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均衡发展测评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9280914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教育均衡发展测评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特殊教育均衡发展测评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特殊教育均衡发展测评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特殊教育均衡发展测评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特殊教育均衡发展测评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殊教育均衡发展测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教育均衡发展测评(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特殊教育均衡发展测评一、特殊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阐释(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基石是教育权利理念 和教育公平思想。OECD在其相关教育政策的诸多报告中主张将个 体教育均等置于社会这个更广的背景下实行考察,注重弱势群体、克 服社会排斥,实现教育机会的平等和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翟博将教 育均衡发展界定为“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 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有平等待遇的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 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可见,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策略 和手段,其最终目标是缩小教育差别,通过普遍提升办学条件和师资 水平,保证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所有成员都能享有同等的教育

2、机会、 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从我国教育发展的阶段性以及理论和政 策界的实际来看,当前主要注重的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而切入视 角有两个方面:一是从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等教育的不同 阶段分析教育均衡状况,强调通过法律法规确保公民的受教育权利, 通过政策制定和资源调配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以客观公 正的态度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教育效果和成功机会的相对均衡; 二是从区域差异入手,分析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教 育均衡问题,注重点集中于教育资源在各地区、各学校以及各类教育 间的分配,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状态。这两个视角紧 密联系,共同构成了教育均衡发展的本

3、质,即赋予每个社会成员平等 的受教育权利,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和份 额,简言之,就是教育权利保障和教育资源配置的平等、均衡。(二)特殊教育的均衡发展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上通常将特殊教育发展水平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水准和福利水 平的重要标尺之一,所以教育均衡发展应特别注重残疾人等弱势群体 的教育问题。OECD国家都已努力将残疾人整合到所有教育层次的 正规系统中来,有策略地提供教育资源,以全纳的方式保证残疾人在 本地的主流学校中得到教育,增加他们学习和成功的机会。在我国, 特殊教育的均衡发展有两种认知视角,一是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 较来说的均衡发展,

4、即特殊学生在教育权利的实现、教育资源的获取 方面与普通学生享有同等待遇,残疾学生不因其生理或心智的缺损而 在教育上受到歧视和排斥。此种意义上的教育均衡发展并不是形式上 的平均发展,更多情况下,对残疾学生等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应施 行一定的调整和补偿,缩小残疾人与普通人之间的教育差别,打破形 式上的平等追求教育事实上的均衡。二是特殊教育本身的、内部的均 衡发展,即在特殊教育这个专门领域,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以及不同 类型的特殊儿童能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 相对均衡,实现“最大限度地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这个特殊教 育的现代理念。它要求教育部门对各地各类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特

5、 殊教育资源和服务的供给等方面做到统筹规划、均衡发展,在教育机 会上保障每位残疾学生的教育权利,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接纳每一个 学生,在教育结果上重视学习质量,促动每个学生的发展6。第 一种视角的均衡观在教育公平、全纳教育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中 常被提及,其理念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同,而第二种视角的均衡观还仅 停留于理论上的分析,缺乏实际观测和验证,所以本文通过相关指标 体系的构建着力研究特殊教育本身的均衡发展状况。二、特殊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一)构建特殊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特殊教育均衡发展指标 体系,就是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系统化的量化指标,全面地衡量和评 价特殊儿童的教育机会、教育成效

6、以及特殊教育资源的分配状况。因 为指标体系的复杂性,加上特殊教育的特殊性,为确保这个指标体系 的有效性和可信度,在设计时必须遵循如下原则:1 .科学性原则指 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特殊教育均衡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按照教育统计 学的方法和步骤实行,选择那些最能体现特殊教育均衡发展的衡量指 标,上下级指标要具有一致性,同级指标间要具有相对独立性,从而 保证指标体系是一个完整、科学的逻辑系统。2 .导向性原则构建的 指标体系要符合特殊教育的教学实际,突出体现导向性,为教育行政 部门制定教育政策、资源分配方案等提供参考,使其将注重点集中于 如何促动特殊教育在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的均衡发展,并重视特 殊儿童

7、的学业质量。3 .特殊性原则特殊教育属于整个教育系统的一 部分,同时也是与众不同的一部分。它既自成体系,在教育对象、教 育方法、教育资源等各方面独树一帜,又与普通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 联系。所以,构建的指标体系既要充分体现其特有的完整性,又要最 大可能体现其特殊性。4.操作性原则特殊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还 是一个新事物,它的构建既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必须考虑实际测 量的可操作性和现实资料获取的可行性。所以,一方面要精选指标, 合理控制指标体系的规模,确保指标层次简明、数量适当,另一方面 要充分考虑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即各种所需的指标应尽量从现有统 计资料中获取。(二)特殊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的

8、构成建构指标体系的首要工作是 要确定评价对象的维度。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中从教育投入、 受教育机会、教育效率、教育成果、性别与教育共5个部分设计教育 指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世界教育报告中也从教育资源、 教育需求、入学和参与、教育内部效率和教育产出5个方面遴选指标, OECD的教育指标体系则以教育评估中投入-过程-产出模式为框 架,建立包括教育背景,成本、资源与学校过程,教育结果共3个维 度的指标体系8。在借鉴国际通用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前述相关 特殊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分析,我们认为从教育机会、教育资源配置、 教育质量3个方面构建特殊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是较为科学合理 的。但是,特殊教育

9、的质量是以“全面发展和缺陷补偿为目标的,而 这个质量标准在当前难于操作、实施,缺乏相配套的评估措施”9,导致从现有文献和统计资料中无法找到特殊教育质量的相关 数据,虽然多数学者使用升学率、辍学率作为教育质量的衡量指标, 但它并不适用于中小学一贯制的特殊教育,统计资料中也没有特殊教 育升学率的数据,况且升学率指标还容易导致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负作 用,受到很多学者的质疑。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在研究中暂且搁置教 育质量的评价维度,重点考察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这两个维度共涵 盖4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详见表1)1 .教育均衡首先是 教育机会的均衡。残疾人接受义务教育机会主要是指进入学校学习的 机会,

10、最常用的指标是毛入学率或净入学率。毛入学率是指某一教育 阶段各种年龄的学生总数与官方规定的该教育阶段适龄人口的比例, 净入学率是指在某一教育阶段在官方规定的年龄范围内就读的学生数 与该教育阶段适龄人口的比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的年度统计数 据中有学龄残疾儿童少年数和在校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数两项统计数 据,根据这两项数据我们能够计算出各省特殊教育的毛入学率。同时,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有各省城市、县镇、农村的特殊教育基本情 况数据,包括招生数、在校生数等,我们能够用它们与残联发布的学 龄残疾儿童少年数一起计算城、镇、乡3类区域残疾人入学接受教育 的比例。另外,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有特殊教育女学生数

11、的统计, 中国统计年鉴在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生情况的统计中也涉及到女 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重这个项目,我们可据此评价特殊教育均衡的性 别差异。2 .特殊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教育资源的平等分配。一般 来说,教育资源既包括硬件资源如教育经费、办学条件等,又包括软 件资源如师资力量、学校管理等。特殊教育经费投入直接决定着教学 条件和教育质量的高低,是衡量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性的重要标准;办 学条件是特殊学校展开教学工作以及师生学习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 基础,将直接决定教学工作能否顺利展开和教学质量能否持续提升; 师资力量主要反映特教教师在数量和质量等方面的配置状况,是决定 特殊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指标和数

12、据选择上,教育经费指标选择 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的各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教育经费支出、 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办学条件指标选择中国教育统计 年鉴中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所涉及的校舍面积、专用教室、图书、 教学用录像录音带(盘)等项目;在师资水平指标方面,用中国教 育统计年鉴中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数和在校学生数计算生师比, 同时结合专任教师学历、职称情况的统计考察师资质量。判定特殊教 育是否表现均衡发展主要是看差别的,统计学中通常用绝对差异和相 对差异来描述数据之间的差异。绝对差异的测量工具包括极差、方差 和标准差,相对差异的测量工具能够用极差率、差异系数、基尼系数 等。本文主要用标准差、差

13、异系数来测算特殊教育发展的均衡水准。差异系数主要用于比较不同总体或样本数据的离散水准,差异系数越 大,说明数据的离散水准越大,反之越小,它是反映各地区间相对差 异的指标。差异系数通常用标准差计算,其计算公式为式中,X1和X分别表示1地区某项指标的值与各地区某项指标的平均值,为地区 个数。以上就是我们尝试构建的特殊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出于 检验这个指标体系的目的,同时也为了进一步从数量上理解我国特殊 教育均衡发展的状况,我们能够根据这个指标体系构造出特殊教育均 衡发展的综合指数,这样不但能够简单、直观地评测特殊教育在不同 发展阶段的表现和标准,推动特殊教育的均衡发展特别是区域特殊教 育的均衡

14、发展;同时,为了促动特殊教育均衡发展,政府也能够对特 殊教育失衡和失误实行即时、准确和有效的测度、监控和调节,规定 指数的最低值(下限),并通过法律或行政法规将特殊教育均衡指数 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上,以此确保特殊教育的均衡发展。具体做法是: 已知上述所列所有教育数据指标差异系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均是0和 1,所以可将各指标值转化为在0 1之间取值的指数形式,计算公 式为:之后,将上述13项指数按照一级指标的4个维度作简单算术 平均,分别得出特殊教育的入学率均衡指数、教育经费均衡指数、 办学条件均衡指数和师资力量均衡指数,入学率均衡指数也即教育机 会均衡指数,后三者再作简单平均,得出教育资源配置均衡

15、指数,最 后将这两者作平均计算,得出特殊教育均衡发展总指数。我们以上述特殊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和指数计算方法为依据,从 中国残联网站发布的年度数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教育 经费统计年鉴以及中国统计年鉴中收集相关数据,计算出我国 特殊教育均衡发展指数及各维度指数,为直观显现,用图1$图3表示。从图1反映的发展趋势看,2 0 0 1 2 0 1 0十年间,我国特殊教 育均衡总指数随时序变化逐步向趋于均衡的态势发展,从0 .675 上升到0 .75,尤其是自2 0 0 7年之后,均衡指数上升的幅度增 大。不过,从图2和图3可见,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配置这2个子维 度的均衡指数有较大差异。特殊教育

16、机会均衡指数呈波浪式上升的趋 势,尤其在20062010年间不稳定,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 重视,政府和社会应该检视其中可能存有的问题,即时调整政策和采 取措施,以求缩小差别。不过,总体来说,特殊教育机会均衡指数要 比特殊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指数高,其平均值为0 .802,说明各地 政府和教育机构在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入学上非常重视,残疾人教育机 会的公平得到了较好的实现。反观特殊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指数,20 0 1-20 11年的平均值为0 .61 1,尤其是在2 0 0 6年以前, 特殊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指数发展缓慢,甚至有差别拉大的趋势。特殊 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直接关系到残疾人的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质量公 平,所以在教育机会已得到较好保障的情况下,今后的工作重点应是 确保各地特殊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可喜的是,自2 0 0 7年之后, 特殊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指数的发展趋势明显改观,大幅趋向均衡发展, 这与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推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的社会建设,尤其是强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