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一中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9373384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兰州一中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兰州一中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兰州一中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高考历史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伯里克利为了牵制邻邦斯巴达,要求郊区农民举家搬到雅典卫城居住。有剧作家将此事创作成喜剧,把伯里克利刻画成一个长了山羊角的妖怪进行嘲讽,但他并没有遭到报复。据此可知,当时A直接民主制导致权力滥用B

2、民主政治有利于文化发展C喜剧创作服务于城邦政治D执政者素质决定社会生态21877年,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郭嵩焘到达伦敦,所携带的国书却是专为“惋惜滇案”的,“并无充当公使文凭”。清廷依照与周边藩属国交往的规则,派出郭嵩焘、刘锡鸿一正一副两人,结果英国以不符合国际惯例为由,拒绝承认刘锡鸿的外交身份。这说明当时A传统朝贡体系及观念已经瓦解B传统观念阻碍了晚清外交近代化C晚清政府对近代外交毫无了解D晚清谋求外交转型受到英国阻挠3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认为,运行两百多年的美国政治体系已出现“机能性障碍”:立法和司法部门对行政部门影响力加大,导致行政成本高昂且效率低下;利益集团、游说团体影响力加大,扭曲了民

3、主进程;政治两极分化,使“制衡制”沦为“否决制”。这种“机能性障碍”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美国A立法权与司法权合作B分权制衡体制的漏洞C行政权力独立性较强D社会团体的迅速发展4西方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指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在这里,柯林伍德强调的是A思想史构成了全部历史的主干B一切历史都可以被置换为思想史C思想史决定了整个历史的发展D历史学难免会有个人的主观判断5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守常而贻害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于中国而不归中国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无穷”的是() 关税协定 片面最惠国待遇 开设工厂 领事栽判权A B

4、C D6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留下遗嘱:“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里所说“共同奋斗”的主要成果是A推翻了袁世凯的统治B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C开创了民主革命的道路D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7公元前509年,罗马制定的瓦勒里法规定,公民有权就执政官判处死刑的决定向民众会议申诉,而“任何执政官不得处死或鞭笞已经提出申诉的罗马市民”。这一规定旨在A维护帝国的统治秩序B打破贵族垄断司法的局面C保障司法审判的公正D缓解执政官滥用权力乱局8如图为19291945年美国生产恢复柱状图。对图中信息解释正确的是A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经济在二十年代跃居世界首位B罗斯福新政实

5、施仅三年就使经济超越大萧条之前的水平C二战破坏导致四十年代经济增长缓慢D国家宏观调控是经济恢复的政策取向9雅典公民担任陪审员原本是没有报酬的。公元前451年,伯里克利规定担任一天陪审员可获得2个“奥勃”,后增至3个“奥勃”,约相当于雅典平民半天的收入。这一举措A改善了公民生活B削弱了贵族影响力C破坏了民主政治D维护了法庭的权威10梭伦执政时期,四百人会议由雅典所属四个部落各选举一百人产生,被选的议员只须具备一定的财产资格,不必出身于贵族。这一措施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 扩大了雅典的公民范围保存了西方古代民主政治的火种 提升了新兴工商业者的地位ABCD11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

6、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之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困境,并出现如此的“异化”。这种“异化”在二十世纪的突出表现为A资本主义经济实现完全自由竞争B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垄断现象C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国家干预调控D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全面衰退12据如表可知,与宋代比较,明代前期、中期的江南地区A政局动荡促使钱币大幅贬值B民众收入减少导致生活困苦C商业贸易发展相对缺乏活力D白银大量流人影响经济秩序13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他认为做学问如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这表明陆九渊A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B赞同朱熹格物致知的方法C主张自由阐释儒

7、家经典D否定传统儒学的权威地位14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入幕洋务企业机构、任职海关等涉外机构成为上海士人竞相角逐的职业;甲午战后,“舍儒而商”成为沪上和江南士人的新风尚。这反映了A儒家的义利观念被士人抛弃B科举取士不合时宜C经济变动引发价值观念变化D商人政治地位提高151941年春,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威胁,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美国急需补充兵力,有相当数量的青年前来应征,但陆军医疗队却以身体素质问题为理由,拒绝了近半数召集来的应征青年。这反映出A美国军队拒绝介入战争B医疗科技取得重大进展C分权制衡导致效率低下D大萧条的后续影响深远16礼记中庸云:“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

8、,而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下列人物的为政理念与该主张最接近的是A梭伦B亚历山大二世C唐太宗D明治天皇17如图为明代中期工商业城镇分布图A促成了传统经济结构的剧变B推动了区域贸易的迅速发展C标志着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D导致了闭关锁国政策的废除18有人说:“雅典的学生已成为他人的老师;雅典已使希腊人一词不再表示一个种族,而表示一种精神面貌。”下列能代表当时雅典人“精神面貌”的是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 拥有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拥有千形万态的海湾 古代西方人文精神之源ABCD19如图为朱熹所著小学集注童蒙须知等读本的页面。这种重在规范儿童日常行为习惯的读本自元朝起成为蒙学教材,一直延续到近代。

9、这表明朱熹( )A开始以儒家伦常为教育内容B推进了儒学的普及和通俗化C注重“知行合一”开启民智D顺应了儒学复兴的发展趋势20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分析,明代内阁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B六部逐渐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C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21外国资本主义深刻影响近代中国经济。结合所学知识,对下表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甲午战争前后外资在华十万元以上企业概况甲午战前五十年间甲午战后二十年间工厂数23家136家资本额7

10、631000元10315300元A民族资本主义陷入萧条B外商加大对华资本的输出C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D外资企业形成了行业垄断22哥伦布航海日志:“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该日志可以作为研究下列哪一地区国土、人民、风俗习惯的重要资料?A印度B北非C美洲D澳大利亚231929年苏联进口机械设备在当年进口中所占比重为30.1%,1937年机器进口的比重仅占苏联需求量的0.9%。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在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工业化方针的实施C经济大危机的影响D贸易保护主义盛行24下列选项中,完整准确的体现了二战后初期西

11、欧经济发展主题的是恢复改革秩序繁荣ABCD251952年,刘少奇致信斯大林阐述中国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如表为信中关于各阶段工业生产总值(不包括手工业)的占比情况。由此可见,该设想A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B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C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D照搬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261892年,传教士艾约瑟在万国公报上连载国富论,以美国为例:“美国之铁路电报民间自行经营,较国家之由官兴办,自必为益多多矣。”强调“(经济之事)须皆准于经济学家”。据此推知艾约瑟A主张引进美国的铁路电报技术B洞悉到洋务运动失败的必然性C反对洋务运动官督商办的政策D揭示西方经济体制存在的风险27郑观应说:

12、“惟东、西国例,公司虽官助厚资而成,亦无官督、商办之例。”麦孟华说:“中国公司,以官督办,事权号令,皆出其手,任意吞蚀,莫敢谁何良法美意,以官督而悉败矣”。这反映A洋务企业阻碍民族工业发展B民族资本发展环境不断改善C洋务企业经营体制存在缺陷D政策转型推动民族工业进步28南朝萧统所编文选收有李陵答苏武书,其中有云:“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嗟乎子卿,陵独何心,能不悲哉!”前人多不疑,然唐代刘知幾指出:“观其文体,不类西汉人,殆后来所为,假称陵作也。”清代章学诚也指出:“伪者何所取乎?当是南北朝时有南人羁北,而事类李陵,不

13、忍明言者,拟此书以见志耳。”今人多将答苏武书作为研究古代文学和思想的重要佐证资料。这可以说明A文史虽不分家,但文学终究不是历史B历史研究要去伪存真,须摈弃伪作C伪作未必毫无用处,也有价值可以挖掘D书写历史应避免臆断,需有理有据29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商人参与政治,出将入相的现象,如管仲有身为齐相的权势,子贡有与诸侯“分庭抗礼”的礼遇,乌氏保有位比封君的地位。这反映了A商人阶层壮大瓦解宗法体系B专制王权形成依赖商业发展C经济发展冲击传统等级秩序D农商并重思想得到广泛认可30宋以后,福建北部种棉者渐多,开始种植由海外引进的占城稻以及由西北引进的西瓜,在洞庭湖等地区还出现了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专

14、业户”。这表明A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农村种植结构B宋代农村小农经济逐步解体C宋代农村经济作物成为种植主体D新航路开辟加快了物种交流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中日之约材料一 1870年9月,日本外务权大丞柳原前光等一行抵达天津,拜见了直隶总督李鸿章,要求同中国“通情好,结和亲”,总理衙门则以“贵国既常来上海通商,嗣后仍照前办理,彼此相信,似不必更立条约,古所谓大信不约也”相答复。柳原心有不甘,再三恳请,声称“英法去美诸国,强逼我国通商,我心不甘,而力难独抗,惟念我国与中国最为邻近,宜先通好,以冀同心合力。”这番言辞打动了李鸿章,他上书总理衙门称:“推诚相待,俯允立约,以示羁縻。”曾国藩也主张与日订约,总理衙门于是应允日本可遣特派大臣到津与中国钦派大臣“会议章程,明定条约,以垂永远,而固邦交”。中日修好条规签署的背景材料二 第十三条 两国人民如有在指定口岸,勾结强徒为盗为匪,或潜入内地,防火杀人抢劫者,其在各口由地方官一面自行严捕,一面将案情飞知理事官(外交官),倘敢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