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导学案.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0858895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导学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导学案一、明确学习目标:1、理解并解释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2、识记重要的文学常识,了解必要的文体常识3、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乃、以、且、乎、也、于、之、为等)4、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二、 基础知识回顾1.需要注意读音的词语(注意加点字) 俨然 阡陌 髫 惟吾德馨 蕃 濯清涟而不妖 罔 石青糁之 决眦2.文学常识 A、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B、陋室铭的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字梦得。 爱莲说的作者是北宋(朝代) 哲学家周敦颐,字茂叔,北宋

2、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本文选自周元公集。 C、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 D、杜甫的望岳写于唐朝“开元盛世”时期,春望和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杜甫 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作品“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3.文体常识 A、“记”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

3、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如桃花源记核舟记. B、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如陋室铭 C、“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既可以发表议论, 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往往是借一件事情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篇幅一般不长。跟现在的杂文大体相似。如爱莲说马说4.重要实词 A、注释上的词语 B、通假字 如“便要还家”中的“要”通“邀”(桃花源记) C、一词多义:处

4、处志之(做标记)寻向所志(标记) D、古今异义 如“阡陌交通”(桃花源记)里的“交通”,古义是“交错相通”,今义 是“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E、词类活用:此中人语云(名词作动词解释为告诉或对说)5.重要文言句式解析 1、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用动词“为”表示判断) 2、被动句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3、省略句 主语省略 (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宾语省略 便要(渔人)还家 4、倒装句 相与步于中庭(“于中庭”做“步”的状语 介词结构后置) 预习检测一、自我检测(一) 、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便要还家 通 , 。 2、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5、 通 , 。(二)、用原文语句回答1)桃花源记一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5)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 句子是: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

6、.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村中人为何叹惋不已?8、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答: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9、 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答: 设下悬念,使故事更加离奇 10、“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 答:为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或:为了寄托美好理想,追求自由 生活 11、 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 答: 增添神秘色彩。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

7、的理想世界 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答: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答: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答: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答: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答: 子云:何陋之有? 作者在文末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答: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答: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8、。周敦颐爱莲说的咏莲名句是:答: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答: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答: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6.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答:香远益清。 7.最能概括

9、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答:莲,花之君子者也。 8.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9.请概括莲“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不可亵玩”的特征所代 表的可贵品质。 答:质朴、高洁,胸怀豁达,品行无邪;不拘繁文苟礼,美德广布四方,独立自主,威严不 可亵渎。10.“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在结构与内容上有什么作用?答:结构上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内容上感叹表达了作者对追求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 11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 样的人?作者对

10、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1) 牡丹-“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2) 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3) 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思想感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1、核舟记一文怎么安排结构的?使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答:结构(总分总)(首尾呼应)说明顺序:空间顺序 2、作者在说明船的正面的时候,为什么不是从船头说到船舱,从船舱说到船尾,而是先说 船舱,再说船头和船尾呢? 答:(1)中间船舱的位置和对联的颜色非常醒目 (2)窗上的对联也暗示了核舟的背景和主题。 先写船舱,不仅可

11、以增强浓厚的艺术情趣,而且也极其自然的引出下文中船头三人的情态 的描述。 3、王叔远在小窗上刻上“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些文字,这是 因为什么? 答: 为了配合核舟雕刻的主题“大苏泛赤壁”。4、第三段为什么先介绍苏东坡,后介绍黄庭坚、佛印? 答: (1)主题是大苏泛赤壁 (2)窗上刻的是东坡的文句 (3)三人位置东坡居中 5、文中最后一段运用哪些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答: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核舟体积小、容量大的特点,突出雕刻者技艺的高超、构思的巧妙。 (三)、以下文言句子中加线的词都是有特殊的用法,请予以说明。 1、无案牍之劳形 用法,使 。2

12、、不蔓不枝 名词做 ,意思为 。(四)、分析文言句子中划线词的古今意义。 例句古义今义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无论魏晋芳草鲜美不足为外人道也仿佛若有光(五) 、拓展思考:这一单元我们学到了哪些现在还在使用的成语?试举出几个例子并解释。 (六) 、翻译下列句子(要注意关键词、语句通顺)1、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七) 我的总结:哪些地方还没有复习好? 二、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

13、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以: 期: 劳: 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是_ 。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_。(2分) 4甲、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情怀和志趣,试加以概括。(3分)3自主合作 展示自我 高效愉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