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县洪河屯乡一中翟永红难忘岳父.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0473069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阳县洪河屯乡一中翟永红难忘岳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安阳县洪河屯乡一中翟永红难忘岳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安阳县洪河屯乡一中翟永红难忘岳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安阳县洪河屯乡一中翟永红难忘岳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阳县洪河屯乡一中翟永红难忘岳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阳县洪河屯乡一中翟永红难忘岳父.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岳父琐忆洪河屯乡第一中学 翟永红 我的岳父张荫棠生前是安阳县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他出身于一个富农家庭,从小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其名字中的“棠”字就取自郭沫若的话剧棠棣之花。他离开人世已经三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却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时值其去世三周年忌日,琐忆点滴,以示纪念。我们村学校原是一所小学、初中一体化的学校,附近几个村庄的学生都在我村上学,直到20世纪90年代全县学校布局调整时初中部才被撤并而只保留了小学。我记事起岳父就一直在我们村学校教书,一直到他退休。岳父当时任我的初一、初二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当时因我的语文成绩好,遵守纪律,品学兼优,他对我非常“器重”,多次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我,还“

2、封”我一个实质上只管学习不管班级事务的“副班长”头衔。他理着平头寸发,粗糙的脸庞,嘴角下有一个瘊子,略显胖胖的身材、灰黑色的身影给人一种穿越新旧社会、饱经风霜的沧桑感。从年轻时代起,一直到他去世,他的身形、他的面目,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清晰地记得,我们村学校里有一些老师颇具“名气”,有一位经常发狠打骂学生被同学们“闻之色变”的老师;有一位喜欢揪学生耳朵、拽学生头发闻名的老师;有一位习惯冷嘲热讽、挖苦学生闻名的老师;还有一位足智多谋、赛诸葛孔明的数学老师。我的岳父面憨心善,为人忠厚,性格极其和蔼、谦恭,平易近人,待人诚实随和,一辈子和人没有恩怨过节,从没和人红过脸,深受学生、同事和街坊邻居好评。

3、附近村庄的人大都认识岳父。许多学生念着他的好,毕业多年后到家中“醉酒寻师”,或悔恨当年顽劣贪玩、或回忆当年校园师生情谊、或感念师恩,我曾亲眼见过好几次。有一次作文课,他带领我们去田野里观察大自然,回校后让我们写观察日记。至今我还记得,他将我的文章用红水笔圈点批注了许多,其中有一句描写秋天原野景色的句子用红红的钢笔水划住了,加上了旁批“豆荚炸开,黑豆怎么变成黄豆了?观察要仔细”。岳父是一个诚实、敬业的教师典范。每每夏季的午后,我们从他的办公室门前经过,透过木板门缝里往里看,总看到他躺在床上鼾声如雷、酣畅淋漓睡觉的身影。课堂上的他又是一位心如明镜、循循善诱的园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世无争,他过

4、着教书育人平凡而极有规律的生活。我常想他真的是达到了心宽体胖、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境界了。尽管学校离他们村很近,但他几十年如一日以校为家,通常情况下每周仅回家一次。家里的田地和子女们的吃喝住行,都是岳母一手料理的。岳母知道靠不住他(指望不上他),只好拼命干活持家。用岳母和儿女们的话说,他已经把自己卖给了“公家”,哪还顾家里人的“死活”。埋怨归埋怨,但终究还是理解他作为一个“公家人”的爱岗爱校心结的。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莘莘学子们纷纷“挤过独木桥”、“跳龙门”、争抢“铁饭碗”盛行的年代,岳父从没有给儿女们托过一次“关系”、走过一次“后门”、送过一次“礼”、办过一个“备份”学籍。因其人品好,教学成绩

5、突出,乡教办室曾提名让其当担任校领导职务,被他婉言谢绝了:我喜欢学生和学生在一起,让我多和学生打交道吧时过多年,儿女们聚在一起,常常深有感触地说:父亲当了一辈子老师,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模范教师!真的,岳父曾向我们展示了他和一班教师登临泰山意气风发的合影,岳父自豪的说,当时教育局组织全县优秀教师去泰山旅游,洪河屯乡只有自己一个名额岳父没有高深的教育理论,没有骇人的教育模式,只是本分、朴实、平淡的和学生打了一辈子交道,教了一辈子的书。他的普通话很蹩脚,他用普通话和地方话夹杂混合的语言给我们讲课,对于一个从旧时代“穿越”过来的人,我们做学生的都能够理解。无论钢笔字还是毛笔字,岳父书

6、写的速度都很快。他从不刻意遵从模仿颜柳欧赵等名家,他的字属于很自然、很成熟、符合大众化审美观的一种,笔迹里看不出模仿或作秀的痕迹。每到春节前夕,他所在的小村里家家户户都会把一摞摞大红纸拿到他家,他会以极快的速度写完,然后家家户户门上贴的对联都出自他的手笔。字如其人,文如其人,一点也不过分,认认真真写字、明明白白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平平淡淡生活,是岳父一生的写照。岳父是小村里的“文化人”,无论谁家办“红白”事,他都是负责“帐桌”或“文书”的。在我这个70后的记忆中,各村干部换了一茬又一茬,墙上的宣传标语口号“与时俱进”,随时事不断更新变换。岳父村里隔三岔五往墙上书写各类宣传标语口号时,总少不了他

7、的影子。听妻子讲,岳父没有“大能耐”,但是他从不“眼高手低”。犁靶耕种样样懂,看孩子、哄孩子、画简笔画、唱歌、吹横笛、讲故事非常在行,擀面条、烙饼、蒸馍、做家务,井井有条。妻子姊妹六个,岳父很爱自己的子女。妻子每每忆及父亲,常常回味无穷、满脸幸福:小时候,炎热的夏季晚上,父亲常常挨个给我们姊妹洗头洗澡、扇风驱蝇,然后讲非常动听的故事,在父亲的故事中,我们满脸幸福不知不觉的睡着了几年前夏天的一个傍晚,岳父在路上拣到一大盘电缆线,他就站在大路口等啊等,直到失主焦急的赶过来,他二话不说,将电缆线交给了那个人1985年秋天,岳父鼓励我们班成绩优秀的几位同学报考乡重点中学,结果我以全乡第八名的优异成绩被录取,于是我第一次离开了生我养我、熟悉的村庄到外地求学,离开了我的父母和我的恩师后来的岳父。白驹过隙,往事依依。逝者已安息,但岳父身上平凡、朴素、随和、正直、上进的元素将激励着我不断自新,勇于上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