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9276369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设备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设备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设备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设备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备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厂区内GH跨46线,混凝土施工主要包括液压顶升坑基础、2条钢包台车轨道基础、1条浸渍管维修台车轨道基础、事故坑及22个柱基础.本工程基础最深处为3。05m,液压顶升坑本体为-3.00m,其余基础均为-2.20m、-1.30m。液压顶升坑基础从3.00m1。20m为C30抗渗混凝土、顶升坑板厚为1.50m,抗渗等级为S6,预计混凝土数量为200m3;其余混凝土均为C30无抗渗要求预计混凝土数量为1200m3.3条轨道预埋螺栓为M24750共计696颗,22个柱基础预埋螺栓M42*1430共计264颗。二、施工准备工作:基础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

2、高,特别在施工中要防止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因此需要从材料选择上、技术措施等有关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施工。2.1、材料选择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对主要材料要求如下:(1)水泥:根据施工图纸设计要求参照大体积混凝土定义,考虑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为PO42。5,通过掺加合适的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抗裂能力.(2)粗骨料:采用碎石,粒径5-25mm,含泥量不大于1%.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抗压强度较高,同时可以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从而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3)细骨料:

3、采用中砂,平均粒径大于0。5mm,含泥量不大于2%。选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拌制的混凝土比采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10左右,同时相应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并可减少混凝土收缩。(4)粉煤灰:由于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为泵送,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便于泵送,考虑掺加适量的粉煤灰。按照规范要求,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大体积粉煤灰混凝土时,其粉煤灰取代水泥的最大限量为25%。粉煤灰对水化热、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有利,但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早期极限抗拉值均有所降低,对混凝土抗渗抗裂不利,因此粉煤灰的掺量控制在10以内,采用外掺法,即不减少配合比中的水泥用量。按配合比要求计算出每立

4、方米混凝土所掺加粉煤灰量。(5)外加剂:设计无具体要求,通过分析比较及过去在其它工程上的使用经验,每立方米混凝土2kg,减水剂可降低水化热峰值,对混凝土收缩有补偿功能,可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具体外加剂的用量及使用性能,商品混凝土站在浇筑前应将报告送达施工单位.(6)适当降低混凝土拌制用水的温度,可优先考虑采用地下水并防止粗细骨料在阳光下暴晒.2.2、混凝土配合比(1)混凝土采用搅拌站供应的商品混凝土,因此要求混凝土搅拌站根据现场提出的技术要求,提前做好混凝土试配.(2)混凝土配合比应提高试配确定.按照国家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及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中的有

5、关技术要求进行设计。(3)粉煤灰采用外掺法时仅在砂料中扣除同体积的砂量。另外应考虑到水泥的供应情况,以满足施工的要求.2。3、现场准备工作(1)本工程施工面积较大,拟采用2台混凝土泵车同时施工(1台42m1#泵车站位GF跨5线处,1台46m2泵车站位GH跨5线处),施工前一天对钢筋、模板、预埋螺栓、管件、电气等进行全面彻底检查隐蔽,包括液压坑周围的垃圾清理。(2)轨道基础、事故坑基础支吊模时要进行严格检查,确保万无一失。(3)由于混凝土表面的标高不尽相同,因此同一标高的混凝土面用钢筋做好标记。(4)浇筑混凝土时预埋的测温管及混凝土洒水养护用水管等应提前准备好。(5)厂房内已有照明灯具,施工前我

6、方再配备2盏1000W照明灯具以满足施工现场需求,混凝土振动棒拟配备6台,4用2备。(6)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后勤人员等昼夜排班,坚守岗位,各负其责,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灌的顺利进行。(7)本工程施工采用2个出入口:3#门16线保持道路畅通、1#门(混凝土罐车由北1#门进入至23线处转至GH跨。混凝土施工前请业主给予协调施工通道(占用时间为40h),计划为5月20日16:005月22日8:00)三、混凝土温度和温度应力根据设计要求,对混凝土进行温度检测;混凝土中部中心点的温升高峰值,该温升值一般略小于绝热温升值。一般在混凝土浇筑后3d左右产生,以后趋于稳定不在升温,并且开始逐步降温。规范规定,对大

7、体积混凝土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控温措施,并按需要测定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将温差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温差不宜超过25度;本工程设计无具体要求,即按规范执行.表面温度的控制可采取调整保温层的厚度。四、混凝土施工4。1、施工段的划分及浇筑顺序本次浇筑的混凝土采用2台泵车划分为2个区段进行施工:(1)第一个区段12混凝土泵车同时输送混凝土,1混凝土泵车从6线处2RH处理位处开始沿着周围进行混凝土施工,2#混凝土泵车从5线处1#RH处理位中心进行混凝土施工,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500mm,混凝凝土全部为C30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6级,浇筑数量预计为200 m

8、3.计划浇筑完成时间为4个小时。(2)待第一个区段施工完毕后开始第二个区段施工,第二个区段施工时2台混凝土泵车分开作业,1#混凝土泵车沿着2#RH处理位开始向F跨施工(2条钢包台车轨道基础);2#混凝凝土泵车主要施工浸渍管维修台车区域,依次浇筑。混凝土浇筑总量约为1200 m3,强度等级为C30,无抗渗要求.计划完成时间为32个小时。混凝土的施工要有连续性,根据我们对混凝土搅拌站提出的要求在(非抗渗混)凝土中加入混凝减水剂,混凝土初凝时间在10h。一旦混凝土浇筑后10h就会初凝需要留置施工缝。施工缝的处理:先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不得有积水,然后在施工

9、缝处铺设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且仔细振捣,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4.2、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用混凝土运输车运到现场,每分区各采用1台混凝土输送泵送筑。(2)混凝土浇筑时应采用“分区定点、一个坡度、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浇筑工艺。钢筋泵车布料杆的长度,划定浇筑区域,每台泵车负责本区域混凝土浇筑。浇筑时先在一个部位进行,直至达到设计标高,混凝土形成扇形向前流动,然后在其坡面上连续浇筑,循序推进。这种浇筑方法能较好的适应泵送工艺,使每车混凝土都浇筑在前一车混凝土形成的坡面上,确保每层混凝土之间的浇筑间歇时间不超过规定的时间。同时可解决频繁移动泵管的间题,也便于

10、浇筑完的部位进行覆盖和保温。(3)混凝土浇筑时在每台泵车的出灰口处配置2台振动棒,振动棒宜快插慢拔。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不在往上冒气泡,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落沉时为准,其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动器作业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的深度不宜小于50mm。由于混凝土会在表面钢筋下部产生水分,或在表层钢筋上部的混凝土产生细小裂缝。为了防止出现这种裂缝,在混凝土初凝前和混凝土预沉后采取二次抹面压实措施。(4)混凝土抗压试块按每浇筑200m3取一组试块(150150*150),每组为3块;混凝土抗渗试块共计取2组每组6块(175185*150). 4.3、混凝土测温(1)混凝土浇筑时应设专人配

11、合预埋测温管。测温点约布置见施工平面布置图。测温线应按测温平面布置图进行预埋,预埋时测温管与钢筋绑扎牢固,以免位移或损坏。每组测温线有2根(即不同长度的测温线)在线的上断用胶带做上标记,便于区分深度.测温线用塑料带罩好,绑扎牢固,不准将测温端头受潮。测温线位置用保护木框作为标志,便于保温后查找。(2)配备专职测温人员,对测温人员要进行技术交底。测温人员要认真负责,按时按孔测温,不得遗漏或弄虚作假。测温记录要填写清楚、整洁,换班时要进行交底. (3)测温工作应连续进行,每测一次,持续测温及混凝土强度达到时间,强度并经技术部门同意后方可停止测温。(4)测温时发现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与部门温度之差达到

12、25度或温度异常,应及时通知技术部门和项目技术负责人,以便及时采取措施。4.4、混凝土养护 为了确保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防止由于早期干缩而产生裂缝,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h内应加以浇水养护,有条件的话上部加以覆盖草垫等,考虑混凝土是在厂房内没有受到阳光直接暴晒专门安排两人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洒水次数以混凝土表面不干为基准。4.5、混凝土裂缝的控制1)优先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拌制混凝土,适当使用缓凝减水剂。2)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条件下适当降低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3)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可采用地下水作为拌制用水),避免粗细骨料的温度。4)及时洒水养护。5)加入适量的微膨胀剂,减小混凝土的

13、温度应力.6)采用二次抹面工艺,减少表面收缩.五、主要管理措施1、拌制混凝土的原材料均需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时要注意各项原材料的温度,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与理论计算基本相近。2、在混凝土搅拌站设专人掺入外加剂,掺量要准确。3、施工现场对商品混凝土要逐车进行检查,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温度,检查混凝土量是否相符。同时严禁混凝土搅拌车在施工现场临时加水。4、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间歇时间不得超过35h,同时已浇筑的混凝土表面温度在未被新浇筑的混凝土覆盖前不得低于相关规定。5、试验部门设专人负责测温及保养的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应及时向项目技术负责人汇报。6、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基槽内的杂物清理干净。7、加强混凝土试块制作及养护的管理,试块拆模后及时编号并送入标养室进行养护。六、施工平面布置图(见附页)- 2 -附件:人员时间安排计划表时间管理人员施工班组备注值班人员注意事项:仔细检查每车混凝土小票的时间、数量.一旦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禁止使用!目录一、工程概况:1二、施工准备工作:12。1、材料选择12.2、混凝土配合比22.3、现场准备工作3三、混凝土温度和温度应力4四、混凝土施工44.1、施工段的划分及浇筑顺序44.2、混凝土浇筑54。3、混凝土测温64.4、混凝土养护64.5、混凝土裂缝的控制7五、主要管理措施7六、施工平面布置图8附件:人员时间安排计划表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文库 > 小语种语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