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陕西省单招考试语文模拟试习题-DOC.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0491632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陕西省单招考试语文模拟试习题-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完整版)陕西省单招考试语文模拟试习题-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完整版)陕西省单招考试语文模拟试习题-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完整版)陕西省单招考试语文模拟试习题-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完整版)陕西省单招考试语文模拟试习题-DOC.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陕西省单招考试语文模拟试习题-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陕西省单招考试语文模拟试习题-DOC.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完整版)陕西省单招考试语文模拟试习题,DOC2017年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考试模拟试题二 语文 一、选择题(24分,每小题4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离不开数以千计的科学家们处心积虑的科研工作,更离不开国家有力的支持。B来自科技界的政协委员,兴高采烈地参观了这个区污水净化系统设施.C产品的质量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休戚相关,一定要千方百计地确保.D中国寺庙建筑宏大精美,因势构筑,巧思妙想,真可谓鬼斧神工。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和言悦色 礼屈词穷 面黄饥瘦B以警效尤 陈归陋习 叱咤风云C方枘圆凿 擢发难数 驷马难追

2、D独树一帜 翻然悔悟 变本加历3、下列各组词语中,全都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两全齐美 如雷贯耳 震震有词B实事求是 睡眼惺松 固此失彼C与时具进 调以轻心 励行节约D至若罔闻 声名雀起 风声鹤唳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后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B时间是一匹在宇宙间任意驰骋绝不驯服的天马,我们只有尊重它,才有可能驾驭它,使它不致倏忽而逝。C本届亚运会上,中国游泳队表现不俗,这支队伍是由二十个集训队中挑选出的十二名优秀选手组成的。D今年国庆节期间我市所有的消防车、消防官兵,为保障人们安全过节,而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岗位

3、.5、选用下面的句子为文段填空,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湖上也好,山上也好,天空中也好, , , ;到处都在动,都是不均衡,是离奇变幻,是光怪陆离的阴影和线条的无穷的混合和错综,而万物之中却隐藏着宁静、柔和、统一和美的必然性。没有一丝完整的线条没有一个同样的瞬间 没有一片完整的色彩ABCD6、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75年前,侵华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惨遭杀戮。B韩国政府在将“端午”成功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又大张旗鼓地开展了为“汉字”申遗的工作。C中国选手在2011年深圳大运会的比赛中不孚众望,以优异的成绩展现了自己的风采.D古二、现代文阅读(16分,每

4、小题4分)7、根据材料,回答7-10题。悠然把酒对西山陈从周“更喜高楼明月夜,悠然把酒对西山”,明米万钟在他北京西郊的园林里,写了这两句诗句。一望而知是从晋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脱胎而来的。不管“对也好,“见也好,所指的都是远处的山。这就是中国园林设计中的借景。把远景纳为园中一景,增加了该园的景色变化。这在中国古代造园中早已应用,明计成在他所着园冶一书中总结出来,有了定名.他说:“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无拘远近.已阐述得很明白了。北京的西郊,西山蜿蜒若屏,清泉汇为湖沼,最宜建园,历史上曾为北京园林集中之地,明清两代,蔚为大观,其中圆明园更被称为“万园之园”。这座在历史上驰名中外的

5、名园-圆明园,其于造园之术,可用“因水成景,借景西山”八字来概括,这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具体表现.偌大的一个园林,如果立意不明,也难成佳构,所以造园要立意在先。圆明园如今仅存断垣残基,要谈这些只能用今日尚存的另一个大园林颐和园为例了.颐和园在北京西北郊十公里,万寿山耸翠园北,昆明湖弥漫山前,玉泉山蜿蜒其西,风景绚美。颐和园以杭州西湖为蓝本,精心模拟,故西堤、水岛、烟柳画桥,移江南的淡妆,现北地之胭脂,景虽有相同,趣则各异。园面积达三四平方公里,水面占四分之三,北国江南因水而成。入东宫门,见仁寿殿,峻宇翚飞,峰石罗前。绕其南豁然开朗,明湖在望。万寿山面临昆明湖,佛香阁踞其颠,八角四层,俨然为全园

6、之中心。登阁则西山如黛,湖光似镜,跃然眼帘;俯视则亭馆扑地,长廊萦带,景色全囿于一园之内,其所以得无尽之趣,在于借景。小坐湖畔的湖山真意亭,玉泉山山色塔影,移入槛前,而西山不语,直走京畿,明秀中又富 雄伟,为他国所不及.廊在中国园林中极尽变化之能事,颐和园长廊可算显例,其予游者之兴味最浓,印象特深。廊引人随,中国画山水手卷,于此舒展,移步换影.上苑别馆,有别宫禁,宜其清代帝王常作园居。谐趣园独自成区,倚万寿山之东麓,积水以成池,周以亭榭,小桥浮水,游廊随径,适宜静观,此大园中之小园,自有天地。园仿江南无锡寄畅园,以同属山麓园,故有积水,皆有景可借.水曲由岸,水隔因堤,故颐和园以长堤分隔,斯景始

7、出.而桥式之多,构图之美,处处画本,或玉带桥之莹洁柔和,十七孔桥之仿佛垂虹,每当山横春霭,新柳拂水,游人泛舟,所得之景与陆上得之景,分明异趣。而处处皆能映西山入园,足证“借景”之妙。以下是对“借景”之说的阐释,正确的一项是 ()A“借景”指把不是园林中的景物搬入园林,使园林添色,使游人顿增游览兴致B“借景”指在园林中进一步增添远景之美,而造园要立意在先,更强调了借景的作用C“借景”指以园林之外的景物为背景,使外景烘托内景,增添了景致的变化和趣味D“借景”指巧借园外景物,使之与园内之景相映成趣、融为一体,增加了景色变化8、 以下完整体现了颐和园造园之术的一项是 ()A颐和园面积达三四平方公里,水

8、面占四分之三,北国江南因水而成B万寿山耸翠园北,昆明湖弥漫山前,玉泉山蜿蜒其西,风景绚美C水曲由岸,水隔因堤,故颐和园以长堤分隔,斯景始出D上苑别馆,有别宫禁,宜其清代帝王常作园居9、 古代造园讲究立意,以下最能说明这一点的一项是 ()A北京西郊最宜建园,历史上曾为北京园林集中之地B佛香阁踞万寿山之巅,俨然为全园之中心C颐和园移江南的淡妆,现北地之胭脂D颐和园长廊极尽变化之能事,仿佛舒展的山水画手卷10、 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园林设计中的借景必须因园内之水,借园外之山,这种说法失之偏颇B圆明园等一批名园和传世的园林理论着作园冶表明中国园林艺术源远流长C颐和园的

9、成功之处在于集郊园野趣于一身,同时又不失其皇家园林的品位D颐和园以杭州西湖为蓝本,精心模拟,以至成为中国园林设计中“借景”巴三、(25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问题。11、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4题。单 纯对于心的境界,我所能给出的最高赞语就是:丰富的单纯。我所知道的一切精神上的伟人,他们的心灵世界无不具有这个特征,其核心始终是单纯的,却又能够包容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思想。我相信,每一个精神上的伟人在本质上都是直接面对宇宙的。一方面,他知道自己只是宇宙的儿童,这种认识深藏于他的心灵的核心之中,从根本上使他的心灵永葆儿童的单纯。另一方面,他对宇宙的永恒本质充满精神渴望,在这种渴望的支配下,他

10、本能地为一切精神事物所吸引,使他的心灵变得越来越丰富。与此相反的境界是贫乏的复杂.这是那些平庸的心灵,它们被各种人际关系和利害算计占据着,所以复杂;可是完全缺乏精神的内涵,所以又是一种贫乏的复杂。除了这两种情况外,也许还有贫乏的单纯,不过,一种单纯倘若没有精神的光彩,我就宁可说它是简单而不是单纯.有没有丰富的复杂呢?我不知道,如果有,那很可能是一颗魔鬼的心吧。人性的单纯来自自然。有两种人性的单纯,分别与两种自然相对应。第一种是原始的单纯,与原始的物质性的自然相对应.儿童的生命刚从原始的自然中分离出来,未开化人仍生活在原始的自然之中,他们的人性都具有这种原始的单纯.第二种是超越的单纯,与超越的精

11、神性的自然相对应.一切精神上的伟人,包括伟大的圣徒、哲人、诗人,皆通过信仰、沉思或体验而与超越的自然有了一种沟通,他们的人性都具有这种超越自然的单纯.在两种自然之间,在人性的两种单纯之间,隔着社会和社会关系。社会的作用一方面使人脱离了原始的自然;另一方面又会组织人走向超越的自然。所以,大多数人往往在失去了原始的单纯之后,却不能获得超越的单纯。社会是一个使人性复杂化的领域。当然,没有人能够完全脱离社会而生活。但是,也没有人必须为了社会而放弃自己的心灵生活。对于那些精神本能强烈的人来说,节制社会交往和简化社会关系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够越过社会的壁障而走向伟大的精神目标.11从文

12、中看,“心的境界有哪几种?(6分)12第一段中的“丰富的单纯”指的是什么?与“丰富的单纯”相反的境界是什么?(6分)13作者认为有哪两种人性的单纯?怎样达到第二种单纯?为什么?(6分)?14第一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与下文哪句相呼应?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精神上的伟人与平庸之人在心的境界上的本质区别。年近八十的总统卡斯特罗在大病初愈后走起路来还真有些鹅行鸭步。四、(16分)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题。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王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

13、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渍,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听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注】厉王:西周最凶暴的君主之一.召(sho)公:周王朝的卿士.弭(m):止息。列士:指上士、中士、下士。士是统治阶级中

14、最低的一个阶层。瞽(g)、瞍(su)、(mng):都是盲人。箴(zhn):规劝的言辞。耆艾:指年老的人。隰(x)衍:低下而潮湿的土地;衍,低平的土地。15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6最后被流放到彘的是谁?(5分)17召五、诗词阅读(9分)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819题。感遇十二首(其七)张九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18诗人首先赞美什么?其用意何在?(4分)19全诗采用了怎样的艺术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5分)公谏厉王的主旨是什么?(用原句回答)(6分六、作文(60分)14、名利是场,名利是网,几多较量,几多迷茫。名利是帆,名利是樯,几多奋斗,几多沮丧。一个古老的哲理,一个常新的命题,世上没有不为名利的超人,只有善待名利的智者。假如人人都清心寡欲,那将是怎样一个世界?假如人人都利欲熏心,那又是怎样一种情景?上面这段文字能使你想到些什么呢?请以“名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所写内容必须在“名利”的范围内。要求: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