本农田、确保占补平衡、征地补偿安置到位的前提下,及时批准先行用地。 二多管齐下,大力促进矿业开展。一是减负担。依法按标准从低征缴矿产开发各类规费,并灵活采取减、免、缓、分期缴纳等方式。对大型矿山企业需要扩界、新增资源的,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