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的倾角调节.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9276083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的倾角调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车的倾角调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车的倾角调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车的倾角调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车的倾角调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车的倾角调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的倾角调节.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销后倾角的作用:在中高速行驶中保持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适当的加大主销后倾角可以帮助转向轮自动回正,可有效扼制转向器的摆振,可使转向便轻,单独适量调一侧主销后倾角可修理行驶跑偏主销后倾角靠离心力保证汽车直线行驶和车轮自动回正。修转向器摆振最有效的方法调主销后倾角修转向器不能自动回正调主销后倾角 行驶系造成的转向重调主销后倾角 高速行驶时跑偏调主销后倾角 车直线加速时看是否跑偏来调整主销后倾角过大会造成高速时转向发飘。2.主销内倾角:主销的轴线相对于车轮的中心线向内倾斜的角度。主销内倾的作用是使车轮转向后能及时自动回正和转向轻便。 注意车自动回正使舵机角度改变,影响转弯,与理想转弯角度形成差距

2、由于主销内倾,转向轮在转向时绕主销转动,必须使车轮陷人地面以下。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实际转向时,是强迫汽车的前部稍稍抬高。这样,汽车的重力将使转向轮自动回正。确定主销内倾角时,还可调整主销(即转向轴线)与地面的交点到轮胎接地中心的距离,即调整主销偏距。减少主销偏距,可以减轻转向时的摩擦阻力。主销内倾不能过大,否则转向过于沉重。主销内倾角一般为80到130,由前悬架的结构来确定。主销后倾和主销内倾都有使转向轮自动回正的作用。但主销后倾的回正作用与车速有关,而主销内倾的回正作用与车速无关。因此,高速时主要靠主销后倾的作用,而低速时主要靠主销内倾的作用。主销内倾角靠前轴轴荷保证汽车直线行驶和车轮自动回

3、正。主销内倾和车轮外倾角度主要是由转向节决定的。主销内倾角是不能调的,内倾角误差过大应换转向节。作用:(1)由于主销轴线向内倾斜,所以使前轴荷更接近前轮中心线(前轴重心越接近前轮中心线转向越轻)麦弗逊式悬架分为零主销偏移和负主销偏移两种。(2)保证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靠前轴轴荷。(3)可以帮助车轮自动回正。主销内倾轴线延长线在没超过前轮中心线的前提下,离前轮中心线越近,转向角越大,转向轮抬起的越高,车轮的回正力矩就越大。3.车轮外倾角:车轮上端略向外倾斜的角叫做车轮外倾角。4.前轮外倾角:转向轮上端略向外倾斜叫前轮外倾角。作用:增大车轮工作的安全性。汽车在空载时如车轮垂直于路面,承载后由于悬

4、架的变形会出现车轮内倾,使前轮轴荷轮毂外端转移,由于外端轴承明显小于内端轴承,于是就增大了车轮工作的不安全性。为了增大车轮工作的安全性,大部分后轮驱动汽车,前轮都留有一定的外倾角,承载后车轮正好垂直于路面。前轮驱动的汽车,特别是麦弗逊式和烛式悬架在悬架的伸张行程,转向轮上端略微向外倾斜,为了抵消车轮向外倾斜,于是设计车轮略微向内倾斜。车轮外倾角过大时,轮胎冠外侧偏磨损。车轮外倾角过小(内倾)时,轮胎冠内侧偏磨损。5.前轮前束:为了抵消前轮外倾带来转向轮向两侧滚开的趋势,最大限度地减少车轮行驶中的横向滑移率。作用:修正前轮外倾带来的不良影响。前轮前束值过大,外侧胎肩外锯齿形磨损。反前束会造成胎肩

5、内侧锯齿形磨损。汽车过测滑板时如侧滑超标,说明前轮前束和前轮外倾角不匹配,需要重新调整前轮前束。所有汽车都可以调前轮前束,前轮前束的调整就是调横拉杆的长度,横拉杆在车桥后边,往前旋横拉杆前束值变大,齿轮齿条式转向器为两根横拉杆,调整时两根横拉杆需等两调节,其长度误差不得大于5mm,否则会造成行驶跑偏。先看外侧车轮转20度时,内侧车轮转21.5度左右,如果不到说明下摆臂变形,造成跑偏。6.行驶跑偏:两侧主销的倾角不一致时,那侧主销后倾角小就向哪侧跑偏。两侧车轮外倾角不一致时,那侧前轮外倾角大就向那侧跑偏。齿轮齿条转向器的两根横拉杆没有等量调整,那根长就往那侧跑偏。前轮前束值误差过大会造成行驶跑偏

6、。几何中心线和推力线不垂直会造成行驶跑偏,推力角朝哪边就朝哪边跑偏。几何中心线:前后四个车轮中间假想的直线。推力线:先调后轮前束将后轮前束中间的线向前延长,并以此定位调前轮前束。包容角:前轮外倾角和主销内倾角的和。(内倾角不能调整).7.车轮定位造成的转向重(1)先检查和调整前轮前束(2)前束没问题将主销后倾角加大一度8转向器摆振(1)低速摆振30kmh以下摆振,转向盘自由形成过大(里旋变大,外旋变小)(2)中速摆振:一个5km范围内摆振,前束值超差在5mm以上。(3)中高速摆振:前轮端跳,径条超过2mm,半轴弯曲度超过1mm会造成中高速摆振。端跳:钢圈不好(龙了)左右摆!径跳:上下跳。(4)

7、加大主销后倾角一度,可有效扼制转向轮摆振。9转向梯形:转向梯形就是为转向时内侧车轮的转向角大于外侧车轮的转向角,以便最大限度的减少转向时车轮的横向滑移。转弯半径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转向角和轴距。如同时需要调转弯半径和前轮前束,必须先调前轮前束,因为条前轮前束会改变转弯半径,调转弯半径不会改变前轮前束。转向节后面有两个调整螺栓专门调转弯半径。四轮定位中我国常用的零件有:偏心衬套,偏心螺栓和垫片。撑杆变曲或衬套磨损会破坏前轮定位角,进而降低方向稳定性。 前束就是两个前轮是内八字的,两个前轮的前边之间的距离小,两个前轮的后边之间的距离大。从上边看像个内八字。至于为什么要有前束,这要从头说起。1.首先,为

8、了使司机握的方向盘能够自动保持在中央,不乱转,减轻司机的疲劳,就要使主轴后倾。这就如同自行车的前叉子后倾一样,可以使双手轻松。2.但是,主轴后倾之后,前轮会有高速的小摆动,使车身不稳。为了克服前轮的小摆动,就要使前轮外倾,速度越慢,道路越不平,则需要主销外倾的角度越大,如四轮拖拉机。由于两个前轮外倾的方向相反,互相抵消了前轮的小摆动,车身更加平稳了。3.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由于主销外倾,前轮也是外倾的,这样前轮就有一个向外拐的趋势,也就是左侧的前轮向左拐,右侧的前轮向右拐,前轮又被安装在车上,拐不了,因此造成轮胎的严重磨损。前束就是为了解决这个磨损问题的,将两侧的轮子向内侧撇一个角度,正好抵消主销外倾造成的轮胎跑偏,使轮胎可以沿直线前进,这样就没有干磨的现象了,从而达到了降低轮胎磨损的目的。这就是前束的来历,它最初是从减轻司机的劳动强度入手的,一环一环演变而来的。主轴后倾-主销外倾-前束,一环扣一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