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9513228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毕节市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贵州省毕节市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贵州省毕节市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贵州省毕节市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贵州省毕节市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毕节市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毕节市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毕节市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考试范围:必修二第1-6单元 一、选择题:此题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从春秋开始,随着铁农具、牛耕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农业生产过程的个体性质也获得加强,农民大肆开垦,自垦田经营蒸蒸日上。这反映出A井田制已完全瓦解 B牛耕已经普遍使用C小农经济逐渐开展 D个体生产成为主体2.明朝市镇经济各有特色。如盛泽镇以蚕桑为业,震泽镇居民竞逐绫绸之利,濮院镇专织丝绸,枫泾镇棉纺织业兴盛。这反映出明中后期,市镇经济A制约了农业开展 B生产方式多样化 C以棉纺织业为主D区域化分工明显3.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以下属于宋朝“商业革命的是A统一货币“半两钱 B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C出现了纸币“交子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4.某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小论文中频繁出现“厚往薄来“市舶使“十三行等词,此小论文的研究对象应该是A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B古代繁荣的大城市C自古频繁的中外交流 D古代兴旺的造船业5以下图直接反映15001557年英国物价指数变化A.价格革命 B.商业革命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6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

3、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途径是A科技创造的推广 B人员交流的频繁 C东西文明的交汇 D西方的殖民扩张7.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A电报机、柴油内燃机 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C蒸汽机、铁路设备 D 机、水力织布机8.据学者估计,在17501800年间,“已开发世界(欧美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第三世界国家大致相当;但到1880年代,“已开发世界国家的人均收入大约是后者的两倍,1913年,更到达三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早期的殖民扩张C.欧美资本主义确实立 D.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9.苏南虽近洋

4、场,本属首当其冲之地,但直到光绪年间,时人记述还提到纺织与耕种相济以谋食营生的史实,甚至“村镇收租之家,积布累累。问之,那么皆佃者之穷而无告以布当钱米也。这说明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占据主体 B西方列强入侵导致农村经济衰败C地主阶级强化对农民的剥削压榨 D洋布倾销使传统手工业出现滞销10.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该材料折射出A洋务运动已走向失败 B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C近代工业开展不平衡 D“短暂春天的出现11.国货运动发端于20世纪初抗议美国排华事件,20年代开展为具有相当规模的全国性运动,30年代到达

5、顶峰,先后出现“国货年(1932)、妇女国货年(1934)、学生国货年(1935)、市民国货年(1936)。这一现象A是五四爱国主义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 B表达了国人的盲目排外思想C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开展 D推动了政府对帝国主义态度的根本转变12.右表是1931-1943年东北地区的工矿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拟表(单位:%)。据此可知,这时期东北地区A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开展B成为日本“以战养战的基地C逐渐摆脱了对日本经济的依赖D经济结构得到了完善和优化13.19491952年,第一、二、三产业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由681319变为582319。1953年,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3%,19

6、57年为43%;在整个工业总产值中,1953年轻工业占比为63%,1957年为55%。这说明,“一五方案完成时,我国 A实现了国家工业化B居民消费水平提高C旧有的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D经济工作中出现冒进倾向14.1952年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一副宣传画?苏联农民的今天就是中国农民的明天?。以苏联为典范,中国在随后的农业方面采取的措施是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C推动人民公社化运动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5.下面是湖北天门县一农民家分别于1974年、1980年贴的春联。1974年: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

7、度春节。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C“调整、稳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6.对19821995年中国移民国外人数,分析正确的选项是年份全国北京上海广东福建198256930125655457295099719902348007010054900164003250019952368002170036000720066200A.90年代以前移民剧增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北上广移民国外人数增多是由于经济特区的设立C90年代以后主要省区移民国外的人数呈下降趋势D全国移民国外人数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不断深化17.?晚清社会风气研究?中

8、记载,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这一现象说明A.国人崇洋媚外的思想盛行 B.洋货成为国人生活必需品C.天津通商开国人社会风气变革先河 D.西方文明逐渐影响国人的生活方式18.如图分别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国女青年群体流行的服装图片。导致两个时期服饰流行样式变化的相同的原因是A政治观念的影响 B审美情趣的变化C生活水平的提高D国际潮流的影响19.1934年,活泼在长江水域的四大航运公司共有轮船53艘,总吨位12.424万吨。其中,英国怡和公司占24.8%,英国太古公司占27.8%,日本日

9、清公司占24.3%,而中国的轮船招商局只占23.1%。这说明A日本垄断了中国长江水域的航运业B中国的航运业得到了外国的大力支持C中国的航运业受到了列强的压制D中国打破了列强垄断航运业的局面20.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表示:“在中国,传统产业对于互联网的认识程度、接受程度和使用程度都是很有限的。在传统领域中都存在一个现象,就是他们没有互联网思维。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那么说:“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思想,一种价值观。这说明A传统产业不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改造自己B互联网意味着政治、经济、文化的一场革命C没有互联网,就没有新的文化和价值观D互联网思维正全面而深刻地改变人类生活21.

10、严冬,美国一个煤矿工人家庭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子:“家里为什么不生火?母:“因为我们买不起煤。子:“为什么买不起?母:“因为你父亲失业了。子:“父亲为什么失业?母:“因为煤生产得太多了。这段对话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是指,它最有可能出现于A1930年的美国 B1861年的俄国 C1868年的日本 D1871年的德国22.“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引诱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这种盛行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享乐消费观A折射出美国金融资本过剩 B有利于美国经济健康开展C从根本上导致了经济危机 D实际上隐藏着严重的危机23.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运行机制一次

11、成功的自我调节,也是一次体制创新,对今天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事业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其借鉴意义有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正确处理好生产与消费、投资与需求的关系利用国家政权,进行宏观调控 倡导企业建立诚信机制A BC D24.德国经济学家路德维希艾哈德指出:“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方案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那么。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消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珍贵的动力。这说明他主张A实行大规模国有化改革B取消市场调节作用C市场与方案相结合 D放弃对经济的干预二、非选择题:此题共3题,第25题16分,第2

12、6题各20分,第27题16分,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 明清时期,由于人口攀升,对于棉布的需求日益增大。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纺织不易,而南方地区气候温暖,再加上区间贸易优势明显,因而从明代开始,江南苏州、松江等地棉布已经行销全国。明清江南私营纺织业生产各个工序保持独立,形成了纺纱、织布、染布、踹布四道工序。同时在生产和销售之间也存在别离,客商、牙行与当地棉商起到了沟通买卖双方、促进交易的桥梁作用。而生产效率的提高那么把江南纺织业开展推向了顶峰。摘编自高建刚?明清纺织业中的分工与效率?材料二 17世纪,面对印度棉纺织品的挑战,英国政府公布一系列法令,禁止进口销售印度棉布,并

13、鼓励英国商人进入棉纺织行业。英国人将科技作为棉纺织业开展的根本动力,1624年,制定专利法,鼓励不断创造创新。1765年珍妮纺纱机、1779年的骡机,1785年水力纺纱机相继出现。棉纺行业机器化和工业化大大提高了英国棉纺织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使英国有能力与印度抢夺国际棉纺织品市场。摘编自扬松?17-19世纪英国棉纺织业研究综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棉纺织业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8世纪英国棉纺织业迅速开展的原因。8分26.科技的开展助推社会进步,但也引发新问题。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18501900年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

14、MTCO2)年份英国德国法国美国1850年122.715.219.619.81870年228.776.750.698.71890年353.3208.497.9402.11900年420.1327.0129.4663.3注:MTCO2指百万吨二氧化碳。材料二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与船运和陆地轨道运输的结合,使社会进入汽船和铁路运输时代。自从英国于1825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以后,兴建铁路的热潮很快涉及欧洲大陆和北美,进而蔓延到欧美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世界铁路总长度由1840年的5490英里增至1880年的22.2万英里,1900年到达46.6万英里。一些国家还修建了横跨大陆的铁路干线和国际铁路。19世纪美国建成5条横贯全国的铁路干线,连接东西两岸和南北疆域。1855年美国建成穿越巴拿马地峡的铁路。18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