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述技巧I(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述技巧I(转).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伊叔的日常小技巧分享又来了,删主要意义是在开天窗的时候凑更新!/删为什么我总在写这种东西!原因很简单!这些小技巧都是从我和作者日常聊修改的聊天记录里整理出来的,贴出来以后我再和作者谈改稿就可以直接扔给他们一个论坛地址了!方便省事!耶!下面进入正题。1避免让抒情(谈人生)段落显得冗长的最佳方式,是在揭露新的真 相时顺便抒情。以美剧危机边缘(Fringe)举例。(以下剧透很多)男主沃尔特是个六十多的科学家,儿子是从平行世界的自己手里拐来的。最终季结尾他对儿子说,我和你相处的一切时间都是偷来的,所以我非常珍惜,非常幸福。而因为我非常爱你,为了你们这个世界的安宁幸福BALABALA,我必须把自己从你们
2、这个时间线上抹去然后他就要去穿越时空了。剧中那段父子对白的重点实际上是抒发父子情,但同时揭露了一个新的真 相,并直接指向故事结局主角党拯救了世界,但儿子忘记了沃尔特。这个真 相其实也可以在最终季前期,他们开始架设穿越机器的时候就说,但编剧一直把它拖到靠近结局部分男主对儿子抒情的时候才揭露(前期儿子一直以为是别人要穿越,最后才揭露是老科学家沃尔特)。目的就是以新的情节爆点刺激观众,给观众带来更丰富的感受,同时避免使抒情段落显得拖沓冗长。当然:具体案例具体分析,不一定所有的真 相都得放到最后才揭露,比如最常见的“两个人一起执行任务,其中一个是卧底”的梗,开头就揭露真 相可以让读者担心整个任务流程,
3、结尾才揭露真 相能营造恍然大悟的感觉,至于到底如何安排,看故事整体的布局需要,正式动笔之前就要想好。说回正题,从原理上来说,“抒情时揭露新真 相”其实跟“快死的时候才告白”是一样的。“死前才告白”的情节爆点是“死”和“A喜欢B”,告白本身是抒情。而如果全世界都知道A喜欢B,死前告白本身就不算爆点了(只能算泪点),作者不如考虑一下如何花式告白比如给个遗产什么的,又比如一边炸鬼子一边送个红宝石的黑森林蛋糕2对于重要剧情,要尽量进行直接展示。举三个例子。正面例子:美剧疑犯追踪第一季第一集的导演评论音轨中提到了一件事:第一集的主线剧情是主角党要暗中解救一个人,这个人被一个检查官陷害。导演评论音轨中提到
4、,原定结局是做一个电视新闻(间接展示),告诉观众,检察官被逮捕了。但最后导演接受电视台的建议,把这个剧情改成了直接展示:检察官正在法庭上,打开录音机放证据,结果放出来的是她自己敲诈勒索的录音。END。“对于重要剧情要尽量进行直接展示”的原因可以分两点来谈,在结局部分,这么做的意义就是突出重点。比如疑犯追踪这样一个讲纽约黑暗骑士助人为乐主持正义的故事,直接展示“犯人被揭发”的场面,有喜闻乐见大快人心的效果。绝大部分情况下,直接展示的力度都比间接展示大,能给读者(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一般来说,结局【必须】使用间接展示的情况,仅限于口味太重的。)而在故事进展(非结局部分)的重点剧情中要求进行直接
5、展示的原因更简单你不这么做读者(观众)一扫眼看过去了根本记不住啊亲!于是接下来举个“故事进展中没有直接交代重点剧情”的反面例子:“这是个事故吧”“事故?就因为你想报复一下王青战,那个手术台上的患者因为你抛的硬币而死啊!”“我”“哥,我判断不了。”辛飞指了指硬币:“让它来判断。”“好吧。”辛罗拿起平面:“【我做的事情,是对的】。”硬币被抛出,在茶几上旋转良久,黑白两色的华尔兹,在两人心中卷起层流万尺。最后,层流消失了,浪卷平息了,却是诡异地平息了。因为,不是黑与白。混沌平面,立在了玻璃茶几上。(中间其他角色的剧情略过)“嗯”辛罗摆弄着门上的装置:一个硬纸片,用绳连在门的最上端。“这样的话就应该行
6、了吧,只要一开门。”说着,打开房门,带动着绳子翻动了卡片。辛飞出去散步了,走之前说了自己不会再翻转硬币,所以辛罗想到了这招。抛完硬币放在硬纸片上,当辛飞回家开门的时候,就会在推门时翻动硬币。“嗯,这样的话我弟还是会翻动硬币的吧。”辛罗说,想到了什么:“弟弟”他恍惚间沉默了,开始质问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我在干什么啊”辛罗苦笑道,恨不得抽自己一耳光:“那是我弟啊。”这段剧情说的是,主角使用开挂道具【混沌平面】(即文中提到的硬币)设计对手,结果害死了无辜的人,主角的弟弟反对他这种做法,并决定不再配合主角使用混沌平面(为他翻动硬币),然后离开了家。作者直接展示了“主角问硬币自己做的事对不对,硬币没有
7、给出非黑即白的回答”,却把“主角的弟弟反对主角做的事,离家外出”这个关键剧情处理成了主角回想中的一笔带过,缺乏直接交代,读者很容易遗漏,进而对下文的发展看得不明不白。在正面例子和反面例子之外,我要再举一个很特别的例子:美剧纸牌屋第二季,女主接受媒体访谈时提到她曾被一位将军(当时是大学同学,现在是将军)强 暴,并因此引发了一名曾在部队中遭到将军强 暴的女兵站出来揭露他的罪行,使得将军被绳之以法,女兵还与女主一起站出来,促进反军队性侵法案通过。在一般的涉及“女主揭露曾强 暴她的罪犯”的故事中,一定要进行直接展示重点突出的当然就是罪犯被绳之以法的场面。但在纸牌屋中,将军的结局是只在别人的台词里被提了
8、一句“他被判了几十年监禁”,直接展示的是什么呢?另一位揭发者,那名女兵,本来精神就不太稳定,在公开露面应对媒体之后精神问题更严重了,女主去她家探望她,女兵的母亲告诉女主女兵昨晚精神失常跳湖了,女主进屋后看到面色苍白的女兵坐在窗台边吃药,一脸神经质。为什么不直接展示强奸犯的下场而是直接展示女主看望女兵?因为剧情侧重点不同。揭露强奸犯、推进反性侵法案是好事,但女主是副总统的妻子,夫妻俩都是手腕超群的政 治人物,女主做这些事当然也有政 治目的。一般故事会直接展示罪犯落网大快人心,侧重点是“正义得以伸张”,而纸牌屋的重点从来不是正义,这段直接展示剧情的侧重点是:1突出主角夫妇身边的很多人都成为了他们的
9、政 治野心的牺牲品。2有过类似经历的女主和女兵彼此反衬,展现了女主的坚强、冷酷与少许愧疚,交织显露出复杂的人性。3该客观的时候客观,该主观的时候主观,精心挑选合适的叙事视角。这其实是个老生常谈的入门级话题不过还是说一下好了。大部分小说读者比如我,第一遍看一篇小说时脑子主要是跟着剧情跑,不会特别在意手法,除非文中出现非常非常显眼的败笔。许多小说作者比如你、你、你还有我,第一遍写一个情节时都是跟随直觉行动,也不会特意去琢磨视角。所以这里最常出现的叙事视角问题就是【该客观的时候主观,该主观的时候客观】。【该客观的时候主观】这个毛病主要体现在常写同人小说的作者身上。主要症状是每每对前因后果交代不明晰,
10、或跳过了真正重要的激烈冲突、剧烈转折、大场面描写,却大力描写角色当时的心理感受,说概括点就是【知道作者在写什么的人才知道作者在写什么】,说具体点就比如你写钢炼里的“爱德为了复活母亲失去了弟弟,非常痛苦”这段剧情,不使用直接展示的手法(嘿嘿,又回到上一个话题了对不对?),而是来个五千字的“爱德如何痛苦”的心理描写,“复活母亲”“失去弟弟”的过程都只在意识流闪回中出现,这就是同人常见写法。同人能这么写是因为“默认读者已经知道发生过某件事”,而如果原创这么写,少数情况是作者故意采取特殊手法,多数情况是写惯同人改不过来,给读者的阅读体验就是云里雾里,大大扣分。【该主观的时候客观】这个毛病我也常犯,具体
11、症状是比如说写到主角遇到一些路人小反派叫嚣挑衅之类的情节时,老觉得这些路人角色又讨厌又单薄,台词老套但也没法改得新颖,很没劲不想写,却又还得写,怎么办?不如改成写主角主观视角对这些路人反派的感受,会容易下笔得多。至于这个毛病的病因,其实就是前面一路忙着铺剧情,前面都是用该客观就客观的客观视角写的,写到这里一下子没转过来。当然,也不是所有主角VS路人反派的情节都能这么省事偷懒。原本就以心理描写见长的青春小说或同人说对这招的适用度,远高于有冒险、战斗情节的故事。附带一提,常会有新人说“这两个毛病我都有可我没法改啊!我的水平还没有LV UP到能兼顾铺展剧情和挑选视角的地步啊!”解决方式也很简单。写(至少)两遍就行了。第一遍只管铺展剧情(就像我们第一遍看小说时也只管追着剧情进展跑一样),但一定要有第二遍或第三四五六七遍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