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创伤防御机制和症状形成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9644432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冲突创伤防御机制和症状形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冲突创伤防御机制和症状形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冲突创伤防御机制和症状形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冲突创伤防御机制和症状形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冲突创伤防御机制和症状形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冲突创伤防御机制和症状形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突创伤防御机制和症状形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冲突,创伤,防御机制和症状形成3.1初级过程和次级过程Renate Franke, Michael Wolf精神分析的主要议题是关于现实性,而不是经常被认为的关于非理性。现实 性的概念(根据Freud所说的现实性原则)指的是对真实的感知。(有别于精神 检查发现的错觉、思维障碍等其他精神异常。)这也是我要提到的对事实的社会 性感觉和认知。这是Oedipus情结的主要含义,现实性涉及到个体对性和世代之 间以及其所处的生物性和社会性序列地位之间存在区别这一点的基本性接受。享乐原则(Freud:通过释放张力获得愉快满足的普遍倾向),现实原则同 样与驱力有关一一是修饰过的享乐原则。因为受到与驱力满足有

2、关的各种现实条 件的影响,有时驱力满足有所延迟或者做一些修饰。是否心理内容和过程的所有部分都已经构画出来了?尤其是所有情绪状态 是否都可以按照通过释放来放松这一相同原则而被当作驱力的直接衍生物来理 解? “我们相信,从一开始起,个体的心理发育并不单纯受趋愉避恶这一倾向的 影响,根据我们的观点,要获得感觉舒适、安全的倾向也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Joffe和Sardler)因此Argelander更强调安全原则相对于快乐原则,而 Kohut创立了关于自体的独立的心理学理论。我们有必要强调一下在本我倾向和 自体需要之间有某种质的区别。源自充足的自尊和同一性的良好自我感觉与驱力 释放后的放松感觉是完

3、全不同的。由此我们更容易理解,驱力需求和自恋性自体 需求这两者之间,尽管通常来说本应该是相互一致的,有时候却会有对抗和冲突, (例如,坠入爱河的人自恋性狂妄自大感)。同时,这种区别有助于更好地说明, 驱力满足有可能通过某种自恋性满足而替代性获得,反之亦然。就如同一个小孩 以放弃某种驱力满足而获得母亲的表扬的情形。我们今天要对驱力发展和自恋性发展作为两个不同的方面进行辨认说明。而 客体关系的发展又是这两者的基础和媒介。心理发展:驱力、客体关系和自体大致年龄(岁)0-1234-5过程初级过程初级/次级过程次级过程原则快乐原则 快乐/现实原现实原则贝I驱力发展口腔肛门阳具自恋客体关系“共生”或二元性

4、关系“分离”个体化自我中心婴儿-生殖器三角关系自体系统出现分化部分客体完整客体自体与客体表征部分客体夸大自体理想化客体理想自体真实自体真实客体超我理想自我表格3-1与心理发展相关的过程和原则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心理发育不同阶段,遵循快乐原则的初级过程和遵循 现实原则的次级过程。Freud的术语“初级过程”和“次级过程”所命名的是精神结构中两种相互 对立而又相互补充的执行程式。初级过程,直接受到驱力的激励,服从于享乐原则,致力于实现心理能量的 自由流动。次级过程,则以束缚心理能量为先决条件,作为一种控制和调节系统 来介入,从而为现实原则服务。精神生活完全由这两种类型的过程之间的均衡态 势来调节,

5、这种均衡态势在不同个体以及不同时间都会有变化。(例如清醒和意 识清晰对应于幻想、梦境状态、受到药物影响以及其他退行性精神状态,如精神 病时幻觉渴望状态的思维活动等等。)Freud早在他的科学心理学设计(1985)文中已经提出对这种二元性 的预期。简略地来说,他把欲望或者说愿望的释放当作某种释放的过程,不过, 因为精神结构的“前意识阶段”尚没有能力对某个不见了的客体的心理表征与对 它的真实感知作出区分,所以,愿望的满足是幻觉式的,“需要别的某种标准来 帮助区别感知和想法”。初级系统的活动属于初级过程,旨在使大量的刺激能量获得自由释放;而属 于次级过程的次级系统的活动,则成功地抑制这种释放。在详细

6、指明了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之间的对立之后,他由此断定享乐原则只 会是暂时为主,Freud后来写道:“我们理所当然反对那种看法,这看法认为, 某种组织结构,它隶从于享乐原则又忽视外在世界的现实,这样的组织结构是不 可能维持存活的,那怕是极其短暂的时间,因此这样的组织结构可能根本不曾存 在过”。他随后所做的回应是通过把母-子关系带入理论思考,这为心理发生理 论在整体的当代发展奠定了基础。初级与次级过程之间的对立或统一最早由Freud以经济学术语来描述。另 外,他还将此与一种地形构造学特性相对应。在关于潜意识(1915)的论述 中,他特别说明:前意识结构是次级过程的核心位置,而且它们对反映了潜意识 特

7、征的初级过程发挥了调节功能。正是次级过程的这种调节,凝结了投注能量用 以形成心理表征,并因此使认知功能得以发展、变迁。认知功能的发展经历了由 事物表征到语词表征的变迁。当然,思维活动,经由“小部分的心理能量置换” 来执行任务,要求那些它据以工作的心理表征保持稳定而又有明显区别。如果心 理能量可以随意流动,而且以凝缩和置换为特征的初级过程占据优势的话,思维 活动就没有可能了。因此用Kernberg的话来说:心理功能的两种模式,或者说心理功能连续谱 的对立两个极,都是以客体关系为基础,并且与客体关系有相互关连,要么是更 “原始”或“古老”的一种(以初级过程为主),要么是更精巧而细致的一种(以 次级

8、过程为主)。接受现实原则,以及遵从次级过程的心理功能的建立不会在向上登越心理发 育的阶梯时一步完成。那是在解决Oedipus情结之前,要经历的一个比较漫长的 过程。Oedipus情结的解决必须通过对狂妄自大(初级过程)、驱力愿望(娶母、 轼父)的放弃以及经由接受“乱伦禁忌”(现实原则)对个人在性别和世代序列 上的特殊地位予以成功内化。心理结构发挥最佳的功能并不仅仅依靠“抑制”与早期驱力愿望相关联的心 理能量释放来实现。自恋性的满足也会有助于把那些“抑制”转化为“自制”。 那些自恋性的满足可以从诸如学校中获得的学业进步和成就以及在运动或者其 他的身体活动才能方面超越了核心家庭成员。等等这样在另外

9、一些形式的使人满 意的事上得到奖励的机会而获得。3.2冲突在整个从生到死的生命周期当中,精神发展过程有许多特殊的冲突需要被解 决。冲突作为正常发展中的一部分,其词源来自拉丁语“confligere” 一词,意 思是“撞击”,a作为一种矛盾撞击b。冲突的解决就是发展中的进步而未解决 的冲突使得正常的发展停滞。个体会试图通过压抑冲突来延续心理发展,但大多 数冲突无法更久地被防御机制所抑制而产生痛苦的症状。精神分析作为一种关于内心冲突及其解决方案的心理学,首先我们要区分: 外部冲突(存在于与其他人或规则、或事物、或动物等之间)以及内部冲突(精 神的不同部分或亚系统之间,如自我和超我之间)外部冲突引发

10、以下:内部冲突指向外部的行为内心世界能够或不能够成功解决-调整环境或产生以下成功解决冲突-力比多,自我或客体关系的退行-积极适应现实-固着点的婴儿本能的重现或-理想自我的调整对自身采取行动-超我的责难-自体调整-通过症状形成来解决-延迟满足-用暂时性的幻想满足表格3-2外部和内部冲突(Mertens 1981, p. 130,由Wolf修改)什么叫做力比多等的退行:意味着倒退到生命周期中前一个阶段的心理发展阶段、冲突阶段。最有名和最有差异的冲突模型是E.H. Erikson (1959)的模型。其中提到的 冲突必须要在它们特定的阶段被解决,否则就会持续并阻碍自由的发展,还有也 会阻碍下一个发展

11、阶段的冲突解决。阶段/年龄冲突类型口腔-感觉,婴儿基本信任对不信任肌肉-肛门,幼儿自主对害羞、怀疑运动-生殖,游戏创造性对 内疚潜伏期,小学勤勉对自卑感青春期,青少年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成年早期亲密对疏远成年期慷慨对自私成熟,成年后期整合对厌恶生活表格3-3生命周期的各种冲突类型(Erikson1959)在其他题目上我们(第二和七章)我们使用Erikson s的分类模型另一个当 代的有关冲突的分类是(操作性心动力学诊断体系,OPD)的分类模型。OPD提出 了下列的冲突分类,与前一个相比较,它将生命周期的发展进行线性排列。1. 依赖对自主2. 服从对控制3. 照顾他人对自我照顾(闭关自守autar

12、cy)4. 自尊的冲突(自恋冲突,自体价值对客体价值)5. 超我和内疚的冲突(利己主义对亲社会倾向prosocial tendencies)6. 俄狄浦斯-性(生殖)冲突(竞争)7. 同一性(对Erikson归纳的不协调和其他不成熟的缺陷)表格3-4: OPD轴3:重复的功能性冲突另一个冲突的概念是“社会心理性安排与共谋”。因为心理发展总是与其他 照顾者相关联。所有这些冲突也可以被理解为与人类关系及其典型冲突的纠缠结 果。但是精神动力学的观点自有其特殊性,实际上,人类互动中的双方甚至更 多方都不仅仅在一个真实层面上互动,而是在不同内心阶段进行某种交换(情感, 冲突等)这种交换工作可以被某些特征

13、性的机制概括:投射,内投射,投射性认 同等。所有这些被称作社会心理性安排(Mentzos 1982)或是一种共谋(W订li 1975)。将这些安排最好理解成施虐和受虐人格之间或是自恋者及其环境间的共 谋。这也被称作补充性自恋者。3.2.1冲突,过份需求和应激心身有机体持续处理对需求和兴趣的满足和对危险的抑制。弗洛伊德的享乐 原则/厌恶原则和现实原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感受快乐和厌恶以及其后的分化 (喜悦,热情,幸福,自豪,欢欣等,另一方面包括恐惧,悲伤,羞愧,自责 等等)在复杂的调节系统中发挥指示作用。这些情绪指标显示了由快乐或厌恶以 及恐惧或安全所构成的经验并且导致某些特定的反应。张力最好维持

14、在一个理想 (并非一成不变)的程度。这些张力的过度波动由平衡机制来规范。假如不可能 调节这些张力,紧急机制会被激活以及某些功能可能会失去控制。所有这些反应 形式可能成为我们所了解的心理或心身症状或障碍。冲突与精神障碍急性发作阶 段有着显著的关联,因为它们强烈考验了心理生理机制的调节能力。其有能力补 偿更加严酷的外在和内在刺激以及由此产生的负担。但是来自内部的冲突非常容 易造成负担。并非巧合的是内部张力和激惹性(此外还有其他症状)是许多神经症的共同 特征。在冲突和深陷其中的矛盾性包含了各种动机总和。在这种增长的张力中 有强烈的倾向保持相互抑制。总长远看,这是一种难以让人忍受的情形堪比严重 生理应

15、激,这也是为什么在有些情形中有身体应激急性反应伴随发生的缘故。因 此,防御机制被动员起来了,并为了呈现神经症障碍的临床表现而达成妥协。 (Men tzos 1982pp.75-77)3.3创伤PTSD以及Freud1893关于创伤的概念尽管在整个人类的历史中,对于创伤反应的观察一直都在进行。举例来说对于Achilles面对他的朋友Patroklos之死的反应,描述 在古希腊诗人荷马有关希腊人与特洛伊人的战争的伟大史诗Ilias中就可以读 到。但是,直到1980年之后,PTSD才成为国际性的相关疾病诊断体系(比如DSM 和ICD)中的一个正式的诊断类型。从那以后,对于极端难以应付的情绪体验所发生的典型心理反应被归类成 PTSD。这个诊断既适合于个体性体验(如亲友死亡、受袭击、强奸、严重的躯体 疾病等),也适合于由诸如战争、种族清洗、强奸、屠杀、折磨等“人为”的灾 难以及诸如地震、台风、事故等自然灾害带来的群体性体验所引发的反应。浏览了各个领域不同层面的新发展,关于创伤的精神分析理念至今仍然有 用。同时,精神分析从建立开始,就是为了更恰当地理解创伤性体验时发生了些 什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临床治疗实践技术和理论概念。回顾Freud与Breuer在1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