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097331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2.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宁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海宁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海宁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海宁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海宁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宁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宁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docx(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宁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二二一年六月目 录一、现状情况与形势分析1(一)“十三五”水利发展成效1(二)面临形势6(三)存在问题9二、总体思路11(一)指导思想11(二)基本原则11(三)发展目标12(四)规划布局16三、围绕水利行业服务,提升五方面管理能力16(一)围绕安全水网,强化水旱灾害防控16(二)围绕均衡水网,强化水资源管理17(三)围绕幸福水网,推动水环境改善18(四)围绕数字水网,落实水利强监管19(五)围绕服务水网,加强行业队伍能力建设21四、围绕水利基础设施,实施五大工程建设22(一)围绕海塘安澜,实施百里钱塘综合整治提升工程22(二)围绕高速水路,实施麻泾港整治工程23

2、(三)围绕蝶变跃升,实施幸福河湖连片成网工程23(四)围绕片区综治,实施上塘河流域水系治理工程24(五)围绕乡村振兴,实施圩区灌区提升工程24五、围绕创新示范先进,打造五大标志性成果25(一)打造世界级海塘展示窗口25(二)打造全省现代化平原示范圩区灌区26(三)打造全省水文化传承先行城26(四)打造全省幸福河湖精品县27(五)打造全省水资源集约利用先进县28六、投资估算及空间衔接29(一)投资安排29(二)资金筹措29(三)国土空间规划衔接与用地需求分析30七、规划水资源论证分析30(一)规划布局与水资源条件适应性分析30(二)规划节水评价31(三)规划严格实施节水要求31八、环境影响分析3

3、2(一)环境影响分析必要性32(二)主要内容33九、保障措施33(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34(二)深化前期,加快进度34(三)加大投入,要素保障34(四)加强宣传,凝聚共识35附表1 “十四五”水利规划管理能力提升表附表2 “十四五”水利规划项目投资表附表3 “十四五”水利规划项目分年度投资表附图1 百里钱塘综合整治提升工程附图2 扩大杭嘉湖南排后续东部通道工程麻泾港整治工程附图3 幸福河湖连片成网工程附图4 上塘河流域水系综合治理工程附图5 圩区灌区提升工程海宁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时期是海宁市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后,趁势而上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城

4、市、国际品质潮城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海宁市勇当“重要窗口”最精彩板块示范表率的关键五年。为确保在我市现代化建设中提供扎实的水利基础保障,“十四五”期间,有必要将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水利工作主线,着力加快建设、加强管理、深化改革。为统筹谋划水利“十四五”发展规划,高质量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加快补齐水利设施短板,提高水利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水利工作综合绩效蝶变跃升,在“重要窗口”最精彩板块中展现海宁水利精彩,按照争先创优夺取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海宁市水利局组织编制了海宁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是海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体系中的专项规划之一,是指导全市水利改

5、革发展的重要依据。一、现状情况与形势分析(一)“十三五”水利发展成效“十三五”期间,海宁市水利工作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思路为指导,履行“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工作要求。胸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治水担当,以党建统领水利工作全局,创新驱动谋改革,凝心聚力图发展,发挥优势走前列,砥砺奋进谱新篇,通过“平安潮乡、诗画水乡、节水新乡、鱼米之乡、创新强乡”建设,打造“江南水乡典范”。累计完成水利建设投资38.76亿元,完成率107.37%,其中争取省级以上资金14.47亿元。20

6、17年以全省第六名成绩夺得浙江省第二十一届水利“大禹杯”铜奖,2019年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每年获省水利厅、嘉兴市水利局考核优秀。一是坚持统筹治理,持续筑牢“平安潮乡”。加强骨干河道治理,提高骨干河道防洪调蓄能力,实施扩大杭嘉湖南排海宁段工程,整治洛溪河等三条骨干河道31.8公里,投资9.25亿元;实施长山河海宁市区片水系综合治理项目,治理河道103.89公里,投资6.01亿元;除险加固盐仓、尖山段海塘16.75公里,盐仓段“安澜”海塘提标加固工程先行段开工建设。积极实施城市防洪项目,提高城镇防洪排涝能力,实施洛塘河圩区整治工程6座闸(站)建设,投资2.8亿元,占总投

7、资32%;实施长安高新区、尖山新区圩区整治以及白漾河等20个城镇低洼易涝区改造项目,治理面积9.5万亩,投资1.8亿元。建成省防汛物资中心海宁分中心,科学制定上塘河流域骨干工程等水利设施控制运用计划,成功创建省级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示范城。二是坚持绿色发展,持续描绘“诗画水乡”。完成镇村河道疏浚及综合整治765.75公里,池塘清淤3494.62亩,打通断头浜152条,实施河道绿化2544.25亩,种植水生植物270.16亩。实施整治镇村级劣类水河道及小微水体89条;完成上塘河西段和泥坝桥港水环境治理,新建生态滤墙等配套设施,有效改善水环境面貌。启动市区河道“绿道”建设,重点完成洛塘河、市河提升整治

8、工程,涉及河道14.5公里,获评2016年省河道生态建设示范工程。统筹推进全域美丽河湖建设,鹃湖、洛塘河、紫薇河、碧云港、洛溪河等成功创建浙江省美丽河湖,其中洛塘河获评2017年全省最美家乡河之“最具乡韵的河”,长水塘、管泾港等11条河道入选嘉兴美丽河湖,老文河等10条河道入选乡村美丽河湖。完成全市河湖划界工作,其中对全市22条县级河道进行全线航拍,排摸涉河建筑物3025处18.19万平方米,组织各类执法巡查677次,出动人员2259人次,巡查大小河道累计2821条。累计拆除涉水违建1207处55.0826万平方米,创建县级及以上“无违建河道”27条366.5公里。三是坚持开源节流,持续打造“

9、节水新乡”。深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工作,加强水资源精细化管理,实现实时计量监控设施全覆盖,监控点安装数量、水资源费征收额度均居嘉兴市首位。全面落实“三条红线”制度,连年被评为浙江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成绩突出县、获得嘉兴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优秀。在成功创建浙江省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县市的基础上,2018年顺利通过国家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验收,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凭借“水资源动态平衡监测系统”,2019年市行政中心被评为全国第一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力推进20182020年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三年行动,新建供水管网39.6公里,完成投资0.32亿元,完成率分别为132

10、.4%和114.2%,受益人口3.2万人,海宁市获全省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成绩突出集体。“十三五”期末,市万元GDP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每年达到省、市考核要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省级考核目标。四是坚持以农为本,持续巩固“鱼米之乡”。着力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项目)县建设,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3万亩。加快圩区整治工程建设,完成圩区治理12.85万亩。着力实施灌排体系建设,优化完善农田灌排。改造灌区泵房133座、更新机泵194台、渠道衬砌394.8公里,改造农村水利类危桥124座。实施上塘河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

11、总投资0.57亿元。实施小农水管护项目,每年对全市已建成的灌、排泵站等水利工程设施进行维修管护。着力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完成改革43.83万亩,提升了农业节水效率,成功创建浙江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县。五是坚持改革创新,持续完善“创新强乡”。创新水利工程管护模式,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2016年盐官镇7个村实施区域化集中维修管护模式,现已在全市范围推广,成功创建省级标准化管理示范县,盐仓海塘、长安翻水站获浙江省级标准化管理“典型工程”称号。创新水利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施工企业诚信考核机制,维护水利建设市场的良好秩序。深化监管社会化服务工作,落实质量安全问题整改闭合管理

12、机制,隐患和问题整改达标率100%。创新水行政审批改革,深化区域评估工作,完成12个镇(街道)的区域水土保持统编方案评估、12个平台的区域防洪评估以及5个平台的区域水资源论证,基本实现已出台土地详规区域水评全覆盖,简化承诺制办件率达96%,发放取水许可电子证照108张。表1 “十三五”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指标属性序号指标名称规划目标完成情况进度评价约束性1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率(较2015年)(%)2334.9达标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率(较2015年)(%)2025.9达标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680.661未达标4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50达标达标5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合格

13、率(%)95100达标6一线海塘百年一遇防洪达标率(%)100100达标7水域面积率(%)7.87.26未达标8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覆盖率(%)100100达标预期性9水旱灾害损失率(%)11达标10中心城区50年一遇防洪达标率(%)9090达标11提标加固海塘(公里)1516.75达标12市级骨干河道治理(公里)3049.8达标13河道综合整治(公里)450765.75达标14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万亩)23.3达标15圩区整治面积(万亩)812.85达标16河湖清污(淤)(万立方米)6003494.62达标注:2019年机构改革后,“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工作职能已划转到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海

14、宁分局。(二)面临形势一是国家水安全战略赋予新使命。党的十九大将水利列为九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之首和“两新一重”的重要环节,要求水利建设发挥好基础性安全保障作用。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水生态文明作为重要组成,担当重要任务,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水利加快实现“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为乡村振兴提供保障。“十四五”期间,海宁水利要切实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思路,坚持效果导向,积极谋划一批急民生所需、融各方所求的重大水利项目,切实发挥水利基础设施保障作用,进一步提高海塘与城防设施防洪减灾能力;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融合生态文明理念,加

15、强水利工程生态化改造,完善绿色生态水网;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标准完成农村水利建设,扮靓海宁“大花园”生态底色,扎实富民惠民安民,助推乡村振兴。二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吹响新号角。浙江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进一步凝聚了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战略意志,吹响了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奋进号角,提出要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在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上坚定不移,在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上奋勇前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浙江省政府部署“四大”的战略布局,要求水利全力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展示现代化美丽浙江示范。浙江省被赋予“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定位,要求浙江水利争当建设“重要窗口”排头兵。“十四五”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