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章 第节第课时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9709907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第章 第节第课时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第章 第节第课时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第章 第节第课时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第章 第节第课时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第章 第节第课时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第章 第节第课时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第章 第节第课时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第1课时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了解内、外力作用的区别,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火山、地震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掌握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重点)3理解地质构造及其形成的地貌。(重难点)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教材整理1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阅读教材P36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变化的力量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2内、外力作用比较作用特点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主要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造成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搬运和堆积正误判断:(1)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而变质作用属于外

2、力作用的表现形式。()(2)地表表面形态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3)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提示】(1)变质作用也是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2)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在内力与外力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在不同的地点和时期往往以某一种作用占主导。(3)内力作用形成高山、低地,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教材整理2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阅读教材P36P40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1)板块名称:A为欧亚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D为美洲板块、E为非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2)板块的边界

3、类型:M为消亡边界、N为生长边界。(3)板块运动对宏观地形的影响如图中a是大陆板块互相挤压碰撞地带,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如图中b、c是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形成了深邃的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如图中d是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地带,形成了东非裂谷带。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1)地质构造的概念: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层倾斜、弯曲,甚至是断裂的情形。(2)主要类型:褶皱和断层。褶皱:图中A、B处水平岩层发生弯曲,形成褶皱。其中A处岩层中间向上隆起,叫背斜。B处岩层中间向下凹陷,叫向斜。断层:图中C处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称为断层构造。其中E处叫地垒,常发育成陡峻的山峰;D处叫

4、地堑,常发育成盆地或谷地。 3.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火山地震联系都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形式不同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往往造成地壳断裂和错动正误判断:(1)红海的面积在不断扩大。()(2)断裂构造就是断层构造。()(3)安第斯山脉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褶皱隆起形成的。()【提示】(1)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该边界处在不断张裂中,所以红海面积在不断扩大。(2)断裂是指岩层在内力作用下,发生破裂。而断层是指岩层在内力作用下,岩层发生断裂并且有明显的位移。所以断裂不一定是断层,而断层属于断裂。(3)安第斯山脉是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褶皱隆起形成的。合 作 探 究攻

5、重 难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材料一近年来,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川附近火山多次大规模喷发,火山熔岩不仅融化了部分冰川,导致山洪暴发、道路桥梁被毁,腾空而起的火山灰更使欧洲部分空域成为航空禁区。冰岛主要火山与冰原分布图材料二全球板块分布及板块运动示意图。探讨: 从板块运动角度分析冰岛多火山喷发的原因。【提示】冰岛处在欧亚板块与美洲板块之间,处于板块的生长边界。探讨:从板块运动角度分析大西洋、地中海未来变化趋势及原因。【提示】大西洋的面积会不断扩大,因为它处于板块的生长边界,板块处于不断张裂中;地中海的面积会不断缩小,因为它处于板块消亡边界。板块运动形成的宏观地形边界类型示意图典型地形实例生长边界海

6、岭、大陆裂谷东非大裂谷、红海消亡边界碰撞边界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高大山脉、高原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洋中岛弧、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及群岛俯冲边界大陆板块与海洋板块俯冲角小海岸山脉、海沟安第斯山脉,秘鲁、智利海沟俯冲角大陆缘岛弧、海沟太平洋西部的海沟、岛弧链1读板块运动示意图,完成(1)(3)题。(1)图中板块的名称分别是()A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B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D美洲板块、非洲板块(2)图中示意的是() 【导学号:00040051】A大西洋中脊B板块的消亡边界C太平洋中脊D印度洋中脊(3)图中所示山地为纵列分布的 ()A大分水岭B安第斯山脉C海岸山脉D阿

7、巴拉契亚山脉【解析】第(1)、(2)题,两板块张裂,生长边界位于海洋,是海岭。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之间、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都是碰撞、消亡边界。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虽然是生长边界,但海岭两侧地理事物排列与题中信息不符,只有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符合题意。这样就是大西洋中脊(海岭),图中的左侧就是南美洲,右侧就是非洲。第(3)题,位于非洲和南美洲纵列分布的山脉,符合题意的只有安第斯山脉。【答案】(1)D(2)A(3)B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材料一 背斜和向斜示意图。材料二某地地质剖面图。材料三华山张乔谁将倚天剑,削出倚天峰。众水背流急,他山相向重。树黏青霭合,崖夹白云浓。一夜盆倾雨,前湫起

8、毒龙。探讨:从形态上看,背斜和向斜有何不同?从岩层的新老关系看,背斜和向斜有何不同?【提示】 从形态上看,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从岩层的新老关系看,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探讨: 材料二中,A、B、C、D四处哪些是断层构造?哪些不是?为什么?【提示】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它是不是岩石受力断裂;二是看它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是断层。材料二中的A、B、C处岩石既受力断裂,又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所以A、B、C处都是断层;而D处岩石虽然断裂但无位移,故不是断层而仅仅是断裂。探讨: 材料三

9、中的华山大断崖属于哪种地质构造?此地质构造除形成块状山地外,还能形成什么地形?【提示】断层构造。还能形成低地或谷地,如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等。1褶皱褶皱分为背斜和向斜两种形态。如下面的图表所示:褶皱岩层形态岩层新老关系地表形态背斜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未被侵蚀的背斜顶部成为山岭,但不少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未被侵蚀的向斜槽部成为谷地,但不少向斜槽部因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侵蚀,反而成为山岭2.断层的组合类型:地垒、地堑组合形式岩层运动方向地表形态例证图解地垒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边岩块相对

10、下降常形成块状山地华山、庐山、泰山等地堑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边岩块相对上升常形成狭长的凹陷地带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汾河谷地3.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2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地质剖面图上,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图中,陡崖出现在_处。甲处成为谷地的主要原因是_。(2)甲、乙两处中,为良好的储水构造的是_处;适合建采石场的是_处,原因是_。(3)修建工程隧道应选址于_处(甲或乙);水库选址时,应避开_处,原因是_。【解析】从图中岩层的弯曲状况看,甲处的岩层均向上弯曲,应是背斜构造,乙处的岩层均向下弯曲,应是向斜构造,而丙处的岩层出现了断裂并错位,应是断

11、层;从地表形态看,表现为谷地形态,乙处则表现为山地形态。结合图例在图中的分布看,甲处中间部位岩层较老,往两侧去岩层较新,而乙处则相反。由此分析不同地质构造产生的影响即可。【答案】(1)背斜向斜断层丙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该处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比较破碎,因此更容易受到流水的侵蚀作用,地势逐渐降低,而形成山谷(2)乙 甲甲处为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于采挖(3)甲丙避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六大板块分布示意探讨:六大板块中哪个板块几乎全部位于大洋上?【提示】太平洋板块。探讨: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属于哪个板块?【提示】印度洋板块。探讨:为什么亚洲东部、南部地区多火山

12、、地震?【提示】位于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1明确板块名称、范围及相对位置。2明确板块边界类型、运动方向及附近的宏观地形。3明确美洲板块两侧的板块名称和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所在的板块。4明确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与板块分布及板块运动的关系。3读全球六大板块(局部)分布图,回答(1)(2)题。(1)图中甲、乙两地分别位于 () 【导学号:00040052】A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B亚欧板块、美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D亚欧板块、非洲板块(2)板块边界分为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图中四个箭头与所示板块边界受力方向不符的是 ()ABC

13、 D【解析】第(1)题,甲为澳大利亚大陆,该大陆位于印度洋板块;乙为非洲大陆,该大陆位于非洲板块。第(2)题,之间为板块的生长边界,处的箭头应向右。【答案】(1)C(2)B课堂小结当 堂 达 标固 双 基对点训练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读部分板块构造示意图,回答13题。1图中板块共有()A1块B2块C3块 D4块2图中虚线圈内的板块边界可能位于()A冰岛 B非洲东部C太平洋西岸 D大西洋西岸3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无关的是()A喜马拉雅山 B马里亚纳海沟C日本岛弧 D安第斯山脉【解析】第1题,从图中板块的运动方向及分别出现一个海沟和海岭可以判断图中板块共有3块。第2题,图中虚线圈内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碰撞区,属于消亡边界,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面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到挤压抬升形成岛或岛弧,最符合太平洋西岸的情况。第3题,喜马拉雅山是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碰撞形成的褶皱山。【答案】1.C2.C3.A对点训练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山东省极力推崇“一山一水一圣人”的独特旅游线路,给山东省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其中“一山”指的是五岳之首泰山。结合下图,完成45题。4图中与泰山成因相吻合的地质构造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