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 (4).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9465628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短文两篇 (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短文两篇 (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短文两篇 (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短文两篇 (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短文两篇 (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短文两篇 (4).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 短文两篇 周节次: 备课人:韩美丽 授课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背诵全文;对韵文和韵脚有初步的认识;学习课文“托物言志”和言简意丰的写法。【过程与方法】布置预习,首先让学生大致预习一遍,记下其中的难点,然后进入讲解;诵读法、点拨法、问答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刘禹锡安贫乐道、高洁伟岸。【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熟读课文并能当堂背诵。【教学难点】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简介作者: 同学们,在上课以前,我想先请大家做一道选择题。这里有一间豪华的大厦,装饰华美,金碧辉煌。你如果想要

2、得到它,必须说很多违背良心的话,做许多丧尽天良的事;有一间斗室,非常简陋,但是有青山绿水环绕,知音好友相伴,你如果想得到它,它随时就会出现在你身边。如果要你做出选择,你会选择什么?(学生答选后者)恭喜你,你的选择居然和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选择一样。相信你会成为新时代的刘禹锡。 简介作者二、 以多种方式熟读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2、听录音范读。3、请同学个别诵读。 4、再齐读。 三、检查预习,解决基础知识:注音、释义,疏通课文大意。(具体内容见课件) 四、课文整体探究: 分析课文的结构,划分层次,整体把握课文。(一)分析文章第一层:1、粗读课文,对陋室总体印象如何?(明确:陋室不陋) 2、“陋

3、室”为什么“不陋”?(明确: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主旨)3、这八个字中哪两个字最为关键?(明确:德馨) 4、作者是一开篇就写自己“德馨”的吗?他是怎样引出“德馨”的呢? (明确:前两句以山水引出陋室,从而写到“惟吾德馨”。)5、前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对偶、类比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二)分析文章第二层:6、作者的“德馨”表现在何处?(明确:“苔痕上阶绿”至“无案牍之劳形”五句)“苔痕”两句 清幽宁静,不染浮华。环境之雅 到这里来的人多不多?(明确:不多。从“苔痕上阶绿”可以看出)到陋室来的人不多,到底是些什么人呢?(明确:鸿儒)写鸿儒是为了说明什么?(明确:

4、表明自己交往的高雅)“谈笑”两句 交往高雅脱俗、交往之雅 朋友来了做些什么?可以看出室主人的志趣如何?(高雅)“可以调素琴劳形”四句生活情趣高雅 情趣之雅 托物言志:借助某事某物,阐发道理、抒发感情的一种写作手法。 (三)分析文章第三层:7、作者明明在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明确:以“庐”、“亭”比“陋室”,以“诸葛、子云”自比)8、作者自比“诸葛”、“子云”的目的何在?(明确:表明作者想从政治上和文学上都干出一番事业。)9、那么,可以看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明确:有远大的抱负)10、由此看来,这一句在表意上是“画蛇添足”还是更进一层?(更进一层,是“德馨”的深化)

5、 第二课时一、 导入1、走进周敦颐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州(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元公”是他死后的“谥号”。本文选自周元公集。2、文体“说”简介与题解“说”是一种文学体裁,“说”是议论文的一种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的问题。本文是一篇借物咏志讽世的散文。二、 整体感知1、示范朗读(听录音)2、字词练习(课件展示)(1)字音(2)字的意义3、朗读指导朗读要求:(1) 读准字音(2) 舒缓一些读(3)

6、注意抑扬顿挫,要有高低起伏(骈句、散句结合)(4) 读出感情三、 探讨与赏析讨论:1、你喜欢自然界中的哪种花?为什么喜欢? 2、请同学们找出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 明确:予独爱莲不可亵玩焉。 3、作者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 明确:从生长环境来写的:“予独爱而不妖” 从体态香气方面来写的“中通外直香远益清” 从风度气质方面来写的“亭亭净植不可亵玩焉” 4、你读了作者描写莲花的这些句子之后,你觉得作者赞美的仅仅是莲花吗? 明确:不是,是为了歌颂具有莲花那样高尚品质的人。5、你认为莲花具有哪些高尚品质?明确: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体态香气:“中通

7、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正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志洁行廉,体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6、本文以“爱”为脉络,写出了对莲花的喜爱,为什么还要写菊花和牡丹?明确:衬托手法。从而更好地达到托物言志(象征)的目的。(课件展示)7、你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明确: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这个感叹句是作者对那时一些士大夫追求名利、求取富贵的处世态度的强烈讽刺。四、 课文小结1、 请同学们总结中心思想。 明确:作者赞美莲的优美形象和高贵品质,说明自己洁身自爱的品格,抒发了鄙弃追慕富贵的恶浊世风的思想感情。2、 写作手法 明确:(1)托物言志(象征手法) 作者借物(莲花)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值得注意的是所托之物的特点必须与志的特点相通。 (2)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映衬(用甲物来陪衬乙事物,彼此相形,使所说的一面分外鲜明或交相辉映。)【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