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下的语文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0938496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本教育下的语文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生本教育下的语文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生本教育下的语文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本教育下的语文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本教育下的语文教学反思.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本教育下的语文教学反思保康县马良镇水田小学 郝传林“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新形势下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核心。因为教育面对的是人,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无论我们面对怎样的学生,都应把“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导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确立“学生的发展潜能是无限的”、“学生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资源”的思想。这就是“生本教育”的价值所在。前不久,有幸参加了保康县第二轮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研讨会,更加了解到新形势下的生本课堂的发展趋势,深受触动,收获颇多。结合在语文课堂中的实践。谈谈点滴体会。一、抓住前置环节,深化生本课堂。前置性学习的内容是多元的,它的重点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是让学生

2、自主学习的一个过程。有效的前置性学习不仅为课堂学习做了准备,而且可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学生通过先做后学,对新的知识有了初步感受和浅层理解,从而更有目的性地进行课堂的学习,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前置性学习的练习设计要考虑周全,具体要兼顾“五有”,即:有基础、有探究、有疑难、有拓展阅读、有运用练习等,这样,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让“学困生”也感到“我能行”,有奔头。对其他类型的学生有拓展,有拔高,通过合作的力量“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二、要创设多种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1、 要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体学习”为“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根据生理与心理发展规律可知:中高年级学生具有

3、爱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在课堂上对知识的重难点,老师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展开充分自由的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更为开放的舞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仅体现在他们各自的个体上,而且也体现在他们的群体上。我们应当鼓励同学间合作互助,集思广益,依靠集体力量来主动积极获取知识。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探究学习,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改变“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格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多种形式的交流情境,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2、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树立“大语文”的理念我不断引导学

4、生: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时时处处都存在与语文相关的知识,要树立“大语文”的理念。如:学校、商店、广告、商标等上的图文都成了学生们学习的不尽资源;电视中的评论性节目、新闻报道、健康的歌曲、报刊杂志上的文章等一并成为学生们学习的好素材。学生不仅学到了活生生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了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开阔了视野,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 推行海量阅读,构建有效语文课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华南师院海量阅读的成功及县实验小学的紧锣密鼓的推行,让我感受到了海量阅读带给我们的震撼,让

5、我们深深感悟到了海量阅读的重要性。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将阅读延伸到课堂教学之外,将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续,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课外阅读指导,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丰富了课内外的积累,课堂合作中、交流中就会彰显出海量阅读带来的益处及乐趣。四、要以读引读,以使学生阅读兴趣高涨,提高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而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个性受到了压抑。既然学生是

6、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教师就要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抑制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真诚地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服务的。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要做到整体阅读,整体感悟,启发联想,以读引读,以一篇课内的课文带动多篇课外相关文章的阅读。语言的感知、理解、积累和运用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核心,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在研究、总结和深刻反思中,我认识到教师必须追求教学本身价值,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和整个人生发展,把“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健全人格”有机统一起来;教师“隐身”,学生“下线”,把学生推向前台,以学生为本位, “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个性获得充分发展”。孩子的世界是无限的,而他们的知识储备是无形的。让我们紧跟课改形势,且行且实践,把握好生本课堂的“前置性学习”和“海量阅读”这两根主线,沉下心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做到“心中有学生”,整个过程都关注学生,贴近学生,充分考虑了学生的需要、兴趣和发展,才得以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一道参与、感动和快乐, “体验并快乐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