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县得胜镇湿地保护及小城镇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9514223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余县得胜镇湿地保护及小城镇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余县得胜镇湿地保护及小城镇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余县得胜镇湿地保护及小城镇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余县得胜镇湿地保护及小城镇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余县得胜镇湿地保护及小城镇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余县得胜镇湿地保护及小城镇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县得胜镇湿地保护及小城镇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项目概况一、项目概要1、项目名称 扶余县得胜镇湿地保护及小城镇建设项目2、 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建设单位扶余县得胜镇人民政府4、项目建设地点扶余县得胜镇行政区域内5、项目主要建设范围 扶余县得胜镇湿地保护建设项目位于扶余县得胜镇境内,主要有湿地保护区建设及小城镇建设项目。6、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16.2亿元,其中:得胜镇湿地保护区投资8.2亿元;得胜镇小城镇化建设投资8亿元。7、项目建设背景扶余县得胜镇湿地保护建设项目位于扶余县东北部,北距松花江南岸约6,东部距拉林河西岸5,地理坐标为东经1253057至1253956,北纬451737至452402,湿地保护面积3068公顷,湿地内有

2、一历史文物古迹,即“大金得胜陀颂碑”,此碑是金代第五帝室宗完颜雍,为纪念其祖父金代开国元勋金太祖完颜阿古打反辽获胜而立于公元1185年(金大定25年),距今已有823年历史,其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美学、观赏及科学价值,1961年被确定为吉林省重点保护单位,1998年确定为国家级别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湿地内“三清宫”是道观,为道教圣地,“三山寺”是寺院,为佛教圣地,均为深厚的历史宗教文化资源。8、项目建设期项目建设期限为5年,即2009-2013年。二、主要经济指标根据湿地资源分布、功能区划建设情况等,确定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表1-1。表1.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名称单位设计指标备注1

3、功能区划分hm211湿地保护区hm2648.9占总面积的18.92%12湿地恢复重建区hm2459.0占总面积的13.43%13湿地功能展示区hm2936.9占总面积的27.41%14湿地休闲区hm2673.9占总面积的19.71%15生态控制区hm2321.0占总面积的9.39%16管理服务区hm228.7占总面积的0.84%17得胜镇小城镇建设区hm2350占总面积的10.24%2劳动定员人1503总投资亿元16231湿地保护区建设亿元3.7占总投资的22.83%32景点工程建设亿元1.3占总投资的8.02%33动植物景观工程建设亿元0.8占总投资的4.9%34管理服务设施建设亿元1.2占

4、总投资的7.4%35科研监测设备建设亿元0.2占总投资的1.2%36宣教工程建设亿元0.4占总投资的2.4%37湿地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亿元0.4占总投资的2.4%38得胜镇道路改造工程亿元 2 .2占总投资的13.58%39得胜镇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亿元 1.8占总投资的11.11%310得胜镇仿古一条街亿元0.5占总投资的3.08%311得胜镇医院亿元0.3占总投资的1.85%312得胜镇中小学建设亿元0.2占总投资的1.23%313得胜镇社区服务中心亿元0.3占总投资的1.85%314得胜镇综合商贸市场亿元1.1占总投资的6.79%315得胜镇住宅改造工程亿元0.8占总投资的4.9%316得胜镇

5、老年安养院亿元0.3占总投资的1.85%317工程建设其它费用亿元0.7占总投资的4.32%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一、 项目建设背景扶余县得胜镇湿地保护及小城镇建设项目位于吉林省扶余县得胜镇境内,其历史、社会、生态和经济地位都十分重要。湿地生态系统是当地人民生产生活重要水源地和经济发展的生态安全保障,也是扶余县及其周边广大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绿色屏障,对于庇护该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保障和促进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扶余县南界为第二松花江,北界为松花江及拉林河,两江一河流经县境段干流总长约284km,多年平均入境总水量约40亿m3,东部和中部有会塘沟及夹津沟两大河流,共有大

6、小湖泡130多个,加之引拉(拉林河)灌溉工程,使境内产生大面积的湿地,形成了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类型为人工湖泊沼泽湿地类型,在吉林省较为特殊,其野生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湿地内有野生植物358种,野生动物199种,其中,珍稀濒危动物21种,有些野生鸟类不仅在国家乃至全世界都被列为珍稀、濒危物种或重点保护对象。因此,该湿地是一个天然湿地资源库和基因库,是人们认识和了解自然,增强湿地环境保护意识的天然博物馆,亦是湿地生态系统研究和教学的天然实验室和大课堂。扶余县得胜镇湿地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湿地,其底蕴深厚、景观独特,风光秀美、各具特色,一年四季均可旅游观光。湿地内气候宜人,

7、空气清新,水草丰盛,环境幽雅,是开展湿地旅游的理想之地,具有较高的保护及旅游开发价值。为了加大对湿地的保护力度及合理开发利用,使湿地内的珍稀、濒危、特有野生动植物得到永久的保护及种群恢复和扩大,充分发挥和利用湿地野生动植物景观、沼泽水域风光、历史人文景观及生态农业景观等旅游资源价值,吉林省扶余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2000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450号)、国家林业局关于做好湿地发展建设工作的通知(林护发2005118号)、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3)、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8、1985)、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建设生态旅游强省的决定(2001年)、扶余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年)等精神及要求,结合本地特点及湿地具有的历史、文化、科研、教学、旅游观光、娱乐、美学等方面的价值和功能,拟建设扶余县得胜镇湿地保护项目。二、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是走农村城镇化建设道路的需要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对于启动农村市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乡村工业和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转变农民生活方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从近期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来看,特别是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加深,通过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有限。政府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刺激国内需求,拉动经

9、济增长。而农村城镇化在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民消费模式从而增加有效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快农村城镇化,可以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扭转中国宏观经济“偏冷”的趋势。从长远来看,农村城镇化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对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协调发展,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2、是保证地区生态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湿地是极其重要和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控制土壤侵蚀,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和保护环境等巨大的生态功

10、能。同时,湿地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发源地之一,以其独特的功能维系着水、生命、文化及多方面的关系,无数种类的植物和众多的鸟类,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以及无脊椎动物在这里生存繁衍。2004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从高山到大海,湿地在为我们服务”,就充分说明了湿地的巨大作用和全人类对湿地生态系统重要性的认识。扶余县得胜镇具有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既是保障地区生态安全的需要,也是扶余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扶余县湿地保护项目建设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3 、是抢救性保护恢复湿地生态功能的需要目前,在吉林省西部地区,由于湿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已经导致了湿地的严重萎缩和生态退化,湿地的过度围

11、垦和水质的污染直接削减了湿地调蓄洪水的能力,导致了洪涝灾害频发生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局面,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严重失衡,湿地的萎缩和退化直接导致草场的退化和荒漠化的加剧,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并直接威胁到区域的生态安全。因此,尽量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有限的物力和财力,进行扶余县得胜镇湿地项目建设,抢救性实施保护和恢复工程,尽快改变局部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缓解由于湿地退化导致的生态问题。4、是全面提升湿地保护能力的需要目前,扶余乃至我国的湿地保护管理能力薄弱,管理体系、法制体系、监测体系、宣教和科研体系等一系列与湿地保护有关的基本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直

12、接导致了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盲目开发利用,乱占滥用湿地的现象不断发生。如果这些问题不能有效解决,这种局面不能尽快扭转,将进一步加剧湿地生态环境的恶化,从而威胁水资源涵养和淡水供给,加剧洪涝灾害发生,严重损害生物多样性,进而影响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及可持续发展。吉林扶余县得胜镇湿地保护建设项目,对于改变这种局面,全面加强湿地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示范的能力建设,加大对湿地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培训体系和湿地保护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法律和政策保障体系,全面提高湿地保护和管理水平,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5、是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的需要目前,全社会还普遍缺乏湿地保护意识,对湿地的功

13、能和价值缺乏认识,没有完全认识到保护湿地的重大意义。因此,扶余县得胜镇湿地保护项目建设,必然会促进和加大对湿地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及科普教育活动,大力宣传湿地的功能效益和湿地保护的重要意义。利用“世界湿地日”、“爱鸟周”和 “野生动物保护月”等时机,积极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并编辑出版大量的宣传保护湿地的书籍、画册、电影以及录象片,以提高和增强社会全民湿地保护意识,使其自觉参与到湿地保护活动中来。6、是保护历史遗迹、宗教文化及开展生态旅游的需要因得胜镇湿地内具有深刻的辽金历史底蕴文化资源,扶余县是夫余国的发祥地,亦是辽金时期古战场,“大金得胜陀颂碑”是金代第五帝室宗完颜雍,为

14、纪念其祖父金代开国元勋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反辽获胜而立于公元1185年(金大定25年),距今已有823年历史,其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观赏及科学价值,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湿地内的“三清宫”是道观,为道教圣地,“三山寺”是寺院,为佛教圣地,均为深厚的历史宗教文化资源。另外,湿地内还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沼泽水域风光及生态农业等景观资源。因此,扶余县得胜镇湿地保护项目建设,对于保护历史遗迹、宗教文化及开展生态旅游是十分必要的。7、是拉动扶余经济发展造福扶余人民的需要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也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湿地可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湿地提供的水产品是味

15、道鲜美且富有营养的绿色食品,有些湿地动植物还可入药,有许多动植物还是发展轻工业的重要原材料,如芦苇就是重要的造纸原料,湿地动植物资源的利用还间接带动了加工业的发展,扶余的农业、渔业、牧业和副业生产在相当程度上要依赖于湿地提供的自然资源。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世界旅行和旅游委员会1993年的研究报告指出,到1994年,世界上每9个就业机会中就有一个是由旅行和旅游创造的,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10以上是由旅行和旅游业获取的,具有关资料分析,旅游产业每收入1元就给相关行业带来5-7元的增值效益,因此,旅游业已成为地球上第一大行业。扶余县得胜镇湿地项目旅游资源不仅类型丰富,而且资源品位高,组合优良,自然景色壮观秀丽而令人心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