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当涵养“五气” .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0959085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教师当涵养“五气”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优秀教师当涵养“五气”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优秀教师当涵养“五气”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优秀教师当涵养“五气”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优秀教师当涵养“五气”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秀教师当涵养“五气”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教师当涵养“五气” .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秀教师当涵养“五气”江苏省盐城市新洋实验学校 徐金国 在平时和一线教师的交流中,经常会有教师提出“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问题,把平时对话中零零碎碎表达的一些观点,进行一个简单的归纳,愚以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进行五项修炼,我形象地称为涵养“五气”。“气”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独特而重要的概念。孟子有“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文天祥正气歌开篇也说:“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浩然气,沛乎塞苍冥。”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则把“气”讲得更有点悬乎,说他凡在写文章之前,都要高声吟诵史记,曰是向太史公借“气”。因为向太史公借得了“文气”,所以韩愈的文章常常纵横捭阖、汪洋恣

2、肆、一泻千里、气势恢宏。无论是孟子、文天祥,还是韩文公,他们都强调要堂堂正正做好一个人,正正经经办成一件事,就必须善养“浩然之气”。具体到一位优秀教师的“浩然之气”,应当从以下五个方面涵养:一、读书滋养底气。关于教师读书重要性的问题是毋庸讳言的。对此,我也确实无甚高论,只想引用朱永新教授在其我的阅读观一书中所表达的几个观点:“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主要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可见,阅读对于任何一个个人、一所学校,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阅读对于一个个体的人来说,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作为人个体精神的健全

3、发育,没有阅读就不可能达到作为一个文明人的精神高度。阅读的意义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尚且如此。我想对于一个绝大多数时间都在教学生读书与学习的老师的重要性,更应该是不言而喻的了。在日常人与人的交往交流之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溢美之词。如果去除掉其中一部分的溢美因素,细细想想,其实颇有启发。别人的一席话为什么能给你醍醐灌顶、如沐春风的感受?为什么能给你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感觉?为什么能给你以诸多的人生有益启迪?其实,一切皆在于这位说话人的丰富与智慧、畅达与幽默、深邃与厚重。反观,为什么我们许多老师在一些公众场合(包括在网络论坛、QQ交流群)却不敢发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觉得

4、自己言说的底气不足。而一个人言说的底气从何而来?源自实践,源自思考,但更多的还是源自读书。所以,唯有读书,才能不断丰富我们思想的深度,拓展我们生命的宽度,增加我们人生的厚度;才能让我们变得视野更加开阔,行动更具智慧,精神更加充实。二、思考孕育灵气。教育是心灵的事业,教师更是滋养学生精神成长的职业,心灵的事业需要用心去思考。论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的职业是一个注定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但是,如果教师把终身学习仅仅视为个人的后续学历进修、教育主管部门所举办的各类继续教育的培训、考核等等,却没有教师源于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没有基于实践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没有教师对自身教育思想理念、

5、教育教学行为的反思与改进,这样的继续学习与终身教育注定是很难取得实实在在成效的。思想家帕斯卡尔曾经说过“人是一根思想的苇草。”人原本就像苇草一样柔弱、像苇草一样渺小,而人之所以能够变得坚韧、变得伟大而高贵,一切皆在于人能够“思想”,思想孕育伟大。一切伟大人物的非凡成就无不是思想孕育的成果。著名教育家杜威更说过:“知道什么叫思考的人,不管他是成功或失败,都能学到很多东西。”教育是直击人的心灵的工作,如何让我们的教育对象敞开心扉,如何让学生的心灵通过我们的教育得到净化、得到美化,没有思考无法实现;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未来的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现实的教育应该如何培养造就这样的人才,没有思考无法达成

6、;教育的现实更是错综复杂,乱象纷呈,没有思考,我们就很有可能被各种表象所迷惑,被各种问题所困扰,而丧失求真的能力。所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任何时候都少不了对教育的思考,唯有思考才有方向,唯有思考才有思路,唯有思考才有正确的策略和措施。亚圣先师孟子的“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讲的也正是这个道理。三、创新激发锐气。教师的工作是庸常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每天都在做着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繁复而琐碎的工作。也恰恰就是这些日常的繁复与琐碎,在一天天消解了我们教师自身的锐气。所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一个基本的问题是,我们是每天都在习以为常“重复昨天的故事”,还是每一天都能以崭

7、新的姿态去迎接新的挑战?不同的思想境界,不同的精神状态,不同的工作态度,自然也是完全不同的人生结果。也许教了十几、二十年,我们所教的年级、教材都没有太大的变化,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一个个章节、一条条定理,我们早就烂熟于心,即使我们不去研究教材,不去设计教案,一样能把课上得有条不紊,有板有眼,有章有法。但是,我们是否知道,这十几年的课程改革,无论在课程的理念,还是在课堂教学思想和方法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我们仍然拿着十几年前的“一张旧船票,怎么能登上语文课改的新客船”?再试想,即使年级、教材丝毫未变,但是,我们每天所面对的学生却是变化的,面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和不同时代不断变化的学情

8、,我们又怎么能“以不变应万变”?人们也常说,教育不是工业生产的流水线,教师更不是流水线上的一名操作工,教师的工作是最具创造性、最富挑战性的。所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必须铭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古训。把每一天看做都是新的,把每一堂课看做都是新的,把每一个学生看做都是新的,每天都能以全新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在实践创新中不断激发起自身奋发的锐气和进取之心。四、写作成就名气。在和一线老师的交流中,我经常讲下面这句话:一个教师,所教学生的考试成绩好,至多在这个学校里有名;一个教师如果能够做到上课好,那么,他就会在一个地区有名;但一个教师如果要做到全国有名,那关

9、键还得写作要好。说这样的话,或许有老师不太信服,其实,我们只要翻翻历史,就会有所感受。古今中外,自古迄今,历代帝王,君权神授,至高无上,但随着时间的淘洗,现在我们真正能够记住的君王究竟还有多少?再比如,历朝历代那些曾经金榜题名,高高在上的状元们,今天我们又还能记得多少?这些曾经的时代风云人物,世转时移,大多数都如过眼烟云,随风而逝了。相反,能够真正把名字深深镌刻在白纸黑字史书上的,让我们至今铭记的,恰恰是在那个时代权不显,人不贵,甚至都是一些命途多舛、时运不济、穷困潦倒却以文名世的诗人、文学家和艺术家。不久前,网络上就流传一个调查,同时列出10位状元和10位曾经科举落地落魄文人,问你知道(或记

10、得)的有哪些?结果,我们知道和了解的大多是那些曾经科举落地却留下优秀作品的诗人和文学家,如蒲松龄、金圣叹、吴敬梓等,相反,那些曾经名噪一时的状元们,我们却知之甚少。这样说,似乎有点远离教师写作的话题,但道理其实完全一致。同样,历数当今教育界的名师名家,于漪、钱梦龙、魏书生、成尚荣、余映潮、黄厚江、李镇西等,几乎没有一个不是以文名世的。因为真正的名师,无一不是教育实践的开拓者和教育思想的传播者,而一种新思想、新理念的诞生、发展与传播,必须借助于文字进行表达与交流,宣传与推广。“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湖万古流。”每一个个体的生命,相对于浩渺的宇宙,都只是沧海一粟,渺小而短暂,唯一能够长久流传的或许

11、只有诉诸文字的思想和那些用于表达思想情感的文字。特别在当今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传播思想,交流学术,更需要有简练精准、形象生动的表达,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自身写作方面的修炼。五、境界养育大气。晚清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曾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种境界谓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谓之“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三个词人的三个句子,被王国维描述为三种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境界。第一种境界为了心中的理想苦苦追寻,上下求索;第二重境界一旦认准目标,就甘心情愿为她奉献一切,无怨

12、无悔;第三种境界功夫到处,灵犀一点,顿悟真谛。著名学者、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其人生的境界一文中,也把人生分为四重境界,第一重境界谓之自然境界;第二重谓之功利境界,第三重谓之道德境界,第四重谓之天地境界。其实,做一名优秀教师同样也要经历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我把它称之为谋生的境界(或职业的境界),即仅仅把教师看做是一种职业,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一个赖以养家糊口的饭碗。如果教师对自身职业的思考仅仅停留在这样的境界中,就始终摆脱不了“小家之气”,这样的教师最终至多也只能做到一个称职的教师,而且大多数时候也许是不称职的。第二种境界,我把它叫做事业的境界,就是把做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当作一项事业,不断地

13、为之追求。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那么即使在做教师的路上不断会遭遇各种困难、挫折和失败,但是这样的教师也会表现出一种沉稳与大气,永远不会沉沦,会永远保持一份执着、保持一份热情。如果能像这样做老师,即使不能成名成家,即使不能常常有事业成功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但至少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在离开教育岗位,回首自己教育人生的时候,不会留下太多的遗憾,而为自己的苦苦追求和执着奉献而获得一种人生的充实。第三种境界我把它叫做宗教的境界,就是把做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当作神圣的宗教,当作一个崇高的信仰。如果能达到这样的境界,那么从事教育工作的每一天,也许都能收获教育带给你的幸福和快乐。教育即生活,成长即做人。如果我们做教师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即使没有任何外在的荣誉和头衔,你也会是人们心目中真正的教育家。伟大的教育家其实都是达到了这样一种境界的,比如陶行知、比如苏霍姆林斯基等等中外伟大的教育家。不同的境界成就不同的教育人生,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必须不断地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