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材整合的尝1.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0901504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教材整合的尝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教材整合的尝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对教材整合的尝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教材整合的尝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教材整合的尝1.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教材整合的尝试我认为数学的学习应该给孩子一个系统的、整体的认识,所以单元备课就显得尤为重要。把握好各个知识点间的联系,有效地整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在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是一个计算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共分为两大部分:口算和笔算,口算中有两个例题:口算和估算。笔算中有7个例题,例一: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例二: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积还是两位数,例三: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积是三位数的,例四: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例五: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例六:三位数中间有0的乘一位数,例七: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如果一节课讲一个例题,按类型分的那么细,对孩子的学习来说是不

2、利的,因为把知识掰的太碎,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许多负担而且不便于发现规律和总结算法。看起来每个例题都有自己的知识重点,其实算理和算法都是一样的,在认真思考后我尝试了调换教材顺序、整合教材的方法进行本单元的教学。在学习口算的第一课时我安排了学习0乘任何数都得0以及口算和估算三个内容,本来需要三节课的内容在一节课完成,接下来的笔算中,我把前四个例题放到一起进行学习。三年级孩子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而且计算课重在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掌握算法孩子们通过自学还是能掌握的,有个别孩子已经会算法,但理解算理还需要老师的点拨和追问,基于以上认识,我课堂上采用了一个人自学、二小组讨论、三全班展示、四当堂检测的方式进

3、行学习。案例描述:今天我们来个钓鱼比赛(每个例题上都有一条小红鱼),孩子们异常的兴奋。出示自学要求:1、(10分钟)看书上的例一到例例四,并试着完成做一做(看不懂的地方打上问号),谁的问号多,表示思考的深入。(鼓励孩子提出问题)2、(5分钟)同桌交流学到的方法和遇到的困难。3、(8分钟)小组抽签领取任务,在组内进行预展。4、(12分钟)全班展示。按照以下程序汇报(1)介绍小队,读题引入。(2)竖式的书写方法(3)乘的顺序是什么(4)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评分标准:共5分(1)全员参与(2)讲解清楚(3)书写规范(4)声音洪亮(5)仪态大方5、(5分钟)课堂检测:5道题学生立刻投入到了独立学习

4、的状态,人人拿着笔边看边写,一会儿就看到孩子们急于交流的现象,我立刻提醒:自学的10分钟,时间是自己的有了问题先留着,要憋住,等交流的时候再问同伴。教室里又恢复了安静,我走到学习有困难的几个孩子身边看他们自学的情况。 10分钟后,90%以上的孩子都自学完了,进入交流环节,孩子们眉飞色舞地帮同桌讲解疑问。最精彩的要数小组预展的环节了,根据抽到的题目进行展示。小组同学积极准备,有的写、有的讲、还有的补充。每组展示完毕后大家都会给予积极地评价和提出合理的建议。(这样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共享,更是情感的传递,孩子们学会了表达、合作、悦纳) 最后5分钟,进行了当天检测,全班56人,37个孩子能达到全对,1

5、0个的孩子出现了一道错题,6个孩子错两道,3个孩子错在3道以上,主要原因是漏加进位数,只有一个孩子没有掌握方法。 我的思考: 一节课能完成一周的教学任务,这是我第一次大胆地实验,通过这次尝试,放手让孩子自己先学,再进行讨论交流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这次尝试增强了我实验的信心,使我看到了孩子的自学能力是如此的强大,由于前期已训练过孩子如何看懂数学书,所以后期的学习对孩子来说越来越轻松,不用老师手把手地教。孩子能学会的一定让孩子自己学习。课堂上孩子们提醒大家注意的问题都是他们在小组内发现的问题,例如:进位的数只能加,不能用它来乘。不要只乘个位上的,每一位都要乘等等。这是我在备课中所没预料到孩子会有这样的错误。孩子们交流的都是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真实的问题,这样的学习才有价值。我们老师的任务是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让学生在老师的追问下进一步明白其中的道理,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还要通过检测把好关,对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帮助。这样的教学才有效,这样的老师才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