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说课材料.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0397336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沁园春雪》说课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沁园春雪》说课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沁园春雪》说课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沁园春雪》说课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沁园春雪》说课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沁园春雪》说课材料.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苏教版语文八年级( 上册)第15课沁园春 雪 作者及工作单位 范德华 永和乡第一中学 教材分析 沁园春 雪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诗坛的一首杰出的词作。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为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学情分析 1.我们鉴赏诗歌,应仔细寻味诗歌的意境和想像,理解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2.从现有的九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上看,对诗歌的赏析已有一定的感性认知和具备初浅的理性分析能力,这是教师引导学生寻味诗歌意境的依据与出发点。 3.本文文字浅显,通俗易懂,情节引人入胜,再加上对诗歌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课堂上应通

2、过激趣促使学生保持浓厚的注意力。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1.简介作者毛泽东的主要事迹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读准“莽”、“逊”、“娆”、“骚”、“朝”、“分”、“汗”等词的字音。 3.掌握课下注释中列出的重点词语的字形及含义。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准确熟练地背诵全诗。 2.揣摩诗歌中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想像,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想像,理解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2.理解写景、抒情相结合的特点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议论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

3、难点: 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 课,培养兴 趣,强化动机 二、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 三、配乐朗诵 四、深入阅读,理解思想和艺术 五、分角色指导朗读 六 小结 教师活动 一 1.投影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高亨的水调歌头 读毛主席诗词: 掌上千秋史, 胸中百万兵。 眼底六洲风雨, 笔下有雷声。 细检诗坛李杜, 词苑苏辛佳什, 未有此奇雄。 教师略作解释,请学生发表意见。 2.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毛泽东的代表作沁园春 雪 二 通过多媒体向同 学们展示作者简介与 写作背景。三 事先制作教学软件:选一些雪景图片,包括高山、大河、长 城等雪景图片,叠加 自下而上移动的沁园春 雪

4、文字,再配以朗读录音。四 教 学 上 阕 多媒体展示思考题: 1.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些句子是写雪的? 2.词的上阕哪些句子总写北国雪景?这些词句创造了一个什么意境? 3.赏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4.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试加以分析。五 教 学 下 阕 多媒体展示思考题: 1.由眼前的景色联想到哪些内容? 2.作者对词中杰出的历史人物进行的总体评价是? 3.谁是真正的英雄人物? 六1.再次欣赏配乐朗诵; 2.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七 指导学生小结全文预设学生行为 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高亨对毛泽东诗词进行了高度评价,同学们通过高亨的这首词,对毛泽东的诗词会有初步的认识。同学们可以畅所欲

5、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欣赏视频材料, 对毛泽东同志的生平 与写作背景进行深一 步的理解。观看视频材料,读准“莽”、“逊”、“娆”、“骚”、“朝”、“分”、“汗”等词的字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 1.词的上阕 2.前三句。创造了一个广阔博大的意境。 3.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化动为静的写法;写出了山的连,原的高。 4.虚景。从“须”可以看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 1.词的下阕。 2.“惜”惜中含褒,肯定他们是英雄;批评他们缺乏文学才华。 3.新时代的人民群众。分角色朗读课文。沁园春 雪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为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

6、格。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入新课学习。 为学生更好的理解这首词的内涵作准备扫除文字障碍,感受诗歌的意境。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相互讨论,相互启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互补作用培养学生交流、倾听、评价意识和自主 学习能力。 进一步感受诗歌的意境。 小结 板书设计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写景: 北国风光 长城内外 千里冰封 望 大河上下 实 写 万里雪飘 山 原 看 须晴日 虚 写 (总体写) (具体写) 抒情 :江山如此多娇! 议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自我评价表 学习情况(很好20分,还可以10分,一般 5分,不好0分) 如何改

7、进 课前预习 字词积累 合作讨论 课内发言 作业 总评 教学反思 值得肯定的地方: 、问题设计遵循了整体把握文本的原则,力图使学生经历从整体到局部的阅读过程。提问切中了作品的要害,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且具有清晰的层次感。上阕围绕“为什么写景产生了壮美的效果”一问展开,下阕则以对比为支点,融评价历史人物与理解“风流人物”内涵于一体。 2、备课时也把介绍意象和“诗品取决于人品”的论点定为教学目标,意在丰富学生诗词鉴赏的基本知识。 这些知识对提高学生鉴赏水平应该说是大有裨益的。具体操作过程也引发了有价值的比较阅读。 不足之处: 、除了朗读、模仿教师的范读,学生的活动主要是停留在思考回答教师提问的层面上

8、。不能说这种活动完全是非自主的,但至少提出问题阶段的活动是非自主的。依据平时的教学实践,我也几乎认定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的探究价值是有限的,更不曾设想由此来组织课堂教学。 、从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看,我期待的效果是学生能认同自己研读教材的结论,而不认为学生具备自主完成较高层次的研读的知识储备。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学生课堂活动的基本表征是学生的表达,比如提出疑问,讨论问题,展示议论或独立思考的结果,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等等。而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我也没有让学生用较多的课外学习(如查寻背景材料)弥补这种不足,所以课堂上学生的活动似乎难以展开,教师仍扮演了主角。 、从形式上看,本节课学生的群体活动就是

9、朗读。由于对时间因素的考虑和对独立思考的重视,我并没有强调合作(讨论),于是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更多地表现为“一对一”的问答。但我仍以为自己较好地引发了学生的思维冲突,虽然问题的解决较多地借助了教师的讲解和总结。 学生活动应当成为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教师的“教”也应当回应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这节课的教学设想,关注了“学生可以学到什么”,但忽视了“学生怎样用自己的方式去学”。 学生活动的质量固然不取决于课堂的活跃热闹程度,而取决于活动所围绕的核心,但教师的思维毕竟取代不了学生的体验。教师的引导作用必须发挥但可以有多种方式,新课标想来是希望教师更“隐身”一些,希望教师的引导作用能更多地在学生活动中显示出来 。 相关专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