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年级下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0872792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八年级下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历史八年级下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历史八年级下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历史八年级下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历史八年级下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八年级下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八年级下复习资料.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北师大版)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筹建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P1)(一)时间:1949年9月 地点:北平(二)内容:1、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临时宪法(1)新中国的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2)新中国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政府主席3、大会确定:国旗为五星红旗;代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首都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三)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二、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P3-4)(一

2、)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1、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2、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二)大典盛况1、时间:1949年10月1日2、毛泽东宣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54门礼炮齐响28响:54门象征参加第一届政协会议的54个民族或参加第一届政协的54个政治团体,或五四运动,28响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个春秋)(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标志着中国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三、西藏

3、和平解放(P5):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签定和平协议,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军拉萨,西藏和平解放。第2课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一、土地改革(P9)1、标志: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2、结果: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了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参阅P9“土改”的相关图)3、作用(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4、二、抗美援朝(1950-1953年7月)(P10-13)1、原因: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越过中朝边境,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为保家卫国(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开赴朝鲜,抗美援朝。(参阅P10“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图)2、英雄人物:黄继光(为了掩护战友前进,他用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邱少云(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战友的安全,在大火烧身的情况下,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直至壮烈牺牲) 称号:最可爱的人3、结束: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定4、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

5、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5、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革命主义精神等)第3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一、内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P15)(参阅P1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书影”图)1、会议名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54年9月北京;2、宪法内容: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选举毛泽东为主席,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二、外交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P16)(1)提出:1953年12月我

6、国政府同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 (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3)影响: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2、亚非万隆会议: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主要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问题,周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第4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书P20)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

7、主义工业化,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一五计划:(时间:1953-1957年)1)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内容: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3)成就:一田(克拉玛依油田)、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三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六路(三公路川藏、青藏、新藏、三铁路集二、宝成、鹰厦)。(参阅书P21“第一个五年成就示意图”)二、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1、1955年,全国出

8、现农业合作化高潮。2、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政策:利用、限制、改造。3、概况: 改造的内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途径走合作化道路走合作化道路从加工订货为主逐步向公私合营过渡结果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历史意义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发展速度迅猛,工作过于急促和粗糙,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偏差。 第5课 学习探究(一)1、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P26)2、5个民族自治区,最早成立的是内蒙古自治区,最晚的是西藏自治区。(参阅书P28“自治区成

9、立时间表”)第6课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一、中共八大(1956年9月北京)(P31)1、主要内容: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规定了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2、地位: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二、重大失误(P32)1、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2、失误的表现(1)1958年大跃进: 标志: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 大炼钢铁运动(2)人民公社化运动: 特点: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大办公共食堂3、失误的结果:是党在探索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4、失误的原因: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缺

10、乏经验,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5、经验教训:经济发展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立足国情,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多积累发展经济的经验。三、国民经济复苏:1961年,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2年底开始复苏第7课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19661976年)(P37-39)一、发动1、原因:毛泽东错误地分析了阶级斗争的形势。2、导火线:1965年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发表3、开始标志:1966年5月,五一六通知。4、1966年,毛泽东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矛头指向刘少奇、邓小平。二、经过1、红卫兵运动-造反派夺权到武斗;形成林彪(

11、1971年坠机死亡)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2、最大冤案:刘少奇案。三、结束: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四、评价1、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2、危害(影响):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生产处于半停产或停产状态;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对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严重摧残,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了。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3、教训: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对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阶级矛盾有科学客观的分析;健全

12、民主和法制建设,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领导。第8课 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1)1964年10月:原子弹(参阅P42“原子弹爆炸成功”图)(2)1966年10月:导弹,实现导弹和原子弹的结合。 (3)1967年:氢弹(成为第四个能够自己研制氢弹的国家) (4)1970年: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参阅P43“东方红1号”图)(5)1949年:海军和空军 (6)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地地战略导弹部队、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通常被成为“二炮”的部队是导弹部队)(7)“两弹一星”精神(P45每课一得):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第9课 新中 走向世界舞台一、

13、重返联合国(参阅P47“中国代表团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图):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登上国际政治舞台,为实现联合国宪章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各国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自己不懈的努力。(现在,联合国的5个常任理事国是:中美英法俄)二、中美建交:1971年,中美双方开展“乒乓外交”;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定上海中美联合公报,认为要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的威胁,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改变世界的一周);1978年12月发表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参见P49“

14、历史性的握手”图)第10课 学习探究(二)“铁人”王进喜 、“两弹元勋”邓稼先、“县委书记的榜样、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好战士雷锋。我们应向他们学习、爱国主义精神、为社会主义奋斗的精神、艰苦创业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P59)(1978年12月,北京) 改革开放的开始1、内容: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2、意义: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15、义的正确道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联系歌春天的故事)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开始,最早在安徽、四川两省)1、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包产到户 2、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明确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空前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推动了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三、对外开放(参见P62“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1、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过程:先开放经济特区,再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城市,接着发展到开放经济开放区,最后逐渐向内地发展,形成现在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2、1979年,对广东、福建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3、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省(1988年,最大的经济特区);(经济特区集中于福建、广东、海南三省)4、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上海浦东新区。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