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的职业判断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0359053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的职业判断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会计的职业判断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会计的职业判断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会计的职业判断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会计的职业判断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的职业判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的职业判断(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判断与会计造假一什么是会计的职业判断?会计职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根据会计原理、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会计法律 法规等会计标准,在遵守会计基本假设和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企业的经 济环境和经营特点,以及企业具体情况,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和经验,通过分析、 比较、计算等方法,对非确定性会计事项和业务所作出判断和选择的过程。 二如何实施会计职业判断?(一)实施会计职业判断的原则:1. 客观性与谨慎性原则客观性与谨慎性原则要求判断主体如实地反映判断客体,即真实地反映企业 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在做出具体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2. 合法性与公允性原则合法性与公允性要求会计职业判断应在国家

2、会计法律、法规、准则、制度的 框架内做出,并强调财务会计信息的公允揭示。3. 适用性原则适用性原则要求会计原则、方法和程序的选择和调整应符合企业的理财环境 和生产经营特点,以便能够最恰当地反映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 流量,并且便于根据经营周期和行业特点进行税收筹划,降低成本,增加利润。4. 公正性原则公正性原则是对判断主体的要求,要求会计人员在进行职业判断时,应保持 正直的品格,客观公正地处理会计事务,不偏袒任何一方的利益。5. 效益性原则效益性原则要求在会计职业判断过程中应随时考虑成本与效益的对比关系, 择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必须具有可操作性。(二)实施会计职业判断的程序:1. 理

3、解问题会计人员要对相关的事项和环境有清晰的认识,了解与问题有关的所有信 息,包括问题本身的信息、以及产生的前因后果方面的信息等。对于一些复杂事 项,如复杂的租赁合同,复杂的促销方案等,由于其涉及多方面关系,有时还需 借助图表等辅助方式,来描述事项中涉及的相关各方关系,以帮助全面理解问题。2. 确定目标该目标是针对具体判断事项而言的,即明确是对什么做出判断、判断结果应 实现什么目的等。对于复杂事项,有时还需把整个问题分解为较简单的子问题来 分别解决。明确判断目标,可以指导会计人员围绕目标有效地搜集信息。3. 提出备选方案备选方案即可能的判断结论。这一阶段受人的知识经验的影响较大,对同一 问题,不

4、同的人可能会提出不同的备选方案;同一个人随着信息的获得,对备选 方案也可能会修改和补充。4. 收集信息首先,信息的来源依赖于选择什么标准来比较。可选择的标准包括既定的标 准、该公司过去的情况、行业中其他公司的情况以及类似事件的结果等,其中既 定的标准是最常用的。会计职业判断中的既定标准主要是指权威机构发布的专门 规则和制度,在我国主要是各种财经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证券监管条 例等。其次,收集信息还应具有导向性。如要判断一项交易是否为非货币性交易, 就要收集补价和资产公允价值的信息。再次,信息收集过程同时也是进一步认识 问题的过程,如果发现原备选方案或拟确定的标准并不恰当,就要进行必要的

5、修 改,然后再补充收集信息。5. 确定标准它是指根据所收集的资料,经过分析评价后确定的具体适用标准,如会计准 则中的某一具体论述。在没有明确的法规标准的情况下,行业惯例、事实等在特 定情况下也可作为判断标准。确定恰当的标准非常重要,选择失当就可能导致判 断的失误。6. 分析比较即将判断标准和备选方案逆行分析和比较。使用的主要方法是识别衡量和序 列衡量。识别衡量是指确定判断对象(某一备选方案)与判断标准相符合的程度。 序列衡量是指把判断对象按一定标准排列起来后衡量其各自的优劣,它用于有多 种方案均可选择时的最佳方案的确定。7. 得出结论即做出最终的断定、估计或选择。以上是会计职业判断过程的通用模

6、式,它 们总体而言保持上述的顺序,但有时也会根据问题的特点和复杂程度做适当的调 整与省略,有时还会从后一阶段再返回到前一阶段而形成局部的循环。(三)如何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质量1. 从个人层面,提高会计人员自身职业判断能力1)转变思想观念,培养会计职业判断的意识2)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案例解析(3)注重会计实践活动,善于积累执业经验。(4)掌握合理的会计职业判断方法和程序。(5)以德治会,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水平2. 从制度层面,建立健全会计职业判断机制(1)引入会计职业判断引导体系。(2)建立会计判断释疑委员会。(3)提高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4)改

7、善独立审计监督机制。(5)加强政府监督,完善法律机制。(6)发挥媒体监督机制。3. 从环境方面,完善会计职业判断的支撑环境(1)构建社会诚信体系。(2)塑造企业伦理概念。(3)建立社会对账系统。三、会计职业判断正误与会计造假的区别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赋予企业以会计选择的自由空间,并不意味着会计人员 可以没有约束,肆意捏造、提供虚假信息。会计职业判断必须在准则、制度及相 关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对于确定性的业务事项,已有规定的要按规定执行;如果按规定有多种会计 政策可供选择,则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通过分析确定应选择适用的会计政策; 准则或制度都没有作出规定的,需要会计人员本着真实、公允的原

8、则做出职业判而对于不确定性经济交易或事项需要以最近可获得的信息为基础作出判断, 并尽力确保信息来源的合法性。会计职业判断也只能在准则、制度提供的空间范 围内进行判断才是合法的。一旦超越这个空间,就会走向极端,蜕变成会计操纵, 最终也必将受到法律制裁。它们之间的区别有:(一)会计造假有有一定的目的而会计职业判断的错误可能有一定的目的也可能没有特别的目的(二)会计造假会导致其承担特定的法律责任而会计职业判断错误导致其承 担的法律责任取决于其做出的判断脱离实际的程度以及由此造成的财务后 果和对利益相关者造成损失的程度。(三)会计职业判断错误比会计造假在一定程度上更难于发现。(四)对会计职业判断做出正

9、确与否的定论存着在更大的不确定性。(五)会计造假属于职业道德问题而会计职业判断正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判断人的能力。红光实业是一个典型的会计造假案例:红光实业是成都红光实业股份有限公 司的简称,1997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其前身是国营红光电子管厂,始 建于1958年,是在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该厂 是我国“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是我国最早建成的大型综合性电子 束器件基地,也是我国第一只彩色显像管的诞生地。它为了达到以下三个目的实施会计造假:(1)编造虚假利润,骗取上市资格红光公司在股票发行上市申报材料中称1996年度盈利5,000万元。经查实,

10、 红光公司通过虚构产品销售、虚增产品库存和违规帐务处理等手段,虚报利润15, 700万元,1996年实际亏损10,300万元。(2)少报亏损,欺骗投资者红光公司上市后,在1997年8月公布的中期报告中,将亏损6,500万元虚报 为净盈利1,674万元,虚构利润8,174万元;在1998年4月公布的1997年年度报 告中,将实际亏损22,952万元 (相当于募集资金的55.9%)披露为亏损19,8仍万 元,少报亏损3,152万元。(3)隐瞒重大事项红光公司在股票发行上市申报材料中,对其关键生产设备彩玻池炉废品率上 升,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的重大事实未诈任何披露。显然,如果红光公司在事先如 实披露其亏

11、损和生产设备不能正常运行的事实,它将无法取得上市资格 ;即便取 得了上市资格,上市募股,也很难取得成功。对于会计职业判断不同的人可能做出完全不同的职业判断,例如对万科的收 入确认原则为房地产销售在房产完工并验收合格,签定了销售合同,取得了买方 按销售合同约定交付房产的付款证明时 (通常收到销售合同金额 20%或以上之定 金或/及已确认余下房款的付款安排)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有人认为符合会计准 则的观点而有些人认为不符合。然而有时候要对会计的职业判断做出一个是非定论是很难的因为它具有很 大的不确定性,而公司的有关人员恰恰看重了这种不确定性实施造假,利用职业 判断进行造假是很多企业的惯用伎俩之一。

12、然而会计职业判断错误并不是会计造 假这两者属于不同的概念然而如何界定会计职业判断的正误是现在引人思考的问题会计职业判断 的正误可以像业绩评价一样用很多指标来进行衡量么?如果可以的话如何衡量?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我们不断的摸索。以人为的目的,为了追求企业及个人自身非法利益而采取各种伪造、隐匿、 毁损会计凭证、报表,非法记账,瞒报,不报,虚报会计信息等行为就是会计造 假。(1) 多计收入、少计支出。造假者为塑造企业 形象、获得上级好感,或为骗取银行贷款,或为 取得高额薪水或奖金,或为上市公司大股东高价抛 售股票、获取高额利润,利用假证、假账采取多 计收入、少计支出的手段虚增利润,伪造业绩。(2)

13、少列收入、虚增成本、转嫁各项损失。造 假者为逃避税收,或为从资本市场获取廉价证券和 达到低价收购企业的目的,利用假证、假账采取少 列收入、虚增成本、转嫁各项损失等手段隐匿利润,装贫扮穷(3) 少报收入,低估或隐匿财产,编制虚假财 务报表。造假者为掩饰贪污公司财产行为,采取少 报收入,低估或隐匿财产,编制虚假财务报表等手 段瞒天过海,蓄意造假。(4) 有章不循、有法不依,利用监管漏洞蓄意 造假。造假者受利益驱动,故意有章不循、有法 不依,或利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缺陷和监督管 理制度的漏洞肆意造假。虽说会计造假的直接责任者是会计人员,但敢 于为一己私利擅自造假的会计人员毕竟是少数,大 多属于被动

14、造假。因为会计人员是由企业领导聘用 和任命的,在这种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中,会计人 员只能惟命是从,按领导意图办事。有些素质高的 会计人员往往因为坚持原贝拒做假账而被企业领导解 聘。由此可见,会计人员丧失其独立行使会计核算 职能乃是当前会计造假的根本原因。会计造假 的防范措施一)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就要对公司内 外同时进行整顿。首先,完善公司的外部 治理结构,就是使政府和社会各有关利 益关系人各司其职,各履其责,各求其 利。改变政府既做为经济的参与者又作 为经济制度制定者和经济运行行为监督 者的不合理身份,保证其作为监督者的 客观独立性。其次,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 构主要是指完善内

15、部控制制度。完善企 业内部控制的方法第一步是要建立严密 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第二步就是做好 监督管理工作,也就是在会计部门常规 性的会计核算基础上,对各个岗位的各 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二)进一步完善我国会计制度体系的建设 所谓会计制度体系建设,就是要不 断地完善会计制度体系,使之与不断出 现的新情况相适应,进而能够更好地发 挥作用。为此,制度制定者要根据实际情 况对制度及时加以修正,不断改进和创新。(三)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执业素质 由于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具体承担者,对于所发生的会计造假事件会计 人员当然难辞其咎。所以针对我国会计 人员职业道德素质普遍不

16、高的情况必须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此 外?,会计人员道德理念的形成与巩固, 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社会环境,而致力于 创造和利用优良的社会环境,就能使财 会人员从中得到道德情操的陶冶和道德 修养的内化。(四)尽快转变政府职能 我国国有股“一股独大”和所有者缺 位的问题对会计造假的影响十分严重, 政府应集中精力维护市场秩序和搞好调 控,而不是直接经营企业。针对我国证券 市场中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证 券市场自律功能尚未发挥的现实,政府应逐步从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中淡出,更多地采用法律的和市场的手段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政府应逐步健全和完善证券交易市场的自律管理规则,并授 予其足够的权威,以增强其抗击风险的能力。应建立证券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