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信息技术教学.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0949813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信息技术教学.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定边县第六中学 梁彩娥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它已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初中信息技术以全新的面目、新的教学指导思想面对学生,做为信息技术课的教师要以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方法培养、教育好学生,所以教师如何教好信息课,学生怎样学好信息课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一、创设情境,启发学生的思想首先教师本身要吃透教材,充分掌握各个软件教与学的特点,由教学生“学会”变成教学生“会学”,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情境,是客观现实存在的东西,同时兼有情感因素,不仅能引发人们思考,更能开启人们的智慧,

2、良好的情境,是学生产生兴趣,产生联想的物质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情意教学,能起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二、精心安排,激发学习兴趣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夸美钮斯也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问题法:带着问题去学习,能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问题式导入可以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直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疑惑学习新课内容,在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中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通过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带着问题,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书本介绍的内容,逐个解决问题,从而很好地掌

3、握本课内容。问题式导入的第二种形式是在新授内容之前,直接向学生提出本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开门见山,重点突出。比如在文件操作教学中,一上课就开门提出本堂课需要掌握的内容。用拖放法复制或移动文件。用拖放法删除文件。用这种方法导入,使学生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有的放矢。总之,问题式的导入,能够使学生目标明确,抓住重点,激发兴趣,效果也比较好。 2、任务驱动法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能力。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作品,在一堂课的开始,让学生自己试着实现,然后根据他们的实习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讲解。比如,学习WORD的图文混排时,我先给他们展示了一幅图文并茂、版式精

4、美的“父亲节贺卡”,其中包括了图片的典型格式应用、图片作为背景及各种文字环绕方式。如我所愿,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进行了各种尝试,对于我补充的内容,他们也掌握的既快又牢固。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的目标在于使人能够继续教育自己。”“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步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它特有的优势展示着强大的生命力。3、示范展示法:示范展示法就是由教师展示具体计算机操作,学生从教师具体的示范性操作中,学习计算机操作的步骤和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是一种重要而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其应用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方面是操作姿势的示范展示,如操作计算机的坐姿,教师通过自己的坐姿展示给学生,使

5、学生明白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坐姿;操作键盘、鼠标的指法,教师可以通过自己操作,演示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如何操作;另一方面是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法的操作步骤的示范。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投影仪或网络教学系统或多媒体广播系统进行一步一步的演示。4、对比法将以前学过的知识同即将要学习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突出新授内容的优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进行“EXCEL图表的建立与编辑”教学时,将文字表格、图表三种形式的信息放在一起让学生对比。从而引出学习图表的目的与好处,明确学习目的。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有些老师在教学中,喜欢把每一个内容讲得细细道道,这种做法有其弊端:1、无法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容易形

6、成被动学习,2、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扩展,思想容易被框死,3、课堂气氛不活跃,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难以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在教学过种中应该留有让学生想象的空间,教师应大胆放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事半功倍效果,如,在教画图软件时,经过分析发现,画圆、画矩形、画圆角矩形的方法是一样的,于是只要详细讲解圆的画法,而矩形、圆角矩形,在课堂教学中只须提一句,方法与画圆一样,从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由画圆的方法自学掌握其它图形的画法,学生在这种活跃、轻松的气氛中学习、探索。他们的的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是十分扎实的,同时,他们的主体意识也得

7、到了充分的发挥,实践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所以说,大胆放手,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四、采取多种手段及时巩固课堂知识1、少讲多练。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重在操作的课程。在教学中,有些内容讲得越多学生越糊涂。所以本人认为,在许多需要操作的课程中,应注重少讲多练,通过精心导入,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内容,然后新授学习内容和方法,最后巩固练习。2、分段教学。在教学中也可采取分段授课,分段练习的方法,教师先讲授一段知识,然后让学生练习,完成后再讲授下一段知识,再让学生练习。通过这种方法,能让学生及时吸收教学内容,及时消化。教师也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更好地

8、实施教学任务。3、运用多媒体课件,巩固知识,这种手段主要是针对一些知识性课程,这一类课程的内容主要是一些微机的基础理论知识,比如认识计算机等。理论性较强,这些课程中知识的巩固,如果采取一般的方法,是单调的,但可以做成课件。这样既生动又培养了学习兴趣。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也在速度逐步加快,特别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更是日新月异。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多方面、多渠道、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获取信息,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掌握千变万化的信息技术,才能适应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否则必将为社会所淘汰。总之,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