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磁现象》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0375328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单的磁现象》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简单的磁现象》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简单的磁现象》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简单的磁现象》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简单的磁现象》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单的磁现象》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单的磁现象教学设计 哈156中学 张立君一、教学理念:新课程需要我们坚定两种信念:民主理念、生本理念。实施上述教学理念的关键在于你的课堂的开放程度究竟有多大?你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多大?在你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的基础上,学生自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教师不可能完全理解学生的思维,甚至不可能覆盖他们的知识面,那么,我会将机会交给学生,时刻想着“不教给学生什么”,并在课程中设计出不同的“空白点”来实现它,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等待”,不要急于介入学生的交流与讨论之中,而应该给学生机会通过自己的方式解决他们在学习、探究过程中困惑与问题,这样也就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学生“学的需要”而不是自己“教的需要

2、”上来,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学生的潜能,同时,通过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对教材进行相应的剪裁和“教材重组”使之更符合学生学习需要。二、教学思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教学设计如下:1、 给学生充分的“体验”机会让学生利用实验用具随意进行实验,意在“激活”学生的学习情绪,积累最初的感性认识,便于学生在交流中谈出自己独特的实验体会。2、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习惯和思维方式:这节课上我有意识的设计了“实验整理交流”三个过程,使学生自然地完成了由直观物理现象形成初步实验结论到讨论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3、 用三件磁体应用的不同物品,总引课题,并检验学生学习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情况

3、。4、利用所设计的“物理学习记录卡”帮助学生学习记录实验现象、整理实验过程、形成对自己和组员的“形成性评价”。三、教材分析:简单的磁现象是人教版第二册第十二章的第一节内容,主要研究:磁体的磁性及指向性、磁极及其相互作用、磁化及磁性材料等简单的磁现象,是电与磁教学的起始,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体的磁性等知识的研究又是下一步研究磁场的重要铺垫。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良好体验,将为学习磁场性质学习留下探究的方法和思考的策略,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在物理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四、学情分析:学生对磁体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如磁铁的吸铁性、指向性、“同性相斥、异性相吸”,这为学生进行磁现象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条件,而学

4、生的认识又只是停留于生活经验和书本表面的,这就注定他们会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将知识进一步深化,并学习利用已有经验和实验对新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随意实验”过程也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使学生在无思想框架束缚和目标压力情况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经过三年的教学过程学生已经能够主动的进行交流和自主探究,并且有与人交流合作的愿望。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情况,我将教学目标制定如下: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磁体的磁性、指向性、磁极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化等现象;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逻辑思维等多种能力。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各种磁现象的过程,能描述其观察现象的主

5、要特征;2、能在观察、实验和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3、尝试从所观察的磁现象中归纳出简单的规律,如: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4、尝试在实验和学习中运用所学的科学研究方法,并学习总结自己运用的新的思考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保持整个过程中对磁现象的好奇;2、乐于参与观察、实验、交流等实践活动;3、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与他人交流的愿望;4、能对自己和他人进行客观的评价。五、教学方式: 本节课设计成为:开放式教学、发现式教学、小组合作式教学。六、学生实验用具:条形磁体两个、蹄形磁体一个、小磁针一个、支架一个、铁屑一盒、一元镍币一枚、五角铜币一枚、一角铝币一枚等七、教学过程设计与教学

6、策略:教学过程设计设计意图教学策略(一)、设置情景:利用三种不同原理利用磁体的物品幼教板、指南针、磁悬浮列车模拟玩具,进入研究主题。(二)、新课教学:1、 自主发现阶段:让学生利用手边的实验器材自由地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2、 实验整理阶段:小组内整理实验现象并进行组内讨论初步形成小组内意见。3、 组间交流阶段:组织组间进行交流,通过学生间的交流与论证,形成统一意见,梳理成知识体系。 4、 应用实践阶段:组织学生分析三件物品的原理,并根据学生的需要,适当降解“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5、 自我评价过程: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三)、小结:针对课堂情况从实现“三维目标”的情况上

7、进行简单总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研究主题。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没有任何负担和框架束缚的基础上对磁现象产生感性认识,便于下一步的探究与交流。使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思考,小组内进行交流,形成初步实验结论和小组内意见。创设学生交流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自主地解决问题,形成知识体系。通过分析过程,使学生“学以致用”,并通过“磁悬浮列车”的教学过程进行“STS”教育,引导学生课下搜集相关资料。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巡视、指导,并注意观察学生的实验方式与过程,帮助和提醒学生记录自己独特的方式与方法。利用“物理学习记录卡”帮助学生进行系统整理。设计内容有

8、:1、 你们在以上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2、 你们整理概括出哪些结论?依据是什么?3、 你们还有哪些现象不能理解,需要同学们的帮助?引导学生对每个观点进行多角度的论述,达成一致性意见。注意学生论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思维方式及思维的闪光点,进行激励性评价,组织同学间的相互评价。可使用投影仪帮助学生间看清实验现象。按照学生交流的实际情况整理知识要点并形成板书。用投影仪将“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图打出进行讲解,并提供查询相关资料的“网站”。倾听、引导。六、教学评价:这节课教师将课程内容设置为“体验课程”、开放式教学,目的是照顾不同学生对“磁现象”的不同的知识储备和感受,使每个学生都能

9、通过自主实验有所感受,并且能够相对独立的学习,便于在交流中的相互学习、解决质疑,这是因为教师将教学的需要定位于“学生的需要”而非教师自己“教的需要”,在学生对“磁现象”有了最根本的感性认识后,才能真正的明确究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些什么,又要与他人分享些什么。教师的所有教学设计都是基于对学生的了解与信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全开放式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完全自主的情况下进行探究、交流、合作,学生的学习方式、过程与方法也必将各具特色,体现出他们对磁现象的独特理解。在同学们的交流之中,教师能采用“等待”的方式,并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解决他们在学习和实验探究中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中常用的一句话是“你

10、们怎么认为?”也正因为教师没有给学生以任何思维上的“提示”,学生才会将自己独特的想法表露出来;正因为教师适度的“等待”,才会激发学生不断的去思考、交流,才会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整个课堂的许多片断让我记忆犹新,如:一些同学通过“磁极靠近”的实验发现“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论,也有同学利用两磁极之间吸附铁屑之间的排斥与吸引作用,将这种作用放大化,到此,教学要求已经达到,教师可以满意的“结束”,可是教师没有马上这样做,片刻后,一名同学起立后手:“我们用蹄型磁体的两极去吸引条形磁体的中部时,无论是N极与条形磁体S极相接触,还是N极与条形磁体的N极相接触,都相互吸引,所以我觉得这个结论

11、不成立。”(参见图示)学生们哗然,这怎么可能呢?同学们马上进行了实验,结果一致,经过讨论,学生们找到的症结:蹄形磁体此时相当于接触了条形磁体的中间磁性最弱的地方,所以表现出来的吸引作用要大于排斥作用,此现象说明“磁体两端磁性最强”,与“磁极间相互作用”不矛盾。这样的片断多次出现,学生的情绪完全进入了学习与探讨之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所探究的问题都源于学生自身的实验体验,教师没有进行任何限制,而是给学生充分的自主,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方式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及时的根据学生“学”的需要,调整教学内容,进行了切合实际且符合学生需要的“教材重组”,体现了“教”与“学”的真正融合,将新课程理念发挥的非常充分,这是“真正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的真实体现。这些也真正说明了一个道理:等待需要足够的耐心,不是学生没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只是我们教师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多大?你是以你的“教”的需要为本,还是以学生“学”的愿望与需要为本?是以一节课的知识的完整性为标准,还是真正的从学生终身学习的角度来考虑或评价课程实施的优劣?你的观念决定着你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