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硫剂实验方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0414069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硫剂实验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固硫剂实验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固硫剂实验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固硫剂实验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固硫剂实验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硫剂实验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硫剂实验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燃煤固硫剂的评价和优选一、实验目的:在高温条件下(1100C),选取5种燃煤固硫添加剂,对其固硫性能进行评价, 选择合适的固硫剂编制技术方案。二、实验方案:选取 CaO 或 CaCO3 作为主固硫剂,同时找出实验过程中的最佳添加剂,选择 几种固硫添加剂(包括 Fe2O3, ,A12O3,Na2CO3,KOH, ,)进行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进 行双组分及三组分添加剂的实验研究,最后确定出在高温条件下固硫效果最显著 的复合添加剂组分及其加入量。三、实验仪器及设备:(1) SRJK-2-13A型高温管式炉,能够加热到1300C,并有80-100mm的高温恒温带 (1200 5C);(2) WRP-10

2、0型铂锗-铂热电偶;KSY-4D-16型温度控制仪;(4) 缩口式燃烧管:耐温高达1300C以上,管总长约为650mm;(5) 吸收瓶: 250mL 锥形瓶(两个);(6) OhansAdventUrerMD100-l 型电子天平,精确到 0.0001g;(7) 101-ZABS型电热鼓风干燥烘箱:实验所需烘干温度为120C;(8) 空气流量计:测量范围 0600mL/min;(9) 尾气吸收塔:由两个容积为 250mL 的锥形瓶组成,用于吸收尾气中的酸性气体 和水蒸气;(10) 50mL 碱式滴定管;的硅橡胶管。2. 将高温炉加热并稳定在1200土5C,测定燃烧管内高温恒温带及500C温度带

3、 部位和长度。3. 将干燥塔,氧气流量计,高温炉的燃烧管和吸收瓶连接好,并检查装置的气 密性。4. 用量筒分别量取100mL己中和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2个吸收瓶中,塞上带 有气体过滤器的瓶塞并连接到燃烧管的细径端,再次检查其气密性。5. 在电子天平上准确称取煤样,固硫剂及添加剂(精确至0.0002g)后将其在瓷舟 中混匀。(2) 测定过程6. 当高温炉加热并控制在1200土5C时,将盛有煤样的燃烧舟放在燃烧管入口端, 随即用带T形管的橡皮塞塞紧,然后以350mL/min的流量通入氧气,用镍铬丝 推棒将燃烧舟推到500C温度区并保持5min,再将燃烧舟推到高温区,立即撤回 推棒,使煤样在该温度区

4、燃烧 10min。7. 10min 后,停止通入氧气,先取下靠近燃烧管的吸收瓶,再取下另一个吸收 瓶。8. 取下带T形管的橡皮塞,用镍铬丝钩取出燃烧舟。9. 取下吸收瓶塞,用水清洗气体过滤器 2-3 次。清洗时,用洗耳球加压,排出 洗液。分别向2个吸收瓶内加入34滴混合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 溶液由桃红色变为钢灰色,记下氢氧化钠溶液的用量。(3) 空白测定.10. 在燃烧舟内放一薄层三氧化钨(不加煤样),按上述步骤测定空白值。 五、煤中全硫量的测定-燃烧中和法V-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用量,mL;V0-空白测定时,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用量,mL ;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m ol/m

5、L;0.016-硫的毫摩尔质量,g/mmol; m-煤样质量;f-校正系数。2.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称取优级纯氢氧化钠(GB/T629)6g,溶于5000mL经煮沸并冷却后的水中,混合 均匀,装入瓶内,用橡皮塞塞紧。取预先在120C下干燥过1小时的邻苯二甲酸氢 钾0.20.3g(标准至0.0002g)于250mL锥形瓶中,用20mL左右水溶解,以酚酞作指 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按下式计算其浓度:m0.2042V式中: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mol/mL;m-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V-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用量,mL;0.2042-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毫摩尔质量,g/mm

6、ol。七、固硫剂组合 单组分固硫添加剂固硫效率的评价1Na2 CO3;2KOH双组份固硫添加剂对固硫效率的评价1 KOH/Fe2O3 ;2KOH/ Na2 CO33Na2 CO3/Fe2O表.实验数据记录表KOH/摩尔比组分1质量组分2质量Fe2O3Na2CO3/摩尔比组分1质量组分2质量Fe2O3Fe2O3KOHFe2O3Na2CO30.20.00010.00190.20.00150.000510.00050.001510.00080.001250.00130.000750.00020.0017KOH/摩尔比组分1质量组分2质量Na2CO3A12O3/摩尔比组分1质量组分2质量A12O3Na2CO3KOHNa2CO3Na2CO30.20.00020.00180.20.00170.000310.00070.001310.00100.001050.00150.000650.00030.0017Na2CO3/摩尔比组分1质量组分2质组分3质量Na2CO3/摩尔比组分1质量组分2质组分3质量Fe2O3/Na2CO3量 Fe2O3KOHA12O3/Na2CO3量 A12O3Fe2O3KOHFe2O30.5/0.2/0.10.00120.00070.00010.5/2.5/0.20.00030.00150.0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