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口普查难点及初步对策思考.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0528908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人口普查难点及初步对策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年人口普查难点及初步对策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3年人口普查难点及初步对策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3年人口普查难点及初步对策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3年人口普查难点及初步对策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人口普查难点及初步对策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人口普查难点及初步对策思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口普查难点及初步对策思考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人口普查区域划分和地图绘制阶段;“两员选调阶段;业务培训阶段;清查摸底阶段;普查登记阶段;宣传发动阶段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在人口普查中,划分普查区域便于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是保证登记不重不漏的可靠根底,是建立普查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的有效途径,并能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普查指导员、普查员作为整个人口普查工作的链接点,担负着入户调查,填写普查表等具体工作,控制着普查数据质量的源头、人口普查不像农业普查、经济普查,涉及的普查对象不是很多,它是关系到家家户户、是全民参与的一次普查行为、在对人口普查进行正式登记之前,要对人口做清查摸底,先掌握人口的根本情况

2、,为正式普查登记打下坚实的根底、人口普查入户登记阶段是调查员直接向被调查者了解和登记有关普查信息的统计调查方式,是普查数据采集的重要环节、人口普查不仅是政府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行为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人口普查是我国十年一次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为我国未来制定人口政策,经济政策等提供重要的参考。本文将从人口普查的区域划分和地图绘制、“两员选调、业务培训、清查摸底、普查登记、宣传发动六个方面着力分析人口普查各阶段工作的难点,并提出初步对策。 一、人口普查区域划分和地图绘制阶段 在人口普查中,划分普查区域便于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是保证登记不重不漏的可靠根底,是建立普查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的有效途径,并能为

3、后续工作提供依据。划分原那么一般是普查区域尽可能与行政区划相吻合,逐级划分,地域覆盖不漏不重,特殊地区特殊对待。人口普查区域划分和地图绘制阶段存在着以下难点:一是普查区域的边界难以确定。一般普查区域范围大,人口密度集中,外来人口多、流动频繁,村居交叉混杂严重,并且存在“飞地问题,普查区域的边界难以确定。二是特定区域划分难。我区私营经济兴旺,工业区较多,这些特定区域也给人口普查的区域划分增加了难度。三是普查员业务素质不高,地图绘制能力较弱。由于普查员都是从社会上临时抽调的,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业务知识,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地图绘制工作比拟生疏,难度很大。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人口普查区域划分

4、和地图绘制阶段中碰到的问题。一是按照地域原那么划分普查区域。按照区域划分普查区,而不能按照户口或其他的部门管辖隶属进行普查区域划分,这是保证人口普查不重不漏、实现全面覆盖的前提。二是人口普查区域的边界要有明显的标志街道、公路、铁路、河流等,普查区和普查小区图的边界应该是一条首尾相接、连续不交叉的封闭曲线。以便保证普查有明确的分工,为实现登记的不重不漏提供坚实的根底。三是区域划分要便于操作、灵活处置。划分人口普查地理区域,特别是划分普查区和普查小区应该要便于实际操作、便于普查工作进行,具体情况、灵活对待。行政管理体系健全的、居民居住相对集中的地方,可按行政区划来划分普查地理区域;行政管理不健全的

5、新建的居民区、居民居住混乱无序城乡结合部的可地域切块来划分,也可二者兼顾,有主有次;对于一些学校、工厂、农场等单位,规模较大、完整独立的可单独划为普查区,让这些单位自己去组织普查;规模较小、职工居住地域上比拟分散的单位可归入当地的普查区域由当地的普查机构进行普查。 二、“两员选调阶段 普查指导员、普查员作为整个人口普查工作的链接点,担负着入户调查,填写普查表等具体工作,控制着普查数据质量的源头,主宰着普查数据质量,“两员的重要性和地位由此可见非常重要。这次人口普查“两员选调存在很大的困难。一是选调“两员符合条件的人选少。“两员应当由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统计专业知识,责任心强、认真负责的人员担任

6、,符合条件的人员少。二是“两员数量庞大,配齐难。初步统计,我区第六次人口普查需要配齐“两员数量达4000人之多,如此庞大的基数,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三是居住人口复杂、人员流动性大的地方,适宜“两员选调难。在外来人员众多的地方,因为人员流动频繁,治安情况较差,“两员选调难。针对“两员选调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努力选配高素质的“两员队伍。各镇街道要切切实实发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两员队伍中应该既有镇街道的基层干部,也有群众中的积极分子、社会志愿者,还应该有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广阔教师、大学生村官等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人员。二是切实提高“两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人口普查中的许多项目专业性、技术性较

7、强,增加了普查的难度。因此,“两员要对人口普查的业务知识到达非常熟练精通的程度,才能在实践普查中发挥出色。三是保障“两员的经费补贴及时到位。在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必要的经费保障是确保人口普查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条件,特别是要落实好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的劳动报酬,这是提高“两员工作积极性,保障数据质量的重要根底。 三、业务培训阶段 人口普查不像农业普查、经济普查,涉及的普查对象不是很多,它是关系到家家户户、是全民参与的一次普查行为。由于人口普查对象的广泛性,本次人口普查选调的“两员也是为数最多的一次。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行业、各个专业,有些甚至从未从事过相关方面的工作,缺乏统计

8、、普查方面的业务知识,面对人口普查的一系列报表也往往是无从下手。因此,如何组织好为数众多的“两员进行业务培训确实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在配足配强“两员队伍的根底上,要对“两员进行集中、标准、专业的业务培训。一是要选择适当的培训方法,因材施教,保证业务培训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人口普查涉及面广,需要培训的内容很多,因此对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日程安排等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并要制定程式化流程。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对有关指标、难点、普查表的正确填写,都要统一口径。对共性的问题要集中讲解,对个性的问题进行个别解答。二是根据“两员的业务能力,分层次进行培训。“两员基数庞大,业务能力有高有低,对部

9、分能力较弱的“两员要从最根底的内容开始培训,要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来讲解理论知识,从简单入手,由浅入深。对于素质较高,能力强的“两员要起到带着作用,从而保障普查培训顺利进行。三是要新时期、新条件下创新培训的新方式。要采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在传统教学方式的根底上,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培训内容更形象、具体、直观易懂,更能增加参训人员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过渡。 四、清查摸底阶段 在对人口普查进行正式登记之前,要对人口做清查摸底,先掌握人口的根本情况,为正式普查登记打下坚实的根底。在人口普查的清查摸底阶段存在着以下难点:一是调查小区地图的绘制工作以及?户主姓名底册?的编制。

10、在摸底过程中,要在短时间内掌握调查小区内的居民住房及其它建筑物的数量和分布情况,调查小区内住户的住址、户主姓名,本年出生和死亡人数、本户户籍人口等多项指标,对普查员来说一是时间紧,二是工作量偏大。而且对于小区地图的绘制,因为普查员业务素质普遍不是很高,有些对简单的绘图知识都不了解,难度非常大。二是人户分离现象导致清查摸底过程中出现漏登情况,与公安、计划生育部门掌握的人口数量差距过大。漏报现象严重,导致人口普查的数据失真、不准,数据的可信度大幅度下降。三是流动人口、居无定所人群摸底难。人口普查清查的原那么是“区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这是对固定场所而言的,对于居无定所的人群,清查摸底往往无从下

11、手。针对人口普查清查摸底阶段的一些难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认真做好普查区划分和绘图工作。区域划分和绘图工作是普查登记前的一项重要的根底性工作,这一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登记对象是否不重不漏,所以必须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普查区、普查小区划分一定要实地调查摸底,不仅要考虑地理习惯,还要考虑普查员登记的工作量。只有做到了普查区的全面覆盖和无缝连接,绘制地图清晰准确,才能为寻找普查对象打下坚实根底,保证普查的登记质量。二是收集整理好现有的行政资料。在清查摸底前,县乡两级普查机构要收集相关的行政资料,包括公安部门的户籍底册、外籍人员登记资料,计生部门的流动人口登记册、孩子出生登记资料,民政部门的

12、死亡登记资料,房管部门的产权登记、物业登记等资料,并将相关行政资料整理好按普查区域分解反应。这样可有效地减少漏户漏人现象。 五、普查登记阶段 人口普查入户登记阶段是调查员直接向被调查者了解和登记有关普查信息的统计调查方式,是普查数据采集的重要环节。从历次人口普查来看,入户登记阶段存在着以下难点:一是人户分离现在严重。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新建住宅的增加,加上工作、生活条件和某些政策的制约,居民迁新居的不愿或不能办理户口迁移手续,也有一些人常住地实际未搬迁,为了子女入学迁移了户口,造成这些人的常住地与户口登记地的不一致,这种现象多年来一直存在。二是外来人口流动频繁,加大入户登记的难度。改革开放以来

13、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沿海经济较兴旺地区乡镇、个体企业的崛起,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劳动力。外来人口自身的特点就是来源广、规模大、流动频繁,在人口普查登记中,如何查准、查清流动人口一直是工作的重点、难点。三是无户口人员导致人口普查数据容易漏登。在农村中,还存在相当部分的人口,有的因没有出生医疗证明不能申报户口,更多的是计划外生育害怕处分不敢申报户口,还有一些地方的抱养收养孩子现象突出,孩子没有任何合法有效的身份证明,收养的家庭没有也不可能办理合法的收养手续,最担忧的是孩子的身份一旦被证实就可能离开。这些不能报、不敢报、不想报户口的现象,成为人口普查登记的一大突出难点。针对人口普查登记存在的各个难点

14、,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人口普查是一种政府行为,要紧密加强与公安、计生、民政等重要部门的合作。针对外来人口密集的地区,公安部门要协助做好登记工作。计生部门要做好出生人口的登记工作。支持和鼓励群众及时向公安部门申报户口,申报不需要计生部门任何证明,对超计划生育、早生早育、未办独生子女证等原因未办理常住户口的要准予登记。二是人口普查登记前的户口整顿,为人口普查打下较好的根底。户口整顿澄清了各类人口数,解决了一批人户分离、应落未落户口和应销未销户口以及户口重登、项目登记过失等户籍管理中的问题。一时无法解决的,公安部门也进行了登记,待日后陆续解决。户口整顿的有关资料,为

15、人口普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六、宣传发动阶段 人口普查不仅是政府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必须发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才能圆满完成。宣传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响着人口普查的质量。只有广泛、深入地做好人口普查宣传工作,才能赢得社会各届的理解和支持。宣传发动要讲求声势、注重实效,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特别是镇、街道、村、居和社区的作用。各级各部门都要精心筹划,早做准备,注意上下联动,在人口普查的宣传发动工作分阶段逐步推向高潮。宣传发动工作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还有待解决:一是群众对人口普查工作配合程度低,防范心理强。人口普查内容涉及到家庭、个人的隐私,往往群众不愿意透露,不愿意配合人口普查工作。随着社会上商业

16、调查的增多,对于各种名目的调查,群众也会多个心眼,抵触心理比拟严重。二是宣传途径太过传统单一。人口普查的宣传主要通过电视台、报纸、播送、张贴宣传画、宣传标语、宣传橱窗、墙报、黑板报、悬挂横幅、?致被调查对象的一封信?等途径进行宣传,这些宣传途径都比拟传统,在新时期条件下往往不被人所关注,因此在宣传途径上要有所突破。三是缺乏专门的宣传机构,宣传人员缺乏。宣传工作贯穿人口普查的始终,只有建立健全的宣传机构,配足配强宣传人员,人口普查宣传工作才能够顺利的进行。针对人口普查宣传发动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得到解决:一是建立以宣传部、新闻中心、人普办为中心的宣传协调小组。各镇街道各指定一名宣传人员,负责本镇街道的宣传工作。通过健全宣传机构,配备宣传人员的方式加强人口普查的宣传工作。二是充分发挥“两员在人普工作中的直接宣传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