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伟业》观后感(改).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0655162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党伟业》观后感(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建党伟业》观后感(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建党伟业》观后感(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党伟业》观后感(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党伟业》观后感(改).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911年冬,孙中山从海外归来,于翌年1月1日就任临时大总统。与此同时毛泽东参加了光复新军。很快,袁世凯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在皇室中的威信,从孙中山手中取得了大元帅之身份,北洋民国政府成立。同年10月,国民党成立。 1914年夏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定下密约二十一条并且更改国体,自封为中华帝国皇帝,自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孙中山与蔡锷成护国军,出师讨袁。很快袁世凯便在举国声讨中黯然死去了。之后又随着张勋复辟的失败,中国进入了军阀割据的混战局面。而毛泽东、李大钊、周恩来等人虽身处不同地方,但都在内心思索着救国救亡之路,命运的会即将到来。普通观众即便是知道袁世凯称帝、签署二十

2、一条这些比较著名的历史事件,也未必了解张勋复辟、蔡锷发动护国战争、孙中山护法运动、火烧赵家楼等等。在120分钟表现这么多历史事件,建党伟业只能选择了片段式的表现手法,只展现事件的高潮部分,前因后果或用台词或用字幕传递,剩下的就只能指望观众的近代史知识足以自动补齐省略部分,否则实在很难跟上影片节奏弄清来龙去脉,更别说欣赏电影艺术了。 1917年冬,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918年冬,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北洋政府派遣使团出席巴黎和会。但是英美等国为制约已赤化的俄国,将青岛以及胶州湾割让给了日本人,完全无视中国的利益。1919年夏天,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了。经历了以上种种,中国的进步青年

3、们发现西方列强完全靠不住,而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成功却如同一盏明灯,为他们前进和奋斗指引了方向。 1920年3月,维经斯基来到中国,准备在远东建立共产国际支部。1921年3月,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等人彼此来往交流,誓要建立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1921年7月22日,十三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代表集结在上海博文女校宿舍,“中国共产党”在众人齐声吟唱的国际歌中呼之欲出! 影片建党伟业再现了伟大历史场景,影片中也闪耀了众多历史人物的鲜明个性,风采无限。重温历史,了解历史,让人内心汹涌澎湃。 创建中国共产党所经历的磨难与考验,凝聚了无数热血中华儿女的殷殷爱国情怀,更抒写了众多摧枯拉朽、催人奋进的历史

4、篇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成立,中国逐步走向了繁荣富强。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当时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正在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举国上下处在一片混沌的状态,除却列强的外力干涉外,旧中国内部本身也存在不少纷争战乱。中国到底该寻求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才能彻底改变不堪的面目? 一切进步的力量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那些旧中国封建残余势力腐朽凋敝的思想,以及国外列强图谋不轨的行径,终将昭然若揭,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革命所经历的一切,大多是在黑暗混沌中寻求光明真理之路。中国革命最终取得了伟大胜利。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政党基础,并为中国逐步走向崛起和复兴创

5、造了有利途径。 生活在幸福的当代,我们不能忘却过去那一段段充满腥风血雨的历史,更不能忘怀那些为了人民当家作主翻身得解放而做出无尽努力甚至流血牺牲的英雄先烈们。忠于党,报效国家,服务人民,是当代有志之士永恒的追求。看了这部影片,我被深深的震撼了。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民族危机,内外战争不断,人民出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曾经一度辉煌耀眼的东方,燃起的是熊熊的战火,滚滚的狼烟。仿佛把我们带到那个艰难而又催人振奋的岁月中,去追忆那段历史,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心底由然想起了那句话:“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遐想着当年历史的种种,心潮起伏。同时也感到了沉重的历史使命感。 如果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身处在这个剧变频增、竞争激烈的时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社会多元化的挑战,把祖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需要全体中国人把强烈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和为社会服务的具体行动。 作为一名有志之士,忠于党,报效国家,服务人民,是我们的毕生不变的追求,而安心服役,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报国为民的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我们要志存高远而脚踏实地,把献身国防与加强学习、做好本职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两者互为表里、互为促进,更好地承担起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