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复习公开课教案.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0865770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复习公开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复习公开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复习公开课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复习公开课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复习公开课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复习公开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复习公开课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复习公开课教案(练习*诵读篇)课件在49楼 Post By:2010-6-3 20:59:00 练习 诵读部分 (课件在49楼) 一、导入1 前阶段我们已经把所有的教学内容结束,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语文书本,去温习每个练习中出现的经典诵读(板书:练习*诵读篇)2 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每个练习上都有诵读部分,能不能说说都安排了些什么呢?可以打开书本看一看,交流:(古诗、成语或者是四字词语、名人语录等)3 可以关注一下小标题,有这样几个方面:(板书:诵读与积累1357、诵读与欣赏26、诵读与感悟4)二、复习*诵读与积累(词语)过渡:我们首先来看诵读与积累,为我们同学储备了各种类型的词语,让

2、我们温故知新。出示1(练习一)寒冬腊月 北国风光 风刀霜剑 塞外边疆 漫天飞舞 纷纷扬扬 银装素裹 雪照云光 狂风暴雪 雪上加霜 风卷残云 神清气爽 1 自由读读这些词语。2 诵读着这些词,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图?哪里的风光?(点击图片)3 你能选择其中的一两个词语来说说你看到的图片吗?4 上新课的时候我们同学发挥小组力量,创造了多词并用,语句通顺的小短文,你还记得吗?5 齐读,巩固,让我们牢牢记住这些描写北国风光的词语。出示2(练习三)齐天大圣 大闹天宫 不避艰险 西天取经 腾云驾雾 来去无踪千变万化 大显神通 明察秋毫 火眼金睛 除恶务尽 天下太平 1 指名读2 这12个词语,都是描

3、写谁的?(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3 那你掌握了吗?能不能灵活运用呢?出示填空:孙悟空( ),而获得( )的美誉。 孙悟空在护送唐僧( ),一路上( )。 孙悟空本领通天,他能( ),( );他会( ),( )。 一双( ),( ),他( ),使得( )。4 齐读 出示3(练习五)水滴石穿 一心一意 感激涕零 百感交集 深思熟虑 匪夷所思 时光荏苒 白驹过隙 鉴往知来 莫衷一是 迷途知返 恍如隔世 1 谁愿意读读这组词。2 同学们,发现了吗,这些词语大部分都和跟什么有关? 3 是呀,你看:出示:( )( )告诉我们学习要专心,要坚持不懈; ( )( )形容时光易流逝,学习要抓紧,不能浪费时间;在

4、学习中要养成( )的好习惯;犯了错误能够改正,那是( );大家在讨论问题达不成一致的意见可以用( )来形容。 4齐读出示4(练习七)学而不厌 苦心孤诣 闻过则喜 见贤思齐 有教无类 不偏不倚 诲人不倦 乐此不疲 托物言志 喻之以理 逝者如斯 川流不息 1 默读这12个词语。2 想一想这组成语描述了孔子的?(教育教学的思想精髓。)3 你从中明白了那些精髓呢?出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知过必改,闻过则喜。4 还记得论语中记载的孔子语录吗?5 齐读孔子语录6 你还能补充几句吗?过渡:当我们诵读着这些四字词语、成语的时候,我们的记忆宝库被一下子打开了,那就让我再来考一考大家。拓展:1 请你说出与四季

5、相关的词语。春夏秋冬出示:春:春暖花开 春色满园 夏:流金铄石 骄阳似火秋:一叶知秋 金风送爽冬:天寒地冻 粉妆玉砌2. 说了那么多与四季相关的词语,那么你能不能再说说与四季相关的诗句呢? *诵读与欣赏(古诗)过渡: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能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思想,陶冶性情。让我们一起走进积累与欣赏。第一首出示1(练习二)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 女同学来读一读。2 这是一首爱国诗词。壮怀激烈,斩钉截铁。作者一开始就表明了自己的价值取向,那就是:( )3 这也是作者李清照的人生观,也就是这一句诗,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4 你还能列举

6、一些这样的诗句吗?比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第二首:出示2(练习六)马诗 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1 男同学来读一读2 我们说诗言志,歌咏言。这首诗看似在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怀。那你能读懂诗人的情怀吗?谁来说一说。3 因为懂得,才会读得特别动情,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首诗。过渡:从这两首诗,我们又想起了书本中的诗词,词两首古诗两首。出示3(词两首)如梦令 李清照(宋)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1 “兴尽”是什么意思?2 能不能说说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

7、样的思想感情?出示4渔歌子 张志和(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1 渔歌子,和刚才一首词中的如梦令,都属于什么?2 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3 这里的“不须”是什么意思?为何不须归呢?4 这首词描绘的是什么风光?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出示5(诗两首)石灰吟 于谦(明)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 “若等闲”是什么意思?这和毛泽东的诗词七律长征中哪个词语类似?2 这是最具代表性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咏物诗。3 作者借石灰不畏( )和( ),即使( )也要留下清白石灰的描写,赞颂了石灰怎样的品质?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出示

8、6墨梅 王冕(元)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1 满乾坤是指?2 这首诗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托的是中怎样的情操?3 你还能想起一些关于梅花的诗句吗?4由这两首诗,我们又想起了郑燮的竹石,谁愿意为大家高声诵读?*诵读与感悟(古今贤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刚才的复习同学们都很投入,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诵读与感悟,让我们一起再去读一读书上安排的古今贤文真理篇。出示:古今贤文真理篇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近水识鱼性,近山识鸟音。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多看事实,少听虚言。满招损,谦受益。知过必改,闻过则喜。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从善如流,疾恶如仇。钟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1 诵读2 如果请你挑选其中的一两句话,送给你的好朋友,你选哪一句呢?3 为什么要把这句话送给他呢?你愿意和我们大家说说吗?4 同学们也许当你收到朋友送给你的那勉励话的时候,会感觉听得不顺耳,可是那些都是“忠言”啊!所以老师想把“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送给我们大家,让我们一齐共勉,好吗?5 齐读6 (机动:诵读)古今贤文其他篇目一、小结今天的学习,我们同学都很认真,俗话说“天道酬勤”, 学好成语、古诗词、古今贤文,这些都并不难,关键是多读,难就难在,要积累要运用,真正做到学语文用语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