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镇中心校课题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942324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朱镇中心校课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朱镇中心校课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朱镇中心校课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朱镇中心校课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朱镇中心校课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朱镇中心校课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镇中心校课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画中市电化教育馆教育技术科研课题申请评审书课题名称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承担单位间中市朱镇乡中心学校课题负责人王万敏负责人的电话办公室:手机:课题联系人JS郭联系电话办公室:手机:E-mail:9单位地址、邮码阖中市朱镇乡637400间中市电化教育馆制填表说明一、请按阅中市教育技术科研课题管理办法(修订)的有关规定,以计算机文本格式,如实准确填写各项内容。二、用A4复印纸,于左侧装订成册。三、注意事项:1)课题名称: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20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2)主要参加者必须真实参加本课题研究工作,不含课题负责人,不包括不参加本课题研究工作的单位领导、科研

2、管理、财务管理、,后勤服务等人员。3)预期成果系指预期取得的最终研究成果形式(请选项填写,但必须包含研究报告)。A.研究报告B.论文集C.专题(主题)学习网站D.课件E.教育教学资源库F.其他四、阅中市电化教育馆研究室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阅中市七里新区教科局邮政编码:637400联系电话:4883660电子邮件:网址:阚中教科网)一、基本情况课题名称信息技术环境卜-后效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关键词教学策略和方法信%技术有效教学信息素养负责人姓名土力敏性别上力行政职务校长出生日期1962年7月专业职务中教一级最后学历本、,科所仕巾(州)阖中巾工作单位朱镇中心校主要参加者姓名出生年月专业职务研究专长

3、学历学位工作单位李国茂/196307中教一级专科朱镇中心校武开均196410中教一级思想政治本科“朱镇中心校周郭197310中教一级历史本科朱镇中心校张国玖197909中教一级生物专科朱镇中心校陈宋阳198902中教二级ft#专科朱镇中心校华丽197502中教二级数学专科朱镇中心校张晓丽198311小教二级专科朱镇中心校杜小春197609中教二级本科朱镇中心校赵小燕198209小教一级数学专科朱镇中心校预期最终成果A研究报告B论文集C其他预计完成时间3年、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十五”规划以来承担的研究课题课题名称课题类别批准时间批准单位完成情况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课题研究20

4、1109南充市教育局/南充巾一等奖三、主要预期研究成果(如研究报告、调查报告、专题学习网站、论文课件、课例等,其中必含研究报告)完成年月成果名称成果形式作者2012年8月/学习理论成果、了解信息,准备资料课题组成员2013年9月形成理论成果和技术框架理论成果课题组成员2014年3月实践完善理论、形成技术成果技术成果课题组成员2015年10月分层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周郭四、课题设计论证(限5000字内)为什么研究:问题的提出(针对什么问题而提出来的、研究它有什么意义和价值)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关键词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怎么研究: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一、课题研究的

5、背景(一)时代发展的需要。新世纪的到来将人类带入一个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由资本转向了知识与信息,同时对人的信息素养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知识社会里,对于任何一个人、组织、企业和国家,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是竞争成败的关键”(后资本主义社会),因此,信息素养成为社会每一个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而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离不开学习。借助信息技术的参与,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学习方式。因此我们说知识经济呼唤教育变革,信息技术造就教育变革。(二)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的需要。信息技术引入教学领域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

6、“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由于课堂教学具有半封闭性,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不易充分发挥创新思维和自我发展能力,计算机的运用和互联网的开通打破了这种局限,应摆脱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模式,而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进行判断,掌握学习方法,真正学会对信息进行筛选、思考、判断,必须为实现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教学的“双优”进行深层次的,规律性的探索研究,找出一整套适合中学生身心特点的实用、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达到拓宽教学时空维度,优化教学过程,从促使学生信息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的目

7、的。(三)课堂教学实际的需要。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现代信息技术合理科学地运用,必会带来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的深刻变革。但从我们接触了一些课件和课堂操作来看,教学策略存在明显的不足。特别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指导思想导向不对,使得教学手段同教学思想错位,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错位,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错位。他们不是着眼于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带动教学思想和整个课堂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素质为目的,而是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由原来的“人灌”变为“机灌”,施行应试教育的“题海战术”等等,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在于使现代化教学手段同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同步协调发展,产生最理想的效

8、果。为达到研究的目的,对已形成了系统教学策略,互动教学策略;角色教学策略;分层教学策略;兴趣教学策略;体验教学策略;问题教学策略;反馈教学策略;弹性教学策略。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整合,为提高教学教益和学生素质提供更完善的教学策略。二、研究课题的界定,研究目标与理论基础(一)课题核心概念界定1、“教学策略和方法”主要是指为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在清晰分析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对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做出安排并进行调节与控制的执行过程。2、“运用信息技术八主要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工具,充分发挥其特有的化,智能化交互性的技术内涵,通过将各种媒介有机结合,以达一种

9、全新的信息传递方式。3、“优化教学”主要是指对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以达整体大于各个部分之作用。4、“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即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之中,实现信息技术系统与教与学各要素融合的信息化教学方法。具体地说就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教育的工具和手段,把教学内容作为载体,使前者渗透,融合到后者的教育活动中去,达到优化后者的功效,从而改进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提高学生的层次和效率。5、“信息素养”指能够确定同时需要信息,并已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二)研究目标以我国传统文化为底蕴,在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弥补传统

10、教学策略的不足的途径,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策略加以积极的创新的方法,形成教学手段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整合,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手段与教育评价的整合,使它们协调同步发展,达到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探索能力,促成学生成为自我组织,自我学习,自我判断以及自我发展的个体。(三)理论基础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中,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建构主义认为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

11、习。2、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主张,它认为“意义学习”是自发的经验学习而非外界作用,教学过程的重心是“学会学习”。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要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问,通过精心组织各类行为活动与认知活动,并使之合理结合。3、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集多种媒体功能和网络功能于一体,将文字、数据、图形、声音、动画等信息有机地相结合,交互地传递。它既能通过人机交互去主动地发现、探索、思考,又能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特长

12、,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认知能力。4、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认为:有各要素构成的有序的开放的系统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整合教与学的资源、有效整合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促进学生生动、和谐发展,促进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控制论和信息论的反馈原理告诉我们: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教师必须通过学生的口头回答、脸部表情、眼神动作等反馈信息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控教学行为。网络技术以其良好的交互性特点,可以使教师更全面、更及时地了解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控自己的教学行为,使不

13、同基础和不同学力水平的学生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基以上述认识,我们认为:如能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改变传统教育的一些做法,运用系统方法,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等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作用、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使整个教学系统保持协调一致,就有可能产生聚集效应,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三、研究内容、方法和实验成果(一)研究内容1、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整合策略的途径和方法。特别是教学模式选择策略,教学内容展开策略,学习信息呈现策略,学习过程控制策略,人机交互策略以及反馈评价策略等。

14、2、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整合教师主导取向的接受学习和学生自主取向的探究学习。特别是如休在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优化教学过程作为重点研究。(二)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论、方法论、学习论、新课程标准和各类教育网站搜寻与本课题相关的学术信息,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然后把资料分类整理,编制成册,学习研究,修正研究计划。新课标的指导原则和新教材中的培养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出相应的评价方法。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试验前中学生现状进行摸底调查,以便今后试验后情况进行比较。在教师中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信息技术应用情况。3、观察法在实验过程中,对研究对象在兴趣,注意力,情感态度等心理品质方面的表现观察记录,作好量化评价。4、实验法。本实验采用自然实验法,在实际教学情境中进行。实验自变量是/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的教学策略。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组织,交往形式优化,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评价的完善等。实验的因变量是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教学策略产生的效果和学生、教师的素质。5、实践反思行动研究法对这种运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形式反复进行试验,在实践中找出不足,从而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