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9708909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学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药学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药学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药学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药学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学研究生培养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学研究生培养方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学(1007)一、培养目标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硕士研究生达到如下目标:(一)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开拓进取精神。(二)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熟练的现代实践技能,具有独立开展药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并能跟踪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最新进展,在药学及其专门技术上有新见解。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文献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三)身心健康。二、研究方向(一)药剂学(100702)1微粒给药系统的研究2中药新剂型与新制

2、剂研究3新型药用材料及控释系统研究4药事管理(二)生药学(100703)1药用资源开发利用及品质评价2生药活性部位、活性成分及新产品研发3中药复方的作用机理及规范化制剂研究三、学习年限及学分要求参见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四、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学期开课单位备注学位课公共必修自然辩证法概论21人文学院必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1人文学院英语61、2外国语学院基础理论SAS统计系统分析21理学院至少选二门色谱分析选论21药学院药物波谱解析21药学院专业基础或专业课生药学选论22药学院至少选二门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22药学院物理药剂学22药学院天然药物化学选论21药学院补

3、修课程药理学医学院跨学科或同等学力入学至少补修二门药用植物与生药学药学院药剂学药学院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药学院体内药物分析药学院天然药物化学药学院选修课药剂学医学统计学(二)31医学院至少选三门制剂新技术22药学院新药注册法规与新药研发21药学院药用高分子材料学22药学院中药制剂研究进展12药学院药物经济学22药学院基因转运与组织工程22药学院现代药学实验技术12药学院生药学药用植物分类学21药学院至少选三门实验药理学21药学院中药资源学选论22药学院中药复方化学及机理研究22药学院中药现代研究的思路和方法22药学院生药分析学22药学院药学生物技术21生科院天然药物研究进展(专家讲座)11、2

4、药学院注:1、专业选修课按二级学科设置,每位硕士生至少选修本专业三门;2、满足以上要求,可选修其他课程(见硕士研究生课程目录),总学分不得低于30学分。五、实践环节及其他环节要求相关规定参见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环节简介。六、学位论文 参见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附: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一、主要经典著作1、生药学.李萍.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2、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郑汉臣,蔡少青.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本草纲目.李时珍.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4、生药学概论(日)难波恒雄,津田喜典.日本南汉堂,19905、现代药剂学

5、.平其能.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6、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陆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药剂学(第三版).屠锡德.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物理药剂学.苏德森.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9、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魏书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现代实用中药新剂型新技术.董方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Text of Pharmacognosy,Wallis12、Text of Pharmacognosy,Trease二、主要专业学术期刊1、The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2、Planta Medica 3、生药学杂志(日)4、Phytoch

6、emistry 5、Tetrahedron 6、药学学报7、中国药学杂志8、中国中药杂志9、药物分析杂志10、中草药11、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2、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3、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4、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15、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16、Drug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Pharmacy 17、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18、Journal of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

7、mics 19、Journal of Pharmacy and Pharmacology药学师资概况学院现有教职工5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人,教授9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1人,江苏高校新世纪学科带头人(“青蓝工程”) 1人,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2人,镇江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人。详细介绍如下:徐希明 教授1987 年毕业于苏州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6 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原北京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1999 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4-2006 年 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8、 现任江苏大学药学院院长、党委书记、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药剂学学科带头人;兼任江苏省药学会理事、江苏省药学会药剂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讯评审专家; 入选 江苏省 “333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 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高校新世纪学科带头人 ( “青蓝工程” ) 、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 镇江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江苏大学中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对象。主要研究方向: 1. 药物新剂型新制剂的研究与开发; 2. 纳米 药物(基因)传递与组织工程。 近十年来,主持、主要参加国家及部省级项目 10 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 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

9、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 1 项,国家“ 863 ” 计划资助项目(子课题) 1 项,主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青年科技基金、江苏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各 1 项;主持承担企业委托项目 5 项; 11 项成果通过省、市级鉴定或验收, 4 项成果获省市科技进步奖;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0 项,已有 3 项获授权;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 40 多篇,编写学术著作 3 部。余江南 教授1962年9月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2004年晋升为教授; 现任江苏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兼任中国医药信息学会药学专

10、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新药研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镇江市第五届人大代表; 要研究方向为中药高通量色谱筛选模型的建立与新药研发、药物新剂型新制剂的质量评价研究,近年来先后主持、主要参加各类科研项目 12 项 , 其中国家、部省级项目 8 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镇江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0 项,已授权 3 项,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 30 多篇,参编学术著作 3 部。戈延茹 教授1960年5月出生, 教授,硕士生导师。1983年本科毕业,2001年6月取得硕士学位。 主要讲授药学、药物制剂等理论课,和药剂专

11、业研究生的物理药学、药物动力学(1998至今)等课程。指导药学、制剂专业本科实习生20名,指导研究生六名。主编了工业药剂学(上、中、下)约70万字,及药剂学实验讲义、工业药剂学实验讲义、中药药剂学实验讲义、药剂学教学大纲、生物制药工艺学教学大纲、工业药剂学教学大纲、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大纲等。 本人多年从事于中药缓控释制剂及中药保健品的开发研究工作。 主持并完成了血栓烷合成酶抑制剂OKY-046的研制(省科技厅项目),骨质增生贴剂的研制(省中医药局课题)等科研项目。发表论文20多篇。作为副主编编写了现代实用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药品经营企业从业人员应知应会手册,参与编写了

12、最新医师处方速查手册(人民军艺出版社)。注:另有九位药学授课教师属外聘,故在此不予介绍。张朝晖 教授1963年6月出生,教授、硕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药学系(本科;)1991至1996年在中国药科大学生药学专业硕博连读,师从我国著名生药学家徐国钧院士,获理学博士学位;1995年在日本富山医科药科大学和汉药研究所作客员研究员;1997年任副教授;1999年起任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军医学院基础部副主任;2002年任教授;2004年6月起在江苏大学药学院任教授, 硕士生导师; 多次承担国家、省、军队科研项目,发表科研学术论文近50篇。参编专著11部(主编专著“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200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获国家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子课题),获军队科技进步奖4项。 现担任江苏省药学会理事、中国药学会海洋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航海医学会海洋生物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药物杂志编委、时珍国医国药杂志副主编等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